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广东有丰富的水果资源用于制作果酒果醋,以下有关利用岭南佳果荔枝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是导致后期发酵液pH下降的主因B.制作果酒时,果酒变酸的原因是密封不严导致乳酸菌大量繁殖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可在氧气充足时将酒精转化为醋酸D.主发酵阶段完成酵母菌繁殖,后发酵阶段完成糖的分解和代谢2.幼嫩的菊花茎段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植株,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B.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具有细胞的全能性C.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D.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运用植物悬浮培养技术培养胡萝卜细胞获得番茄红素,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②需用胰蛋白酶处理C.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 D.①表示脱分化的过程4.下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始于桑葚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C.图中⑧可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D.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发生于囊胚期5.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机理如图所示,利用Cas9蛋白(一种核酸内切酶)在向导RNA(sgRNA)的引导下,切割特定DNA序列,以实现基因的定点编辑敲除、单碱基编辑和基因片段的精准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B.Cas9蛋白断裂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C.基因片段的精准替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sgRNA与目标DNA结合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U-A、G-C、C-G6.生物工程的影响如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冲击和隐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问题,故不需要监控和检测B.我国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禁止生殖性克隆人C.我国坚决支持禁止生物武器的主张,消除其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威胁与伤害D.我们应基于事实与证据评估生物工程技术的价值和风险,作出科学思考和决策7.下图甲、乙、丙是某二倍体(2N=4)高等动物个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不考虑细胞发生突变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1号和5号是同源染色体B.丙图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6条姐妹染色单体C.乙图细胞表示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D.丁图中等位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8.某自花传粉植物的果实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关系为完全显性。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红果植株与黄果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果:黄果=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判断红果和黄果的显隐性B.若亲代红果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果:黄果=3:1,则可判断红果为显性C.若亲代红果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植株基因型为纯合子D.亲代红果和子代红果基因型是不同的9.下图表示两个纯种牵牛花杂交过程,结果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有16种配子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型B.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纯合子占1/16C.F2中与亲本P表型不相同的个体约占5/8D.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约为3:1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基因检测的材料包括人的毛发、血液、精液等,但不包括唾液B.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不患遗传病C.某遗传病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不一定位于性染色体上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XDXd与XDY患病程度一致1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所示。已知在以下实验条件中,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每20分钟复制一代,不考虑大肠杆菌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B.B组试管Ⅲ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C.35S和32P分别用于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R基和DNA的碱基部位D.提取A组试管Ⅲ沉淀中的子代噬菌体DNA,部分DNA含有32P12.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0.8kb(800个碱基对)序列,研究表明,r基因编码的SBEI蛋白(淀粉分支酶I)比R基因编码的SBEI蛋白缺失了末端的61个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基因转录形成的tRNA上的密码子数量改变B.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属于基因重组C.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13.现有甲、乙两不同物种的二倍体纯合植物,甲植物(2n=14)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2n=20)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不可行的是( )A.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具有耐盐性状的甲种植物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高产、耐盐的四倍体杂种植株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1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某些物种经过地理隔离后出现生殖隔离会产生新物种C.可遗传变异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15.如图为某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的部分示意图,非复制区与复制区的相接区域会形成Y字形结构,称为“复制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滞后链和前导链复制完成后嘌呤比例不相等B.DNA复制可发生在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Ⅱ间期C.DNA两条模板链反向平行,碱基排列在外侧D.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在DNA复制过程中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二、多选题16.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塑料,属于可生物降解塑料,广泛应用于餐饮、纺织、印刷等领域。尽管PVA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仍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筛选PVA降解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到培养基上的PVA降解菌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相同B.培养基甲和乙都应以PVA作为唯一碳源且都需加入琼脂C.过程③接种不仅能纯化菌株,还能对PVA降解菌进行计数D.筛选PVA降解菌时应当从常年被塑料污染的土壤中取样17.下图表示三亲婴儿的培养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亲婴儿细胞中的染色体不仅仅来自甲和丙B.该技术涉及动物细胞培养、细胞核移植等操作C.图示方法可避免携带有线粒体致病基因的甲产下患该病的子代D.核移植时可将乙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MI中期18.研究人员发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某表观遗传的酶M。酶M开启时人的细胞会变得衰老,关闭时人的干细胞衰老速度会减缓。这一发现可通过重设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放缓细胞老化的节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生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其活性下降B.细胞衰老过程受基因的调控及外界环境的影响C.衰老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D.施加酶M活性抑制剂,有利于机体干细胞更好地自我更新19.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黑背(A)对彩背(a)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法存活。则黑背红眼雄果蝇与黑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中( )A.雌果蝇中黑背红眼果蝇占2/3 B.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C.彩背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D.黑背:彩背=3:120.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④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⑤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C.③、⑦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⑦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三、解答题21.下图为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病,乙病属于 染色体 遗传病。(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Ⅱ6的基因型为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22.启动子是基因中的一段能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驱动基因转录的序列。若启动子中的某些碱基被甲基化修饰,将不能被RNA聚合酶识别。拟南芥种子的萌发依赖于NIC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启动子中的甲基基团能够被R基因编码的D酶切除。下图表示拟南芥种子细胞中NIC基因的表达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过程是 ,RNA聚合酶能催化 的断裂和的形成。(2)R基因缺失突变体细胞中的NIC基因 (填“会”或“不会”)发生图甲所示的过程,原因是 。(3)甲图中C链的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C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23%,则与C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4)图乙中②移动的方向是 填“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乙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推测该基因中的碱基对 。(5)相同DNA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进行甲过程的基因 (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23.抗冻蛋白基因TmAFP是从黄粉虫幼虫体内分离得到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的抗冻活性。科学家成功将TmAFP基因导入甘薯中,并使甘薯获得抗冻能力,减少霜冻对甘薯的损害,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图1为基因工程操作可能用到的6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箭头表示切割位点),图2表示培育抗冻甘薯新品种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的抗冻蛋白基因TmAFP可利用 技术大量扩增,其依据的原理是 。该过程需在含 的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模板DNA、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结合的 、4种脱氧核苷酸及 等。(2)过程②将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根瘤农杆菌之前,一般先用 处理农杆菌。(3)分析图1信息,进行①过程前,选择限制酶 切割质粒P1,选择限制酶 切割抗冻蛋白基因TmAFP,这样可以防止质粒、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和反向拼接。(4)若要从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培育的转基因甘薯植株是否具有抗冻的特性,应进行的操作是 。参考答案1.C2.D3.D4.B5.B6.A7.C8.D9.B10.C11.D12.C13.A14.C15.D16.CD17.AD18.ABD19.AC20.ACD21.(1) 常 显性 伴X 隐性(2) 1/2 aaXBY Ⅱ8(3) 7/12 1/24 7/2422.(1) 转录 氢键磷酸二酯键(2) 不会 R基因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D酶,不能将启动子中甲基基团切除,使RNA聚合酶不能识别被甲基化的启动子(3)24%(4) 自右向左 A-T被G-C替换(5) 不完全相同 不同组织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23.(1) PCR DNA半保留复制 Mg2+ 2种引物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2)Ca2+(3) SmaI、XbaI EcoRV、SpeI(4)将转基因植株种植在霜冻环境中,观察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