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促织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D )A.迂讷(nà) 藁葬(ɡǎo)嗤笑(chī) 瞻前顾后(zhān)B.觇视(chān) 爇香(ruò)长胫(jìnɡ) 抢呼欲绝(qiǎnɡ)C.裨益(bì) 兰若(rě)荫庇(yīn) 心如针芥(jiè)D.竦立(sǒnɡ) 惴惴(zhuì)惙然(chuò) 掷地有声(zhì)解析:A项,迂讷(nè);B项,抢呼欲绝(qiānɡ);C项,荫庇(yì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C )A.徐行 作揖 胫骨 挺而走险B.跬步 恩荫 邑痒 怪诞不经C.裨益 仲裁 愧怍 向隅而泣D.竦立 彷徨 聒躁 揣揣不安解析:A项,挺而走险—铤而走险;B项,邑痒—邑庠;D项,揣揣不—惴惴不安。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C )A.细疏其能 疏:梳理B.操童子业,久不售 售:卖C.蹑迹披求 披:拨开D.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解析:A 项“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项“售”,指科举及第;D项,“造”“到”。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昂其直,居为奇货B.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D.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解析:A项,“直”同“值”;B项,“裁”同“才”;C项,“翼”同“翌”。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 )A.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遂相腾击,振奋作声D.然睹促织,隐中胸怀解析:A 项“俨然”古今词义相同,解释为“很像的样子”;B项“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的男子”;C项“振奋”,古义“振翅”,今义“振作、奋发”;D项“胸怀”,古义“心意”,今义“胸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A.岁征民间 B.试使斗而才C.笼归,举家庆贺 D.裘马扬扬解析:A 项,名词作状语;BCD三项均是名词活用为动词。7.下列各句和“问者爇香于鼎”句式相同的是( C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此物故非西产C.假此科敛丁口D.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问者爇香于鼎”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8.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是( A )A.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译文:巡抚不忘自己,无奈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县令高兴,免除了成名的差役。B.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译文: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县令见蟋蟀身形短小,怒斥成名。C.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译文: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蟋蟀)就应和着音乐节拍跳舞。更加以为奇异。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译文:一个人升天,连他的鸡犬也成仙了。解析:翻译时把握关键字词。A项中的“所自”,翻译为“由来、来源”;“无何”翻译为“没多久”。本句应译为“巡抚不忘恩赐的由来,没多久,县令也以才能优异而被上报,县令高兴,免除了成名的差役。”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聊斋志异》是中国18世纪成书的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B.“促织”,又名蟋蟀、蛐蛐儿。古谚曰:“蟋蟀鸣,懒妇惊。”是说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之由来。C.“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已考取秀才的读书人。D.鲁迅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人骨三分。”解析:A项,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C项,“童子”,即童生,指科举时代,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被称为童生或儒童。D项,郭沫若评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而不是鲁迅评价的。10.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C )A.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B.小说多处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极大反差,増强了戏剧性,引人入胜。C.小说采用幻想的叙述方式,反映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D.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凝练、片言传神的特点,多连用四字短句,斩截有力。解析:小说采用了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叙述方式。二、语言表达1.名句默写(1)人们用“ 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 ”来比喻一个人得势,跟他有关系的人也因此得到好处。(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完成下面的写作任务。第二天清晨,成名的儿子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促织。他看到自己的身体还躺在床上,父母还在一旁叹息着。他想起来了,自己昨天跳到了井里,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是的,他想起来了,不小心拍死了促织之后,他害怕极了……请续写后面的故事,可以借鉴《变形记》中的心理描写,也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 答案不唯一,注意有理有据、合理想象即可。 解析:可注意文章内容主旨,揭示封建时代的压迫;亦可自行想象,创意不限。PAGE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8张PPT)基础模块上第三单元第四课 促织知人论世 细斟北斗常识链接 跬步千里知识存盘 聚沙成塔结构探究 分毫析厘沙场练兵 学以致用BCDDAACCC留仙剑臣柳泉居士聊斋先生短书斋名记述奇异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DCCA2门世2有3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教版高考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上册第3单元第4课促织课件.ppt 高教版高考语文复习基础模块上册第3单元第4课促织课时作业含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