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D )A.百舸(ɡě) 寂寥(liáo)轮廓(ɡuō) 怅然若失(chànɡ)B.沉浮(chén) 峥嵘(zēnɡ)携手(xié) 万户侯(hóu)C.砥柱(dí) 稠密(chóu)斥责(chì) 层林尽染(rǎn)D.遏止(è) 竞赛(jìnɡ)遒劲(qiú) 强劲有力(jìnɡ)解析:A项,轮廓(kuò);B项,峥嵘(zhēnɡ);C项,砥柱(dǐ)。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B )A.谁主沉浮(主宰)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浪遏飞舟(阻止)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解析:“怅”,这里用来表达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 )融音乐、戏剧、舞蹈等于一体的音乐剧,其载歌载舞、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极易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________。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可歌可泣、________的红色故事,满溢革命激情、洋溢青春活力的红色题材音乐剧,令观众________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且得到精神上的________。这对于传播红色文化,讴歌革命先烈,为青年一代培根铸魂,有独特的作用。A.共鸣 荡气回肠 不但 洗礼B.默契 荡气回肠 不但 洗礼C.默契 惊心动魄 不只 冲洗D.共鸣 惊心动魄 不只 冲洗解析:第一空,描述的是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如何影响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共鸣”指的是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而“默契”则是指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在这里,应使用“共鸣”,因为描述的是音乐剧的艺术形式与观众的情感相呼应。第二个空,描述的是红色故事的特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而“惊心动魄”则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后文提到这些故事是“可歌可泣”的,用“荡气回肠”更能体现出这种深刻的情感。第三个空,描述的是红色题材音乐剧给观众的感受。“不但”表示递进关系,“不只”则更多用于表示除了某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音乐剧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有更深层的精神影响,所以用“不但”更合适。第四个空,描述的是观众在精神上的变化。“洗礼”比喻经过锻炼和考验,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而“冲洗”则更多用于物理上的清洗。在这里,应使用“洗礼”,因为它表达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变化。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C )A.淄博持续火爆的原因,难道烧烤算得上顶级美食吗?还是淄博市政通人和?亦或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B.2023年初上映的电影《满江红》中,岳飞亲笔留下遗言,开头是:“鹏举绝笔,以明心迹”。实际上,岳飞是不可能用字来自称“鹏举”的。C.“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D.“这一盏叫做‘省油灯’。”古灯博物馆的馆长介绍:“这种灯起源于唐代,灯是空心的,下面注满冷水,灯在燃烧时,可以减缓灯油的挥发。”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A项,这是一个选择问句,解释淄博持续火爆的原因,选择问句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故本句前两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鹏举绝笔,以明心迹”是完全引用,故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D项,提示语在两句话的中间,用逗号,故句子中“古灯博物馆的馆长介绍”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D )A.志愿军九兵团的将士们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最精锐部队打得不攻自破,落荒而逃。B.如果你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定会鼎力相助,毫不惜力。C.在飞速发展的电子行业,研发与生产市场的紧密衔接程度可以说是刻不容缓。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潮头,只争朝夕,放飞青春梦想。解析:A项,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句中形容志愿军战士将敌国打败,不合语境;B项,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此处形容自己帮助他人,使用有误;C项,刻不容缓: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此处形容研发与生产市场之间的的关系,不合语境;D项,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此处形容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一代的态度,使用正确。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D )A.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切实利用好绿色能源。B.在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等方面,中国至始至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和引领者。C.《国家宝藏》受到一致好评的原因是其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核造成的。D.官兵们向党支部递交决心书,表示要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解析:A项,成分残缺,删去“随着”;B项,语序不当,应将“贡献者、参与者和引领者”改为“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C项,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7.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B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庆祝。________写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而在有些地方,人们把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上,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邪灵的伤害。许多人认为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时节,因此为了驱疾避凶,讨个吉利,他们会在门口悬挂艾叶和菖蒲等。①几千年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②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③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④最应景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⑤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A.④③①⑤② B.①④③②⑤C.④②⑤①③ D.①⑤②④③解析:纵观语段,说明的是端午节活动,①句紧承前文的“庆祝”,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庆祝活动多种多样,有总括作用,应排第一位;④句说明最突出的庆祝活动,突出了重要性,应排第二位;③句,补充说明活动目的,解释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为什么“最应景”,应排第三位;②⑤句用对偶形式对吃粽子和赛龙舟进行描绘,根据一一对应原则,②在⑤前排第四位,⑤排第五位。8.下列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解析:“都分为上下阕”错。9.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 B )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解析:A项,“难忘……难忘……难忘……”是排比的修辞;C项,“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使用拟人的修辞;D项,“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是比喻。10.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B )寄李僧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是年,朱批叛乱,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李儋、无锡是诗人旧友。A.首联即景生情,看花开花落,有欣然回忆的意味,也有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B.诗歌颔联中,诗人危苦孤寂、春夜难眠的原因是担忧个人的前途。C.首联今昔对比,“又”说明距离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时光流逝。D.全诗感情细腻动人,同时章法严密,对仗工整,用语婉转,堪为七律名篇。解析:“原因是担忧个人的前途”理解错误。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选项把作者孤寂、春夜难眠的原因归结为担忧个人的前途,理解偏颇。二、语言表达1.填空题(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为小雨的演讲稿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航天人的奋斗。没有航天人的潜心研究,就没有“中国制造”的民族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就没有且益提升的强盛国力。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传承中国航天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蓬勃向上的朝气书写无悔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答案: 示例一:没有航天人的长久坚持,就没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示例二:没有航天人的担当精神,就没有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和补写。开放类试题,结合题干“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知,仿写时注意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修辞一致。结合“没有航天人的潜心研究,就没有‘中国制造’的民族骄傲……没有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就没有且益提升的强盛国力。”可知仿写的句式为“没有航天人的+四字偏正短语,就没有+四字词语+的+四字偏正短语”。PAGE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沁园春 长沙知人论世 细斟北斗常识链接 跬步千里知识存盘 聚沙成塔结构探究 分毫析厘沙场练兵 学以致用DCADCCBD沁园春长沙润之子任《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欲与天公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愿人长久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万类霜天竞自由ADD2门世2有3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教版高考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上册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ppt 高教版高考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上册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时作业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