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书 湖 阴 先 生 壁宋 王安石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复习导入《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课导入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样的题壁诗—《书湖阴先生壁》“书”和“题”都是写的意思,书写、题写。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书湖阴先生壁书写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墙壁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初读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qítà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 长扫 净无苔,花木 成畦 手自栽。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扫sǎosào扫地扫把书:书写。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小门。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理解词语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茅草屋檐下经常打扫,一尘不染,更没有青苔。屋前一畦一畦的花木,都是自己亲手栽种的。句意:一条曲折的小溪紧紧地围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推门而入,送来了青翠欲滴的山色。句意: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品读古诗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畦:成行成列排得整齐。长:经常手自栽:亲手栽种tà闼:小门,排闼,推开门。qí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排列整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 的人。生活恬淡闲适一条小河环绕守护着碧绿的稻田;两座青山推门而入把青翠的山色送入眼帘。拟人景色清新美丽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看出这儿根据诗意匹配诗句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拟人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再读古诗,并想象画面,体味人物情感。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也表达了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山水田园与平民的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背诵默写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近景远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村景色清新美丽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