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2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温故知新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民族解放运动)
1、1775-1783年:
2、1810-1826年:
3、1857-1859年:
4、1851-1864年:
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什么方式?
英国、美国、法国等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国家:
方式:
1、通过阅读教材文字、图片资料,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
2、通过研读文字、图片史料,问题研讨,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及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的历史意义;
3、通过阅读教材,研读文字、图片史料,掌握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理解其性质、影响;
4、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彼得大帝油画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原因在于300年前彼得大帝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改革,使默默无闻的俄国跻身欧洲强国行列,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  
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世界地图,显然这位君主拥有和需要的就是这两项——世界眼光和铁血手腕。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导入新课
(17世纪末期)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
俄 国 的 历 史
①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
④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②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俄国首位沙皇伊凡四世
材料二: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西欧国家:
俄国:
材料一: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落后。
一、彼得一世改革
(一 )背景:
一、彼得一世改革
(二 )目的:
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三 )方式:
向西方学习
(一 )背景:
彼得一世
1672—1725
2.彼得一世到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
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
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欧洲各国考察,
对西方科学技术深感兴趣,
聘请外国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四 )内容:
加强了中央集权;
提高政府效率;
巩固沙皇统治
增强军事实力
促进经济发展
但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提高了科教水平
改变了落后习俗,
促进了文明开化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实质,就是在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迅速采用西欧成果”,......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使俄国的农奴制国家机器更加完善。
——王荣堂《世界近代史(上)》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五 )影响:
一、彼得一世改革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给我20年,我还给
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俄)彼得大帝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的进程。
(五 )影响:
一、彼得一世改革
经济: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教育: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俄国设立了矿业学校、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新式学校。
1680年相比1702年的税收增加了1倍,1724年则达到5倍。沉重的负担几乎全落在农奴身上……
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雕像——彼得大帝
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被恩格斯誉为“真正的伟人”。
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世界史·近代史编》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表
欧美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俄国却非常落后。
国家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英国 323 228(1850年) 14603
法国 150 168(1850年) 9160
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
阅读以下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问题:俄国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英国的铁甲舰
俄国的帆船
落后的俄国军队不能对抗先进的西欧军队
材料二:恩格斯:“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时间 俄国农民暴动次数
1800——1810 年均20次
1811——1820 年均25次
1821——1830 年均30次
1831——1840 年均36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问题: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暴动不断。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材料三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农奴受压榨,购买力低下
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原料
大批农奴束缚在土地上
自由劳动力
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纳代役租
资金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
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
根本原因(经济):
农奴制改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革命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
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改革目的: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市场难以扩大
缺少自由劳动力
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
农奴制如何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村贫困落后,
生活水平低下
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
农奴时常发动起义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内容
提供自由劳动力
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提供资金
性质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材料一: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材料二:按改革法规定:农民获得一块份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原价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的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至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根据两则材料,分析1861年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废除农奴制的评价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剥削和掠夺。
评价:(积极)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度
走上扩张侵略道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合作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中国建设的启示:
启示:①改革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③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④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⑤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阅读讨论】
1.“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3月
2.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请回答: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1.缓解阶级矛盾
2.巩固沙皇的统治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实力上涨
俄国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实力增强
成为军事强国
学习
俄国农奴制盛行落后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五个方面
意义: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俄国的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赎买份地)
意义:转折点;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