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磁与电 全章习题课件(共5份打包)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磁与电 全章习题课件(共5份打包)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7张PPT)
  类型之一 认识磁体、磁极
 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
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
A. 将甲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B. 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C. 将丙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
D. 将丁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类型之一 指南针的进化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司南的诞生与局限
战国时期,古人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其形如勺,置于光滑铜盘上可自由旋转,勺柄静止时指南。《韩非子》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东汉王充描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但司南因天然磁石磁性弱、体积笨重、制作繁琐,未能广泛应用。
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指南鱼”制作方法:将鱼形铁片加热后沿地磁方向冷却,实现人工磁化。沈括进一步改良,以磁石摩擦钢针锋刃制成指南针,并发现磁偏角现象,为精准导航奠定基础。他提出四种磁针装置法,其中“水浮法”与方位盘结合成水罗盘,“缕悬法”则发展为旱罗盘。
北宋朱彧《萍州可谈》记载“阴晦观指南针”,证实中国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导航。元代《真腊风土记》详细记录针位导航法,彻底摆脱天文依赖。
(1)司南的指向部件形状类似   ,静止时勺柄指向地理   方。
(2)北宋沈括在《   》中记载了四种磁针装置法,并发现   的现象,比西方早400年。
汤勺

梦溪笔谈
磁偏角
(3)指南鱼的人工磁化方法是将铁片加热至赤红后,沿
  方向冷却,使铁片磁化。
(4)北宋航海“阴晦观指南针”出自文献《  》,说明指南针突破了  限制。
地磁场(或南北) 
萍州可谈 
天气(或昼夜) 
类型之二 跨学科实践:自制指南针
小明同学想用钢针制作一个指南针,他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解决问题。
(1)图甲所示的步骤叫作(   )
B
A.消磁 B.磁化 C.加磁
(3)图乙是小明在(   )
(2)制作磁针时,要用磁铁的磁极位置在钢针上(   )
A.来回反复摩擦
B.沿一个方向反复摩擦
C.先沿一个方向摩擦几次,再沿反方向摩擦几次
B
B
A.固定钢针
B.测试钢针的磁性
(4)图丙是小明在用真正的指南针(   )
A.确定方向
B.测量方向
A(共9张PPT)
知识要点
归类探究
3.电磁铁
第1课时 电磁铁
电磁铁
组  成:一个带  的螺线管。螺线管中有铁芯可以大大地   电磁铁的磁性。
磁性强弱:(1)结构相同的电磁铁,电流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就越   。
(2)结构相同的电磁铁,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就越   。
与永磁体比较:磁性的有无由电流的    来控制;磁性的强弱由改变线圈  和电流   来控制;磁极的极性由改变线圈中电流   来控制。
注  意:(1)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转换法判断。
铁芯 
增强 
强 
强 
通断 
匝数
大小 
方向 
  类型之一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探究名称】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问题】某同学利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两根铁钉、一盒大头针、导线若干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证据】
(1)实验中是通过  来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
(2)把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目的是控制   相同,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
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转换法 
电流 
线圈匝数 
【解释】
(3)根据图1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发现两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增加,该现象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  有关。
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电流大小 
【交流】
(5)另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适当位置后保持不动,然后分别将夹子依次夹在a、b、c、d四个接线柱上,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老师指出他的操作不合理,原因是 。
没有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变式跟进1】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滑片P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
D.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
类型之二 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开关S拨到a时,小磁针静止时A端为S极
B. 开关S拨到a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 开关S由a拨到b时,电磁铁的磁极发生改变
D. 开关S由a拨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A
【变式跟进2】小金同学看到了一个悬浮地球仪摆件,于是利用手头材料制作了一个仿制品(如图所示),成功地将他的“地球仪”稳定地“漂浮”起来。实现“漂浮”的磁体A端是   极;若要增加球体“漂浮”的高度,可将滑片P向   (填“上”或“下”)移动加以调节;增加到一定高度后,电磁铁对球体的斥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N

不变(共7张PPT)
知识要点
归类探究
2.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
结  论:   产生磁场。
意  义:提示了电与   的联系,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
2.通电螺线管
磁场特点: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与螺线管中的   方向有关。
磁极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   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极。(安培定则)
电流 
磁 
条形 
电流 
电流 
北(N)  
如图所示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装置,直导线AB是   (填“南北”或“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上方,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  ;断开开关,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 。
南北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电流周围的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类型之一 奥斯特实验
【变式跟进1】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实验装置的一部分,置于水平桌面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直导线。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若小磁针未发生偏转,则说明通电导线不产生磁场
B.小磁针偏转后,就不再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通电前,导线与小磁针均南北方向放置,实验现象
更明显
D.小磁针偏转后,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N
极的指向不变
类型之二 安培定则
  如图所示,请按小磁针的指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和电
源的“+”“-”极。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答图
答图
【变式跟进2】如图所示,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答图
答图(共13张PPT)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归类探究
1.磁现象
1.磁体的两种性质
磁  性:吸引  等物质的性质。
指向性:将一永磁体悬挂起来,让其能够自由转动,当它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   表示;另一端指北,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   表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铁、钴、镍 
S 
N 
排斥 
吸引 
3.磁  场
定  义:在磁体周围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物质,叫磁场。
方  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
(1)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强弱:磁感线分布得越疏,表示此处磁场越   ;磁感线分布得越密,表示此处磁场越   。
注  意:(1)磁感线是一些闭合且互不相交的曲线;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   出来,回到磁体的   。
(2)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既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又是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也是该点所放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
北(N) 
弱 
强 
北极 
南极 
4.磁  化
磁化过程: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地磁场
描  述: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地磁场。
注  意:(1)地磁北极(N极)处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S极)处于地理北极附近,磁极与地理两极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
(2)地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特征相似。
条形 
  类型之一 认识磁体、磁极
 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
A.将甲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体相互平移靠近
B.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体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C.将丙实验中放在一堆铁屑上的条形磁体提起
D.将丁实验中的条形磁体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解析】将甲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体相互平移靠近,由于越来越近,磁体之间的引力越来越大,但是感觉不到中间磁力和两端磁力的差异,故A符合题意;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体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小铁球会跑到磁体的两极上,而中间部分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弱,故B不符合题意;将丙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体提起,磁体两端的大头针数目多,中间几乎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C不符合题意;将丁实验中的条形磁体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D不符合题意。
【变式跟进1】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体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的磁极是   极;如果把这两段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所示),这两段会相互   (填“吸引”或“排斥”);这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  。
N 
吸引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类型之二 认识磁场和磁感线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解析】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一种假想的线,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说法错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B说法正确;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它的北极出来,回到它的S极,故C说法正确;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说法正确。
A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C.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的
D.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变式跟进2】[2024·成武县二模]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1)请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
(2)请在A点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答图
类型之三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称为    ,其磁感线形状与  的磁场相似。鳗鲡、海龟、鸽子等动物就是靠   来导航的。经研究发现,地磁的南、北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
地磁场
条形磁体 
地磁场


【变式跟进3】如图所示为地磁场的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地磁场的N极和小磁针的S极。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答图(共10张PPT)
知识要点
归类探究
3.电磁铁
第2课时 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
组  成:由电磁铁、簧片、衔铁和触点构成。
  低压控制电路 高压工作电路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控制电路由低压电源、电磁铁和开关组成;工作电路由高压电源、触点和用电器(如图中的电动机)组成。
作  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 电压、 电流,实现远距离操作,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例如温度自动报警器。
注  意: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利用 来控制电路的一种 。
高 
强 
电磁铁 
开关 
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类型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A.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B.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可以用一个电路
控制另一个电路
C.温度较高时,指示灯亮起,该装置报警
D.温度较低时,电铃响起,该装置报警
小明在乐购超市看到:智能电梯已投入使用,电梯上有人时运动得快,没人时运动得慢。如图所示是小明上网搜索到的这种电梯的部分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并进行了如下分析:当有人走上电梯后,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   (填“强”或“弱”),使衔铁与触点   (填“1”或“2”)接触,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填“变大”或“变小”),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强 
2 
变大 
【解析】左侧为压敏电阻与电磁铁串联的控制电路,右侧为带动电梯运动的电动机工作电路,当衔铁与触点1接触时,R1与电动机串联,当衔铁与触点2接触时,电动机两端电压增大。
【变式跟进1】小宝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右侧A为一段软导线,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当温度达到或超过   ℃时,电磁铁   (填“具有”或“没有”)磁性,加热器B  (填“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26 
具有 
停止工作 
【解析】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导线的下端在26℃处,由于水银是导体,当温
度升高到26℃时,导线接触水银面,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工作
电路断开,加热器B停止工作;当温度下降低于26℃时,导线离开水银面,控制电路
断开,电磁铁无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工作电路接通,加热器B发热,所以该装置
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26℃。
【变式跟进2】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电阻为居民楼门口设计的一种智能照明电路,L为“220V 22W”的照明灯,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电压为2.8V,R1为阻值10Ω的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会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1)灯L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受控电路中导线的  (填“a”或“b”)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
(2)由题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强而  (填“变大”或“变小”)。
(3)傍晚时分,若想早些使L发光,可采取  。
0.1 
N 
a 
变小  
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或增大R1电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