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 欧姆定律(课件)2025-2026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2.2 欧姆定律(课件)2025-2026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二节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思考:如何求出通过节能灯的电流大小?
观察与思考
我两端的电压是220 V,我的电阻是4 400 Ω,则通过我的电流是多少
学习目标
知道并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重、难点)
01
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解决问题。(重、难点)
02
二、欧姆定律
知识回顾
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
当导体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大多数导体都遵循上述探究结论,即: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I=
U
R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
(2)同时性:I、U、R为同一段电路在同一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1)同一性:I、U、R为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计算时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必要时给相同字母表示的
不同物理量加角标。
例1 某电熨斗在220 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电阻96.8 Ω。此时通过该电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
二、欧姆定律
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
解:由题意,电熨斗工作的电压U=220V,电阻R=96.8 Ω。
根据欧姆定律,在电熨斗工作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为
答:通过该电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2.3 A。
I= = ≈2.3 A
U
R
220 V
96.8 Ω
例2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 Ω,通过的电流为0.45 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二、欧姆定律
利用欧姆定律求电压
U=IR=0.45 A×6.3 Ω=2.8 V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V的电压。
解:由题意知指示灯的电阻R=6.3 Ω通过指示灯的电流I=0.45A,
由欧姆定律 得
例3 用电压表测得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解:已知该导体两端的U=7.2V,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0.4A。
由欧姆定律 得
二、欧姆定律
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
答: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8Ω。
欧姆定律基本的计算步骤:
(1)梳理已知条件;
(3)带入对应的物理量并计算。
二、欧姆定律
分析与小结
(2)灵活应用 。
欧姆
定律
课堂小结
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应用:①求电流;②求电压;③求电阻
公式: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C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
A.RA>RB
B.RAC.RA=RB
D.无法确定
B
课堂练习
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R=5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检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导线不得交叉)。
课堂练习
(2)电路改正后,开始进行实验,小明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还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探究实验。
(1)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观察电路图不难发现电压表没有与定值电阻并联,而是与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
(2)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反映的信息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更换电阻进行多次测量。
课堂练习
答案:(1)
(2)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继续实验(意思正确即可)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