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夯实基础典型题1.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焚书令的建议人是 ( )A.蒙恬 B.李斯 C.白起 D.廉颇2.秦始皇发布“焚书令”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20年C.公元前213年 D.公元前216年3.秦始皇“坑儒”的对象有 ( )①儒生②方士③道士④农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统一文字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刑罚严酷 D.焚书坑儒5.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张楚 B.楚 C.陈 D.吴9.吴广被部下杀死的地点是 ( )A.咸阳 B.陈县 C.荥阳 D.巨鹿10.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11.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 赤壁之战12.秦军主力被消灭的地点是在 ( )A.咸阳 B.陈县 C.荥阳 D.巨鹿13.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发动的农民起义仍在继续发展。其中重要的农民军有( )①刘邦②项羽③黄巢④刘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5.秦朝是被下列的哪支农民军灭亡的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能力提高典型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历史学家郭沫若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焚书坑儒”新说》请回答:(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综合题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材料二:见右图请回答:(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5)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18.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历来是史学界所争论的焦点,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有人称他是个十恶不赫的暴君。你通过学习秦朝的历史后,谈一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1.B 2.C 3.A 4.D 5.A 6.D 7.C 8.A 9.C 10.B 11.C 12.D 13.A 14.D 15.C能力提高典型题16.(1)焚书坑儒。(2)秦始皇。李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3)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4)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5)这种做法不可取。这种做法虽然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综合题17.(1)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2)陈胜和吴广。陈胜。(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结果被镇压下去,原因是秦军的强大。(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18.秦始皇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理由:他顺应了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一位暴君。他广建宫殿陵墓,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他还制定了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所以说他是一位暴君。课件15张PPT。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为什么庞大的秦帝国只存在了14年历史?秦始皇—嬴政(1)繁重的徭役、赋税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修陵人墓地秦始皇陵的封土1、秦朝的暴政材料一 秦朝的法律非常细密,处理罪犯的刑罚多达20余种,死刑就有近十种,还有多种残害身体的肉刑,各种徒刑也没有期限,一经判定就终身为刑徒。 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刑罚种类很多,刑罚非常残忍,刑期很长,判刑重。 —— 《汉书·刑法志》 “秦始皇吞并六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赫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衣)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秦国法律名目繁多,刑罚残忍,百姓苦不堪言,从而导致矛盾激化,人民就要起来反抗。(2)残酷的刑法 (3)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法,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胡亥赵高2、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你知道下面这幅图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吗?(1)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陈胜等戍边农民因大雨无法按期抵达目的地,按律当死。秦的暴政使国内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不到半年,起义军遭到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①起义的原因: 直接原因:②时间:③地点:⑤结果:⑥意义:根本原因:④经过:起义军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队伍也发展到几十万人自主探究阅读书本53页(2)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咸阳刘邦项羽先是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战)与此同时,刘邦率兵西攻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3、西汉的建立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皇位,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历时四年,楚汉之争,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项羽自杀,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楚汉之争”思考:刘邦获胜的原因?①刘邦进入咸阳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时的苛法,赢得了民心。②刘邦善用人才,得到众人的辅佐,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人。③刘邦有富饶的关中地区作为根据地。关于楚汉之争的成语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鸿门宴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垓下之战 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 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取得民心,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四面楚歌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秦末的农民战争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失败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公元前202汉朝建立4、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1)背景(原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取秦王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2)主要的措施: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角色扮演汉景帝认为: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并进一步减轻刑罚。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把徭役改为三年一次。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高祖刘邦下令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将田租定位十五税一。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2)主要的措施: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文景之治理一理1、秦朝的残暴统治(1)繁重的徭役(2)残酷的刑法(3)秦二世对暴政的延续2、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3)秦朝灭亡3、楚汉之争与西汉的建立(1)楚汉之争: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2)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击败项羽,项羽自杀,楚汉之争结束。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4、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1)汉初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2)休养生息的措施 ①汉高祖 ②文帝 ③景帝(3)文景之治: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 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课件22张PPT。猜猜他是谁?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材料一: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骊山墓。材料二:秦王时期,征调的劳役人员多达70万。常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材料三:在当时,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这便使全国变成一个巨大的监狱,到处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材料四:董仲舒“(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1、秦的暴政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法,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阿房宫赋》(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猜猜这是什么故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遇上大雨,道路被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的都要处死。小队长陈胜、吴广设计杀死了两个押送官,号召大家举行起义。秦末农民战争爆发了。2、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先是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西攻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秦末的农民战争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失败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BC206—BC202汉朝建立 为什么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6年?(1)统治者的残暴,滥用民力。(2)沉重的徭役(3)严刑峻法(4)繁重的赋税 刘邦建立汉朝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鸿门宴 楚河汉界 项庄舞剑无颜见江东父老楚汉争霸 项羽前206年~前202年刘邦A 、西汉建立的时间?B、开国皇帝?C、都城?3、汉朝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汉并天下”瓦当历史资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如何呢?想一想?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如果你是汉朝初期的皇帝,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怎么办?想一想?4、汉初的统治(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取秦王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2)主要的措施:汉高祖时期:汉文帝时期:汉景帝时期:自主探究阅读书本54页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汉文帝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汉高祖刘邦总结秦亡经验,减轻赋税和徭役,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规定田租十五税一。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2)主要的措施:西汉初年恢复经济的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统治者以身作则;■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吸取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 每年春耕,汉文帝、汉景帝都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历史资料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汉书·食货志》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文景之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庵东初中 熊北溟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C)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D)A.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因雨误期B.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C.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D.秦朝的暴政3.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C)A.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习题.doc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课件1.ppt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课件2.ppt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随堂测试.doc 文景之治.wmv 楚汉相争.rmvb 鸿门宴.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