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生活在海拔1200~4100米的茂密竹林里,依赖竹子为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B.与大熊猫的肌细胞相比,竹的根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C.竹叶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时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醋酸
B.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淀粉酶催化蔗糖分子水解的产物
C.用二苯胺鉴定DNA时需在常温下进行以保持DNA稳定性
D.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羊肉泡馍,亦称羊肉泡,古称“羊羹”。它烹制精细,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馍含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的元素是C、H、O
B.馍中的淀粉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C.羊肉中的蛋白质在烹制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羊肉中的脂肪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的内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
B.线粒体的外膜上存在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C.原癌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导致细胞癌变
D.人的成熟红细胞衰老时不合成新的血红蛋白
5.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表现在①和②两方面上
B.松树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核苷酸共有8种
C.③在病毒中共有4种,在人体中共有8种
D.植物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6.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于某种无机盐溶液中,其质壁分离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t1-t3时刻,洋葱外表皮细胞的失水能力先增加再减小
B.t2时刻,洋葱外表皮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
C.在实验过程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t4时刻之后,洋葱外表皮细胞继续吸水直至细胞涨破
7.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等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的能量供应机制受到影响
B.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出细胞内自噬泡
D.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均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8.拟南芥发育早期的叶肉细胞中,未成熟叶绿体发育所需ATP须借助其膜上的转运蛋白H由细胞质基质进入。发育到一定阶段,叶肉细胞H基因表达量下降,细胞质基质ATP向成熟叶绿体转运受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中A代表腺嘌呤,ATP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
B.拟南芥未成熟叶绿体发育所需ATP主要在线粒体合成,经细胞质基质进入叶绿体
C.ATP的水解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光照时,成熟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将其转化为ATP和NADH中的化学能
9.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描述合理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常用植物的花粉粒作为实验材料
B.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可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与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须加热使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
D.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发酵液中酒精含量的多少,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农作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以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
B.仓库中玉米种子的储藏环境条件应设置为低温、低氧、湿润的条件
C.使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是为了避免伤口处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D.过了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气体
11.某兴趣小组利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设计实验验证:光照会影响韭菜叶绿素的合成,但不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避免色素被破坏
B.将暗处生长的韭菜幼苗等分为两组,一组光照,一组暗处理
C.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被溶解
D.暗处理组比光照组色素带窄,缺少自下而上的第3、4条色素带
12.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其中①②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代表NADPH,②代表三碳酸
B.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②的含量减少
D.该阶段中合成1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固定6分子CO2
13.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核DNA 数的变化,AD表示分裂间期; 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甲与植物乙有丝分裂过程存在显著差异的是图2和3所示时期
B.图1中BC段和EF 段形成的原因分别是染色体数加倍和核DNA 数加倍
C.图2细胞的下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且不存在染色单体
D.图3中结构H为赤道板,与结构H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4.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相等
B.在中期,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见赤道板同时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其上
C.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D.在末期,核膜重新形成,每个细胞核内有8个核DNA
15.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出大量美味食品,如腐乳、果酒、果醋和泡菜等,传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发酵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下列关于发酵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菌能将酒精转化成乙酸
B.家庭制作果酒需要接种酿酒酵母菌
C.腐乳制作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
D.泡菜制作时需要保持有氧环境
二、多选题
16.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该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
C.③→④→⑤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生物膜间的相互转化
D.④→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7.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
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D.中央运输蛋白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18.在盐胁迫下大量的Na+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会抑制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如图是耐盐植物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其根细胞生物膜两侧的H+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H+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和H+进入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B.H+分布的特点可以使根细胞将Na+转运到细胞膜外或液泡内
C.Na+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顺浓度梯度从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D.与普通植物相比,耐盐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
19.可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主要过程如下:①将所测生物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②离心处理后,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并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③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发光强度与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B.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需要控制温度、pH等影响酶活性的反应条件
C.生物组织中催化ATP合成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D.本实验可检测熟食中细菌ATP含量,从而估算出细菌数量,进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
20.泡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计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要维持正常的pH,一般应在灭菌前调pH
B.完成接种后,培养乳酸菌的平板需要放置在有氧环境下培养
C.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需将泡菜汁中的乳酸菌稀释至30~300个/mL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可能会比用细菌计数板统计的数目多
三、解答题
21.图甲是花生细胞中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①-④为生理过程。图乙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植株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这种方法叫 。标记的14CO2在 (填具体场所)被C3固定后才能被还原。
(2)图甲中①-④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是 ,若该细胞为花生根细胞,可在长期水淹条件下进行的过程是 。
(3)图乙中A点时,花生叶肉细胞中能产生NADH的场所有 (填具体场所);花生在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时。
(4)据图乙表明,两种作物中 (填“玉米”或“花生”)更适应干旱、高光强环境。在一个晴朗的夏天,BC段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22.如图甲为绿藻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简图,图乙为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为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变化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叶绿体的 ,细胞利用D的具体场所是 。
(2)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对值大于7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该实验能否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相对值 。(“能”或“否”)原因是 。
(3)图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光照强度。
(4)某小组就某种化学物质X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展开研究,所得结果如表(fw表示鲜重: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
测定项目 A组 B组
叶绿素a含量(mg/gfw) 20.50 25.24
叶绿素b含量(mg/gfw) 8.18 13.13
气孔导度(mmol·m-2·s-1) 0.07 0.25
光合速率(μmol·m-2·s-1) 14.27 31.37
①A组小麦幼苗用含适宜浓度的X的营养液培养;B组作为对照,用 培养。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X可以导致小麦幼苗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a. ,光反应减弱。
b. ,暗反应减弱。
23.下图左边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右边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在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 条;此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 染色体。
(2)C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坐标曲线图上的 段。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 。
(3)B图对应的生物,其细胞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时间所占比例为4:1,且分裂期时间为3小时,则此生物的一个细胞周期总时长约为 小时。
(4)请在下侧的图2中完成图A对应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染色体变化曲线图 。
(5)如果要观察B图对应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通常是取此生物分裂旺盛的组织,按照 四个步骤进行制作临时装片(用文字和箭头组合表达)。
24.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C段包含的分裂时期有 ;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含有同源染色体。
(3)乙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 ,丙细胞由乙细胞分裂而来,丙细胞的名称是 。
25.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阶段。血源性乙肝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离心法提纯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将其灭活,制成乙肝疫苗,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如图所示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注:质粒中lacZ基因可使细菌利用培养基中的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呈蓝色,若无该基因,则菌落呈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最好选用的限制酶方案是_______。
A.EcoRV和EcoRI B.BamHI和EcoRI
C.HcoRV和BamHI D.只有BamHI
(2)图中①过程叫做 ,②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 ,由图中过程③可知,该目的基因的具体功能是 。在注射型接种之前,需采用 方法对乙肝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检测与鉴定。
(3)可用PCR技术迅速获取大量目的基因,在PCR反应缓冲液中一般要添加 ,以便激活DNA聚合酶的活性。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DNA聚合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扩增完成后,常采用 的方法来鉴定PCR的产物。
(4)为了筛选,获取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需在培养大肠杆菌的通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 ,培养一段时间挑选出呈 (填“蓝色”或“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获得大量的目的菌。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目的菌进行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D
6.C
7.A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D
15.A
16.ABD
17.BC
18.BD
19.ABD
20.BCD
21.(1)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技术) 叶绿体基质
(2) ①②③④ ④
(3)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18
(4) 玉米 中午时分温度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蒸腾散失,会关闭部分气孔。而气孔关闭后,二氧化碳进入叶片受阻,光合作用的原料不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22.(1) 类囊体薄膜上 线粒体内膜
(2) CO2浓度 否 由于该实验没有测定黑暗中细胞呼吸的速率,所以不能确定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相对值
(3)小于
(4) 不含X的等量营养液 使叶绿素含量下降 使气孔导度下降,吸收的CO2减少
23.(1) 动物 有丝分裂后期 0 4
(2) BC DNA分子复制
(3)15
(4)
(5)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4.(1) 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的前期和中期 着丝粒分裂
(2) 乙和丙 甲 甲和乙
(3) 8 初级卵母细胞 极体/第一极体
25.(1)B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用Ca2+处理 指导合成乙肝病毒外壳蛋白 抗原-抗体杂交
(3) Mg2+ TaqDNA聚合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琼脂糖凝胶电泳
(4) 青霉素和X-gal 白色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