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卖油翁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卖油翁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卖油翁
目录
01
故事背景与作者介绍
02
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03
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
04
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
05
课文拓展与思考
01
故事背景与作者介绍
北宋社会风貌
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人阶层地位较高,重视文化修养和技艺传承。
射箭作为当时的一种重要技艺,不仅是军事技能,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的活动之一,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技艺的崇尚。
文章创作背景
欧阳修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风气崇尚技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文人恃才傲物的现象。
《卖油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
故事背景
欧阳修生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一生经历丰富,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政治上主张改革,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欧阳修文学成就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极高,其散文平易近人,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开创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还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介绍
02
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射箭技艺高超
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其射箭技艺在当时无人能及,体现了他在这一领域的高超水平。
这一特点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文卖油翁的评价提供了对比。
自负自傲的性格
陈尧咨“以此自矜”,对自己的射箭技艺极为自负,甚至有些自傲。
他在卖油翁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艺,反映出他性格中的自负和骄傲,这种性格特点为故事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态度转变与成长
陈尧咨最初对卖油翁的态度是“忿然”,但在看到卖油翁的高超技艺后,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笑而遣之”。
这一转变体现了陈尧咨的知错能改,也从侧面反映了卖油翁的说服力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陈尧咨
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一技艺展示了他高超的倒油技巧。
他的技艺不仅高超,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体现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熟练和精湛。
高超的倒油技艺
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艺只是“微颔之”,并没有过多的夸赞,体现了他的谦虚。
他在面对陈尧咨的质问时,依然保持冷静,用“无他,但手熟尔”来回答,展现了他稳重的性格特点。
谦虚稳重的性格
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倒油技艺,向陈尧咨展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
他的行为不仅让陈尧咨心服口服,也让读者从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智者的形象。
智慧与教育意义
卖油翁
03
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
陈尧咨射箭
陈尧咨在自家园圃射箭,“十中八九”,展现了他高超的射箭技艺。
这一场景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背景,也为后文卖油翁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冲突的爆发
陈尧咨质问卖油翁“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回答“无他,但手熟尔”,引发了陈尧咨的“忿然”。
这一冲突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故事发展的关键节点。
卖油翁的反应
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只是“微颔之”,对陈尧咨的射箭技艺并不十分赞赏。
这一反应引发了陈尧咨的不满,为故事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射箭场景与冲突
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展示了他高超的倒油技艺。
这一表演不仅让陈尧咨心服口服,也让读者从中领悟到“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油翁的表演
卖油翁通过自己的表演,向陈尧咨说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射箭和倒油,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技艺的学习和掌握。
启示与道理
陈尧咨“笑而遣之”,这一结局体现了他的态度转变,也标志着故事的圆满结束。
这一结局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完整性,还让读者从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
故事结局
倒油表演与启示
04
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
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文成功塑造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和心理描写,让读者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种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还让读者从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用词准确传神,如“睨之”“微颔之”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和心理。
这种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还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简洁生动的语言
精巧的构思
本文构思精巧,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故事的冲突和转折设计巧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同时也让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
文学价值
01
本文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射箭和倒油,还适用于其他各种技艺的学习和掌握,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熟能生巧的道理
02
本文通过陈尧咨的自负和卖油翁的谦虚,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谦虚的重要性
03
本文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故事,告诉读者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
教育意义
05
课文拓展与思考
相关故事
阅读《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故事,进一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卖油翁》的主题。
01
02
收集一些关于“熟能生巧”“谦虚”的名人名言,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
这些名人名言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名人名言
拓展阅读
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是骄傲自满还是谦虚谨慎?
通过讨论,让读者认识到谦虚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
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
01
讨论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长处,是嫉妒还是学习?
通过讨论,让读者认识到学习他人长处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长处。
对待他人长处的态度
02
讨论“熟能生巧”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意义,如何通过勤奋练习掌握一项技能?
通过讨论,让读者认识到勤奋练习的重要性,学会通过勤奋练习掌握一项技能。
熟能生巧的实践意义
03
思考与讨论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