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试卷
I卷(共60分)
1.某校举行了一次板报展览,下面是高一(3)班准备的相关资料。由此可推断,这次板报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由弱到强的人间史诗。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④保持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
①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④深刻揭示了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这两句话共同表明,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
A.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B.坚持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D.建设政治素养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1页(共8页)
5.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制定并身体力行的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加强政治建设,问需于民 B.坚持依法执政,与时俱进
C.加强作风建设,务求实效 D.加强思想建设,真抓实干
6.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五规划,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以贯之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围绕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务实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这表明
①将宏伟愿景与阶段性规划相结合彰显出党卓越的治理能力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优势
③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始终如一
④以党的思想建设为统领可以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为民执政
8.《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上述组织和群体中加强党建工作
①可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②是对政府机构职责的优化和调整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④能够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从铁腕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A.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D.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初心和使命
10.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采取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行使国家权力
B.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C.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受到权力机关的领导和制约
D.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各司其职、互相监督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2页(共8页)
11.近年来,宁夏、福建不断深化闽宁劳务协作,赓续山海情。截至2023年底,宁夏累计赴闽务工达33万人次,在闽常年稳定就业超过5.5万人。以下对闽宁劳务协作,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务协作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进共同富裕
②统筹区域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方法
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行使自治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2.市政协委员接到一封群众来信,反映一条不长的路上就有多个“骑沿井”,行人走路时容易踩空,存在安全隐患。这位委员实地调查后,把问题提交给有关部门后得到了积极回应,如今上述问题已得到解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人民的需要与诉求是政协委员履职的动力来源
B.政协委员积极行使提案权助于解决民生问题
C.政治协商是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的最后途径
D.政协委员行使参政权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13.自2018 年起,天津市每年选派两批志愿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作贡献的优秀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大学生和田支教团通过悉心陪伴、言传身教,让孩子们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之美。这启示新时代青年学生要
①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②保障好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以自身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发展教徒。这表明我国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15.党的二十大以后,在国家立法机关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带动下,我国省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联系点发展到427个,市级立法联系点达到4350个。实践中,一些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探索将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意见征集点、社区议事厅相结合。以上举措有利于
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②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发展协商民主
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彰显人民民主专政本质
④夯实基层群众自治基础,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3页(共8页)
16.近年来,天津市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津心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天津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旨在
①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维护人民权益
②促使工作便捷→利于为民服务→增强政府权威
③精简办事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杜绝腐败现象
④深化简政放权→改进政府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立法法,推动多个地方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立法进程,其意义在于
A.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B.初步形成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根本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C.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D.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
18.近年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革中央对口湖北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民革中央组织专家实地调研,针对工作难点痛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长江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由此可见,民主党派
①牢记多党合作初心,贯彻落实中央科学部署
②发挥专业人才优势,集智聚力提升监督质效
③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积极参政议政凝聚共识
④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召开宗教界别协商会议,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界委员在会上各抒己见,关注“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不足”、“宗教文物文化内涵有待挖掘”等问题。开展宗教事务的界别协商
A.为做好宗教工作指明方向,推进宗教的中国化
B.有利于推动协商民主全面发展,增进共识
C.旨在引导宗教界别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D.说明我国宗教团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20.某校高一(2)班开展“走进社区,开展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看到居委会挂着“一横三竖”————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党总支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4块牌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党群服务中心保障了居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党支部是居委会各项事务的领导核心
C.居委会作为城市的基层政权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D.上述四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4页(共8页)
21.从一定意义上,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遇事找关系的观念习惯根深蒂固,这是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问题。要实现 “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需要
①弘扬宪法精神,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
②建立科学的立法体制机制,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③健全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④增强规则意识,让法治成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某社区人行天桥楼梯较为高陡,老年人过桥十分费力,成为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
事例中老人出行问题的解决
①得益于区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社区履行职责
②得益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行使好监督权
③印证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④体现了该区坚持科技赋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如图场景反映出居委会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①调解居民纠纷 ②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③处罚违法行为 ④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代表委员们走进群众收集意见建议,准备议案提案。在广东,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广泛征求意见”;在河南,政协委员把调研重点放在红色遗产保护利用上,积极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方式……代表委员们
A.深入基层汇集民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B.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使议案提案顺利转化为政府决策
C.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助力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
D.把群众意见化为议案提案,是对国家大事行使决定权的表现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5页(共8页)
25.天津市东丽区政协创新群众沟通渠道,通过社区联络站“微窗口”,协调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滨海新区政协深人社区调研,针对老旧电梯维保等问题,召开多场座谈会,形成良好示范效果。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①创新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②通过协商民主助力改善民生
③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 ④保证居民享有更切实的权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我国公民、组织依法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维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司法部会同有关方面起草了《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可见,司法部
①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紧扣高质量发展执法需求,以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近年来,人民法院不断简化立案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当天立案、一次办成;直播庭审,让更多不在庭审现场的网民感受到“看得见的正义”;公开裁判文书,让群众了解裁判的理由和过程……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实现诉讼便民,维护人民权益 ②加强法律援助,坚持严格执法
③促进立法公开,凝聚社会共识 ④开展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2024年1月 1 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上,完善了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规律特点的法规制度。由此可知,该条例的制定
A.充分满足了未成年人的诉求 B.遵循了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
C.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D.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司法保障
29.某市政府12345热线运用标准化原理优化再造相关政务流程。热线开通后,日均为民服务量从最初的1000余件增长到3万余件。该市牵头起草了我国首个政府服务热线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该市政府
A.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了社会活力 B.坚持运用国家标准,确立了政府权威
C.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能 D.坚持简政放权,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
30:新业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这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
A.坚持文明规范执法 B.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C.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D.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6页(共8页)
Ⅱ卷(共40分)
31.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启示。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说完成下表。(6分)
经验 启示
知州、知县必须定期与普通民众直接面对,包括巡视辖区、处理政务、接受诉讼等。上述官员外出时,其仪仗队伍中不得设置“回避”牌,必须随时随地听取辖区民众提出建议或诉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我国古代崇尚德法结合、礼法合治的治理模式。以《唐律疏议》中的“十恶”为例,其中“恶逆”是指殴打、谋杀直系尊亲的行为, “不孝”“不睦”“内乱”的情节虽轻于“恶逆”,但也严重违背家族伦常,要严厉处罚。 ①
宋代蓝田吕氏宗族制定《吕氏乡约》为吕氏族人设置行为规矩,宗族成员的矛盾纠纷多依据家法族规进行处理矛盾内部化解,纠纷内部解决。 ②
《大明律》明确规定官民皆须“讲读律令”。城乡之间、官民之间都十分重视讲读法律。如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的乡饮酒礼,特别规定了“唱读律令”的仪式。 ③
32.某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学习、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主题党日等方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全省集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政绩观偏差等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学习教育融入为民实践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困难攻克在一线。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说明该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8分)
33.75 年风雨同舟,休戚与共。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多次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政党协商会议,先后就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等重大问题同党外人士真诚协商、听取意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要议题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其中许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吸收。2024 年,全国政协组织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85场次,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聚各方之力。
结合材料,说明人民政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8分)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7页 (共8页)
34.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有两个紧挨着的小区,中间围墙上开的一扇边门曾是居民往来的“捷径”。3年前,门上多了一把锁,锁住了出行路,也成了居民的心结——一边要开,一边要锁,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在虹桥街道党工委牵头下,爱建和虹桥两个居民区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沟通,后面陆续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业委会成员参观并座谈,随后居民代表参与进来……先后经过5轮民主协商,居民打开了心门,产生了共情,形成了共识。再后来,商量的主题从“开不开锁”,到“破不破墙”,再到拆除两个小区间的围墙后建什么。两个小区民主协商后,决定携手共建社区花园,名字就叫“同心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上海市是如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民城市建设”中的。(9分)
3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从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交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级部门将生态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采取上述做法的依据。(9分)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第8页 (共8页)I卷(共60分)
1.某校举行了一次板报展览,下面是高一(3)班准备的相关资料。由此可推断,这次板
报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为人民日益培装的美
好生活君要和不平街不充
分的发展之问的牙盾。
油画《开大典》
签兴中因加入世致组织法锦
一捕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文件时使川的文具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由弱到强
的人间史诗。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④保持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
精辟论述
①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自
③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④深刻揭示了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
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有很
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这两句话共同表明,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
A,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B.坚持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D.建设政治素养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第1页(共8页)
5.“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
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制定并身体力行的工作制度。“四下基层”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4。加强政治建设,问需于民
B,坚持依法执政,与时俱进
C.加强作风建设,务求实效
D.加强思想建设,真抓实干
6.,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五规划,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以贯之
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围绕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务实的阶段性发展
目标,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这表明
①将宏伟愿景与阶段性规划相结合彰显出党卓越的治理能力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优势
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始终如一
④以党的思想建设为统领可以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A.①②
&.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
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为民执政
8.《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
党的工作,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
群体党建工作。在上述组织和群体中加强党建工作
①可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②是对政府机构职责的优化和调整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④能够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从铁腕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
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
党员
A,统一思想认识,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以: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巩固长期执政地位
D.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初心和使命
10.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一行政机关


一审判机关
行使

今我阳表

检察机关





权力


L七监察委员会
A.人大代表采取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行使国家权力
B。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C.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受到权力机关的领导和制约
D.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各司其职、互相监督
高一年级政治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