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2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质量评估[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2.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返回舱带着三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进入黑障区。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不同的是( )A.钻木取火B.敷冰降温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4.刚出锅的“拔丝红薯”香气四溢,夹起一块红薯时就会拉出很长的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夹起红薯时会拉出很长的丝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红薯被炸至金黄是因为油的比热容大C.已加热的红薯有内能,未加热的红薯没有内能D.红薯变凉后很难分开,说明糖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5.对公式c=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B.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热或放热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变化大小成反比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某台柴油机中的所有燃料完全燃烧能放出8×107J的热量。若工作时用完全部燃料损失了4.8×107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为8×107JB.该柴油机的效率为60%C.通过科技进步,在未来可以实现能量零损失D.减少机械间的摩擦可以提高热机效率8.在家煮饺子时,有关煮饺子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饺子没有内能B.饺子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饺子煮熟关火后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9.氮气弹簧是一种以密闭高压氮气为工作介质的弹性组件,具有体积小、弹力大、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工作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当活塞顶部受到压力向下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缸体内的气体压强减小B.缸体内的气体被压紧后,氮气分子停止运动C.缸体内氮气的内能变大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10.甲、乙两物体的质量都为1kg ,丙物体的质量为2kg ,三个物体的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 000J 的热量B.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C.乙的比热容与丙的比热容相等D.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大11.如图所示是一个酒精炉,燃料可以使用固体或液体酒精,放入酒精点燃即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时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B.酒精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小,热值也减小C.酒精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程度均无关D.锅内食物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12.小叶看见面点师傅将面拉成长条,放入滚烫的油中就炸出了香脆可口的油条,于是很想了解油的吸热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50g 、初温为20 ℃的油和水,记录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若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加热时间/ min 消耗酒精/ g 末温/℃油 2 1 88水 2 1 50A.2min 内油吸收的热量为3×104JB.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1%C.油的末温比水的末温高,所以吸热能力更强D.油的吸热能力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有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3.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的水球变“懒”实验中的一个场景。向水球中注入紫色颜料,可以看到颜料迅速在整个水球中渲染开,这是 现象;然后在紫色水球中加入一颗空心钢球,紫色水球瞬间将钢球包裹在其中,但紫色水球并没有散开,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 。14.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除了某些反应本身必须吸收热量外,加热的作用是使反应物的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从科学角度看,加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做热源,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15.细心的小明发现冬季河水结冰的时候都是从岸边向河中心,而春天的时候也是从岸边向河中心熔化,关于这个现象,小明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冬天的时候,岸边与河水接触的沙石由于 小,所以在放出相同热量时,河水的温度 沙石的温度,导致岸边与沙石接触时水先凝固。16.“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请说明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含义: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此时“热”表示 ;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此时“热”表示 。17.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若飞轮的转速为3 600r/min ,则此汽油机每秒做功 次。18.我国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以保护环境,还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的热机效率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100%。19.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kg 水,将水由20 ℃加热到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 。小明用去一部分水,热水器中水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比热容最小的是 。21.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 时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7min 时的内能;若该物质是水,那么它在AB段的比热容为 J/(kg ·℃)。[被加热物质的质量不变,c水=4.2×103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2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两套相同的装置做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液体A的密度大于液体B的密度)。(1)本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天平。(2)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3)实验中应分别取用200 (填“克”或“毫升”)的液体A、B,并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 (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要使液体A、B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对液体 加热更长的时间,所以液体B的吸热能力更 (填“强”或“弱”)。(5)若要从液体A、B中选一种作为自制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择液体 效果更好。(6)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明适当将A、B液体减少相同的体积,小丽认为此操作不恰当,原因是 。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3.如图甲所示,小安将质量为420g 、初温为80 ℃的牛奶放入质量为500g 、初温为20 ℃的水中进行冷却,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忽略热量的损失以及盛牛奶和水的器皿吸放热的影响,c水=4.2×103J/(kg ·℃)。求:(1)达到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2)牛奶的比热容。24.一辆氢能源公交车以70kW 的功率匀速行驶0.5h ,消耗了2kg 氢气,已知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 。求:(1)公交车发动机全程做的功。(2)该过程中公交车消耗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该氢能源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参考答案1. B 2. B 3. B 4. A 5. B 6. A 7. D 8. B 9. C10. D 11. C 12. B 13.扩散 引力 14.热传递 内 15.比热容 高于 16.内能 热量 17.做功 3018.热值 不可能 19.8.4×106 不变 20.铝 甲 21.小于 2.1×103 22.(1)秒表 (2)自下而上 (3)克 加热时间 (4)B 强 (5)B (6)剩余A、B液体的质量不相等 23.(1)4.2×104J (2)2.5×103J/(kg ·℃)24.(1)1.26×108J (2)2.8×108J (3)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