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细胞(第二课时)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生物北京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细胞(第二课时)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生物北京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2.1 细胞(导学案)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
形成“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系统观,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统一性(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联)。
通过液泡功能认识植物吸水、失水的生物学规律。
2.科学探究:
规范使用显微镜和实验器具(镊子、滴管、盖玻片等),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生物绘图技巧(铅笔绘图、点线标注、结构命名),客观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思维:
分析临时装片制作中各步骤的目的(如“盖”避免气泡、“染”增强对比),理解实验设计的逻辑性。
对比不同细胞器的功能,归纳细胞分工协作的生命特征。
4.社会责任: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养成爱护仪器、节约试剂的责任意识。
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体验科学建模的创造性,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会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其功能。
【学习难点】
1.规范、成功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理解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1.洋葱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胶头滴管吸取 ,滴一滴在载玻片 。
(2)用 夹住一片盖玻片,先使其一端接触载玻片中央的 ,再缓缓斜放下,避免产生 。
(3)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平放在桌面上,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 ,滴加在盖玻片一端的外侧,然后在另一端的外侧用 吸引,反复多次,直至内表皮被染上颜色为止。
(4)将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平放在载物台上,用 观察。
2.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1)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 和 。
(2)成熟的植物细胞质中通常有一个较大的 ,有些植物细胞还有 。
一、问题探究→玻片标本类型研究
1.根据不同的生物材料,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制成不同类型的玻片标本。请查阅资料,详细说明切片、装片和涂片的制作方法及适用材料,并举例说明。
2.查阅资料,解释为什么说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二、问题思考→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思考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按照擦、滴、撕、展、盖、染、吸的顺序进行操作?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什么细胞核染色最深?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试举例说明它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
三、归纳总结→临时装片制作和植物细胞各结构及功能
1.请归纳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请归纳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并说明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协作的。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A. 生理盐水 B. 清水 C. 碘液 D. 酒精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遮光器
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C.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难点回顾与反思
1.回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思考为什么在撕取内表皮时要尽量薄且大小适中?
2.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抽象概念,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拓展阅读
阅读以下关于植物细胞叶绿体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在叶绿体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叶绿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它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由一个个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1.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
能力提升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情况。1.2.1 细胞(导学案)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
形成“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系统观,理解植物细胞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统一性(如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联)。
通过液泡功能认识植物吸水、失水的生物学规律。
2.科学探究:
规范使用显微镜和实验器具(镊子、滴管、盖玻片等),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生物绘图技巧(铅笔绘图、点线标注、结构命名),客观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思维:
分析临时装片制作中各步骤的目的(如“盖”避免气泡、“染”增强对比),理解实验设计的逻辑性。
对比不同细胞器的功能,归纳细胞分工协作的生命特征。
4.社会责任: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养成爱护仪器、节约试剂的责任意识。
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体验科学建模的创造性,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学习重点】
1.学会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及其功能。
【学习难点】
1.规范、成功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理解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1.洋葱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胶头滴管吸取清水,滴一滴在载玻片中央。
(2)用镊子夹住一片盖玻片,先使其一端接触载玻片中央的水滴,再缓缓斜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3)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平放在桌面上,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碘液,滴加在盖玻片一端的外侧,然后在另一端的外侧用吸水纸吸引,反复多次,直至内表皮被染上颜色为止。
(4)将染色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平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
2.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1)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成熟的植物细胞质中通常有一个较大的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一、问题探究→玻片标本类型研究
1.根据不同的生物材料,我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制成不同类型的玻片标本。请查阅资料,详细说明切片、装片和涂片的制作方法及适用材料,并举例说明。
切片:制作方法是将生物材料切成极薄的片状,放入载玻片的液滴中制成标本。适用材料一般是比较坚硬、有一定厚度的组织,例如植物的茎、根等。举例:观察植物茎的结构时,可将茎切成薄片制成切片。
装片:把个体微小的生物或生物体上撕取、挑取下来的局部材料,放入载玻片的液滴中制成标本。适用材料如洋葱内表皮、口腔上皮细胞等。举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涂片:从生物体上采集的液体标本(血液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制成标本。适用材料为液体状且含有细胞的物质,如血液、精液等。举例:制作血涂片观察血细胞。
2.查阅资料,解释为什么说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它是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利用。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化为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形式,所以线粒体也是能量转换器。
二、问题思考→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思考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按照擦、滴、撕、展、盖、染、吸的顺序进行操作?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是避免玻片标本上出现污点影响观察。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撕:先在洋葱内表皮用刀划一个“井”字,再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内表皮,且大小适中,越薄越好。选内表皮且薄是因为内表皮薄而透明有利于观察,无色也有利于染色。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水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开,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这样操作是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气泡边缘黑色且较粗,内部空心,轻压会变形和移动。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 - 2滴碘液,染是为了给细胞染色。
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吸是为了使碘液浸润标本,让细胞均匀染色,便于观察。
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为什么细胞核染色最深?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试举例说明它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
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所以在染色后,细胞核染色最深。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举例:植物细胞生活需要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细胞膜可以让这些物质有选择性地进入细胞;同时,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细胞膜能将这些废物排出细胞外。而对于一些有害物质,细胞膜则会阻止它们进入细胞,从而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三、归纳总结→临时装片制作和植物细胞各结构及功能
1.请归纳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关键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注意事项:
擦时要确保载玻片和盖玻片干净,避免有杂质。
滴清水时要适量,过多易溢出,过少细胞易失水变形。
撕取内表皮时要薄且大小适中,避免细胞重叠。
展平内表皮时要小心操作,防止内表皮破损。
盖盖玻片时要避免产生气泡,方法是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染色时碘液滴加适量,吸引时要让碘液充分浸润标本。
2.请归纳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并说明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协作的。
各结构功能:
细胞壁:保护、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液泡:含细胞液,与细胞的颜色、味道等有关。
线粒体:提供能量。
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细胞核: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相互协作: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例如,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线粒体则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利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证细胞能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指导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细胞质为各种化学反应提供场所,使细胞内的各种代谢活动能够有序进行;液泡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使细胞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A. 生理盐水 B. 清水 C. 碘液 D. 酒精
【答案】:B
【解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生理盐水用于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碘液用于染色,酒精一般用于消毒等,故答案选B。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遮光器
【答案】:B
【解析】: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当物像模糊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弱,遮光器用于调节光圈大小以控制光线进入量,故答案选B。
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C.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答案】:D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例如根尖细胞就没有叶绿体。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故答案选D。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D
【解析】: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所以在染色后,细胞核染色最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染色都不如细胞核明显,故答案选D。
难点回顾与反思
1.回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思考为什么在撕取内表皮时要尽量薄且大小适中?
要点:内表皮薄而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便于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如果过厚,光线难以穿透,会导致观察不清晰。大小适中是为了便于操作和在载玻片上展开,若过大,细胞容易重叠,影响观察效果;若过小,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观察区域。
2.对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抽象概念,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要点:可以将细胞膜比作学校的门卫,学校就像细胞,门卫会让学生、老师等该进入学校的人进入,同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还会让离开学校的人出去。细胞膜也是如此,它能有选择性地让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同时将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并阻止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拓展阅读
阅读以下关于植物细胞叶绿体的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在叶绿体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叶绿体的结构非常复杂,它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由一个个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1.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解析:文章中明确提到“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所以可以得出叶绿体的主要功能。
2.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案: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由一个个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解析:通过阅读文章中对叶绿体内部结构的描述,可以准确回答该问题。
能力提升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情况。
1.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如0.1g/mL、0.3g/mL、0.5g/mL)、清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处理。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记录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情况。
3. 预期结果: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膨胀;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基本保持正常形态;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4. 分析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