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铭记并肩的烽火人类命运共担当纪念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录壹回望烽火知来路贰破浪前行向未来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立法确立),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在9月3日举行阅兵?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意义?壹回望烽火知来路回望烽火知来路下面图片分别是哪个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回望烽火知来路中国共产党率先抗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中展示,1931 年 9 月 19 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随后又密集发布三份宣言和决议。1932 年 4 月 1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由毛泽东起草的《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比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早 9 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回望烽火知来路平型关大捷——主动对日作战,第一个重大胜利1937 年 9 月 25 日,八路军第 115 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一举歼灭日军 1000 余人,击毁日军汽车 100 余辆。展览中通过缴获的日军地图、115 师 343 旅 686 团团长李天佑的笔记本等文物,展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它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回望烽火知来路百团大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的战役1940 年 8 月到 1941 年 1 月,八路军为打破日本的 “囚笼政策” 和国民党的投降危机,主动发起百团大战。八路军总部发出的战役预备命令和行动命令等文物,详细介绍了作战计划。此次战役陆续参战部队有 105 个团 20 余万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回望烽火知来路日本投降1945 年 8 月 10 日,日本通过瑞士、瑞典向盟国发出投降照会,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发表《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接受盟国条件,停止战争。1945 年 9 月 2 日,在东京湾的美国 “密苏里” 号战列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和军方,向盟国签署投降书。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中美英苏等国代表见证签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全面结束。中国战场作为二战重要组成部分,至此也正式结束了长达 14 年的抗日战争(1931-1945)。铭记·自强从“屈辱”到“胜利”,这段历史教会我们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自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自强的重要作用(人为什么要自强?)知识链接—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1、自强,能使人自主自立①能够“克己”、“自胜”②主动发掘自身力量③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2、自强,使人奋发向上①具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②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③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二、自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1、紧密相连: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2、历史传承: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知识链接—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1、要树立远大理想①心怀家国: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②结合命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③明确方向: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④勇于担当:奋力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篇章2、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①认真学习: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②关注现实: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抓住时机:趁着青春年少,要练就一身本领④服务社会: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三、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知识链接—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3、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①砥砺前行:要在苦干实干中魔力成长、砥砺前行②磨炼意志: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③依靠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④耕耘收获: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小试牛刀1、2025 年是军队建设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人民军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军事变革,发展新质战斗力。这表明( ) ①人民军队具备自强精神,不断进取,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②军队建设只需遵循传统模式,无需创新变革 ③自强能助力军队提升战斗力,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④只有参与军队建设才能展现自强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人民军队在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军事变革,是自强进取的表现,通过自强不断提升战斗力,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①③正确;在新时代,军队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变革,不能只遵循传统模式,②错误;生活中各个领域都能体现自强精神,并非只有军队建设领域,④错误。解析小试牛刀2、2025 年 7 月,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圆满结束对香港为期五天的访问活动。山东舰航母编队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科研人员和海军官兵们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面对技术难题和训练挑战,他们从未放弃。这反映出( )A. 他们运气好,才取得这样的成果 B. 自强精神助力我国海军建设不断突破,走向深蓝 C. 只要有热情就能发展好海军事业 D. 发展海军是为了展示武力,震慑他国B解析科研人员和海军官兵凭借不懈努力克服困难,体现了自强精神,推动了海军建设发展,使我国海军走向深蓝,B 正确;成果的取得是努力奋斗的结果,并非运气,A 错误;发展海军事业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知识、持续努力、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因素,C 错误;我国发展海军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并非展示武力、震慑他国,D 错误。贰破浪前行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讲话7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时政链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自 2025 年 7 月 7 日开始,“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展览面积 1.22 万平方米,展出照片 1525 张、文物 3237 件,并特别设立了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怀抗战英烈” 专区。时政链接文艺作品——抗战胜利 80 周年时政链接“和平薪火 时代新章”——中俄人文交流活动2025 年 5 月 7 日,“和平薪火 时代新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 周年中俄人文交流活动在莫斯科举行。活动上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贺信。现场启动了 “和平的印记” 主题融媒体活动、央视网熊猫频道 “和平使者 —— 旅外大熊猫主题系列活动” 俄罗斯站,中俄合拍纪录片《伟大的胜利 —— 苏联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抗战》开机,俄方还向中方赠送了中国抗战时期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时政链接一、中华文化的特点知识链接—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二、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精神家园。三、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知识链接—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四、坚定文化自信的做法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识链接—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六、爱国主义的本质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七、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与时俱进八、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懈精神动力。知识链接—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九、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①在国家未来、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期,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链接—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小试牛刀1、2025 年,某地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传统文化创意展览,将传统的剪纸、刺绣等技艺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民众参观。这一活动体现了( ) A. 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无需再传承 B. 只要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就能成功 C.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形式 D. 现代科技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文化C该活动把传统技艺和现代元素融合,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通过创新形式来实现,C 正确。传统文化有其独特价值,不过时,A 错误;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是传承的一种方式,但不是结合了就一定成功,B 说法太绝对;现代科技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补充,D 错误。解析小试牛刀2、2025 年暑期档电影票房成绩斐然,其中一些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如以传统神话为蓝本创作的影片,深受观众喜爱。这些动画电影的成功表明(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②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应完全摒弃外来文化,只发展本土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受喜爱,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魅力、生命力,①正确;这也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去传承,②正确;创作以传统神话为蓝本,体现文化创新要扎根传统文化,④正确。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吸收优秀外来文化,而非完全摒弃,③错误。解析小试牛刀3、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这类活动有利于( ) ①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②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④让青少年都成为革命烈士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红色研学让青少年接触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①正确;参观革命相关场所能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感,②正确;丰富阅历,促进其精神世界发展,③正确;开展活动是培养品质,不是让青少年成为革命烈士,④错误。解析小试牛刀4、2025 年,在应对华北、东北等地的洪涝灾害时,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志愿者等不顾危险,奋战在抗洪一线,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④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在抗洪中这些人不顾危险奋战,是爱国的体现,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①正确;坚守岗位、救助群众,践行敬业奉献价值观,②正确;不惧困难危险,展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传统美德,③正确;他们行为是无私奉献,并非自私自利,④错误。解析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共同的记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时政链接时政链接一、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链接—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④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⑤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知识链接—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知识链接—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该怎样做?①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③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小试牛刀1、2025 年,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众多国家达成了新的减排协议。中国承诺进一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加速能源转型。这表明( ) A. 中国只需要关注自身的发展,无需参与国际事务 B. 应对气候变化只是个别国家的责任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D.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无法得到解决C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上,众多国家达成减排协议,中国也积极作出承诺。这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各国需要共同承担责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A 选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对世界发展有重要贡献,并非无需参与;B 选项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责任,不是个别国家的事;D 选项通过各国共同努力,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的。所以 C 正确。解析小试牛刀2、2024 年以来,“一带一路” 建设持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文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这说明 “一带一路” 倡议( ) ①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②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 ③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合作共赢的理念 ④对世界经济发展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一带一路” 建设在基础设施、贸易、人文等多方面成果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国与各国联系合作,这正是合作共赢理念的体现,①②③正确;事实证明 “一带一路” 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促进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④错误。所以选 A。解析小试牛刀3、2025 年初,非洲部分国家爆发严重的传染病疫情,中国迅速派遣医疗专家组前往援助,带去医疗物资并分享抗疫经验。这一行动( ) A. 是为了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霸权地位 B. 表明中国只对非洲国家提供援助 C. 体现了中国积极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贡献 D. 对控制非洲疫情毫无帮助C中国在非洲国家爆发传染病疫情时,迅速援助,体现了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担当责任,贡献力量。A 选项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不会树立霸权地位;B 选项中国在全球范围对有需要的国家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非只对非洲国家;D 选项中国的援助行动在医疗物资、经验分享等方面对控制非洲疫情有积极作用。所以 C 正确。解析小试牛刀4、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频发。为应对这一问题,各国应该( ) ①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②各自为政,只保护本国的网络安全 ③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④对网络安全问题视而不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面对全球网络安全问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①③正确;②各自为政无法有效应对全球性网络安全问题,因为网络空间是全球性的,相互关联;④对网络安全问题视而不见会使问题愈发严重,威胁各国利益。所以选 B。解析小试牛刀5、2025 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聚焦全球经济复苏与合作,呼吁各国加强政策协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②只有合作才能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③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④各国之间没有经济利益冲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加强政策协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且只有合作才能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实现繁荣,①②③正确;各国之间在经济领域存在利益冲突,只是需要通过合作来协调和解决,④错误。所以选 A。解析感谢您的观看纪念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