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 第四册

资源简介

一、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本章中,直观想象主要体现在利用空间几何体判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中.
培优一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1】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D,D1B的中点,则(  )
A.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
B.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
C.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
D.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
(2)(多选)已知平面α,β,γ,直线l,m满足:α⊥γ,γ∩α=m,γ∩β=l,l⊥m.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m⊥β  B.l⊥α  C.β⊥γ  D.α⊥β
尝试解答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在本章中,逻辑推理主要体现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中.
培优二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
(1)PA⊥底面ABCD;
(2)BE∥平面PAD;
(3)平面BEF⊥平面PCD.
尝试解答
【例3】 (2023·全国甲卷文18题)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1C⊥平面ABC,∠ACB=90°.
(1)证明:平面ACC1A1⊥平面BB1C1C;
(2)设AB=A1B,AA1=2,求四棱锥A1-BB1C1C的高.
尝试解答
三、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在本章中,数学运算主要表现在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及空间角等问题中.
培优三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例4】 (1)(2024·新高考Ⅰ卷5题)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均为,则圆锥的体积为(  )
A.2π       B.3π
C.6π D.9π
(2)(2023·全国甲卷文10题)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A=PB=2,PC=,则该棱锥的体积为(  )
A.1 B.
C.2 D.3
(3)(多选)如图,四边形BCC1B1是圆柱的轴截面,AA1是圆柱的一条母线,已知AB=4,AC=2,AA1=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的侧面积为2π
B.圆柱的侧面积为6π
C.圆柱的表面积为6π+12π
D.圆柱的表面积为2π+6π
尝试解答
培优四 空间角的求法
【例5】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B'C∩BC'=O,求:
(1)AO与A'C'所成角的大小;
(2)AO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尝试解答
章末复习与总结
【例1】 (1)A (2)BD 解析:(1)连接AD1(图略),则易得点M在AD1上,且AD1⊥A1D.因为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所以A1D⊥平面ABD1,所以A1D与BD1异面且垂直.在△ABD1中,由中位线定理可得MN∥AB,所以MN∥平面ABCD.易知直线AB与平面BB1D1D成45°角,所以MN与平面BB1D1D不垂直.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
(2)如图,∵α⊥γ,γ∩α=m,l γ,l⊥m,∴l⊥α,又l β,∴α⊥β.而γ⊥β不一定成立,故m⊥β,β⊥γ不一定成立.
【例2】 证明:(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平面PAD∩底面ABCD=AD,PA 平面PAD,PA⊥AD,
所以PA⊥底面ABCD.
(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
所以AB∥DE,且AB=DE.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AD.
又因为BE 平面PAD,AD 平面PAD,
所以BE∥平面PAD.
(3)因为AB⊥AD,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CD,AD⊥CD.
由(1)知PA⊥底面ABCD,
所以AP⊥CD.
又因为AP∩AD=A,AP,AD 平面PAD,
所以CD⊥平面PAD,
所以CD⊥PD.
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所以PD∥EF,
所以CD⊥EF.
又因为CD⊥BE,EF∩BE=E,EF,BE 平面BEF,
所以CD⊥平面BEF.
又CD 平面PCD,
所以平面BEF⊥平面PCD.
【例3】 解:(1)证明:因为A1C⊥平面ABC,BC 平面ABC,所以A1C⊥BC.
因为∠ACB=90°,所以AC⊥BC.
因为AC∩A1C=C,AC,A1C 平面ACC1A1,
所以BC⊥平面ACC1A1.
因为BC 平面BB1C1C,
所以平面ACC1A1⊥平面BB1C1C.
(2)如图,
取棱AA1的中点D,连接BD,CD.
因为AB=A1B,所以AA1⊥BD.
因为BC⊥平面ACC1A1,AA1 平面ACC1A1,所以BC⊥AA1.
因为BC∩BD=B,BC,BD 平面BCD,
所以AA1⊥平面BCD.
因为CD 平面BCD,所以AA1⊥CD.
因为AA1∥CC1,所以CD⊥CC1.
又因为CD⊥BC,BC∩CC1=C,BC,CC1 平面BB1C1C,所以CD⊥平面BB1C1C.
因为AA1=2,所以CD=1.
易知AA1∥平面BB1C1C,
所以四棱锥A1-BB1C1C的高为CD=1.
【例4】 (1)B (2)A (3)BC 解析:(1)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锥的母线长为,而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所以2πr×=πr×,即2=,故r=3,故圆锥的体积为π×9×=3π.故选B.
(2)取棱AB的中点D,连接PD,CD.∵PA=PB=2,CA=CB=AB=2,∴PD=CD=.又∵PC=,∴PC2=PD2+CD2,则PD⊥DC.又∵PD⊥AB,DC,AB 平面ABC,AB∩DC=D,∴PD⊥平面ABC,∴VP-ABC=S△ABC·PD=××2××=1.故选A.
(3)因为AB=4,AC=2,所以BC==2,即r=,又因为AA1=3,所以圆柱的侧面积是2πrl=2π××3=6π,圆柱的表面积是2πrl+2πr2=6π+12π.故选B、C.
【例5】 解:(1)如图,连接AC,∵A'C'∥AC,
∴AO与A'C'所成的角就是∠OAC.
∵AB⊥平面BCC'B',OC 平面BCC'B',
∴OC⊥AB,
又OC⊥BO,AB∩BO=B.
∴OC⊥平面ABO.
又OA 平面ABO,∴OC⊥OA.
在Rt△AOC中,OC=,AC=,
sin∠OAC==,∴∠OAC=30°.
即AO与A'C'所成角的度数为30°.
(2)如图,作OE⊥BC于E,连接AE.
∵平面BCC'B'⊥平面ABCD,平面BCC'B'∩平面ABCD=CB,∴OE⊥平面ABCD,
∴∠OAE为O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在Rt△OAE中,OE=,
AE= =,∴tan∠OAE==.
即AO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 3(共25张PPT)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
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在本章中,直观想象主要体现
在利用空间几何体判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中.
培优一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例1】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
A1D,D1B的中点,则( A )
A
A. 直线A1D与直线D1B垂直,直线MN∥平面ABCD
B. 直线A1D与直线D1B平行,直线MN⊥平面BDD1B1
C. 直线A1D与直线D1B相交,直线MN∥平面ABCD
D. 直线A1D与直线D1B异面,直线MN⊥平面BDD1B1
解析:连接AD1(图略),则易得点M在AD1上,且AD1⊥A1D. 因
为AB⊥平面AA1D1D,所以AB⊥A1D,所以A1D⊥平面ABD1,所以
A1D与BD1异面且垂直.在△ABD1中,由中位线定理可得MN∥AB,
所以MN∥平面ABCD. 易知直线AB与平面BB1D1D成45°角,所以
MN与平面BB1D1D不垂直.所以选项A正确.故选A.
(2)(多选)已知平面α,β,γ,直线l,m满足:α⊥γ,
γ∩α=m,γ∩β=l,l⊥m.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m⊥β B. l⊥α
C. β⊥γ D. α⊥β
解析:如图,∵α⊥γ,γ∩α=m,l γ,
l⊥m,∴l⊥α,又l β,∴α⊥β.而γ⊥β
不一定成立,故m⊥β,β⊥γ不一定成立.
BD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
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在
本章中,逻辑推理主要体现在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中.
培优二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
=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
的中点,求证:
(1)PA⊥底面ABCD;
证明: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平面PAD∩底面ABCD=
AD,PA 平面PAD,PA⊥AD,所以PA⊥底面ABCD.
(2)BE∥平面PAD;
证明: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
所以AB∥DE,且AB=DE.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
又因为BE 平面PAD,AD 平面PAD,
所以BE∥平面PAD.
(3)平面BEF⊥平面PCD.
证明:因为AB⊥AD,且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CD,AD⊥CD.
由(1)知PA⊥底面ABCD,所以AP⊥CD.
又因为AP∩AD=A,AP,AD 平面PAD,
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PD.
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
所以PD∥EF,所以CD⊥EF.
又因为CD⊥BE,EF∩BE=E,EF,BE 平面BEF,
所以CD⊥平面BEF.
又CD 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
【例3】 (2023·全国甲卷文18题)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
中,A1C⊥平面ABC,∠ACB=90°.
(1)证明:平面ACC1A1⊥平面BB1C1C;
解:证明:因为A1C⊥平面ABC,BC 平面ABC,所以
A1C⊥BC.
因为∠ACB=90°,所以AC⊥BC.
因为AC∩A1C=C,AC,A1C 平面ACC1A1,
所以BC⊥平面ACC1A1.
因为BC 平面BB1C1C,
所以平面ACC1A1⊥平面BB1C1C.
(2)设AB=A1B,AA1=2,求四棱锥A1-BB1C1C的高.
解:如图,取棱AA1的中点D,连接BD,CD.
因为AB=A1B,所以AA1⊥BD.
因为BC⊥平面ACC1A1,AA1 平面ACC1A1,
所以BC⊥AA1.
因为BC∩BD=B,BC,BD 平面BCD,
所以AA1⊥平面BCD.
因为CD 平面BCD,所以AA1⊥CD.
因为AA1∥CC1,所以CD⊥CC1.
又因为CD⊥BC,BC∩CC1=C,BC,
CC1 平面BB1C1C,所以CD⊥平面BB1C1C.
因为AA1=2,所以CD=1.
易知AA1∥平面BB1C1C,
所以四棱锥A1-BB1C1C的高为CD=1.
三、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
问题的过程.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
要手段.在本章中,数学运算主要表现在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表
面积及空间角等问题中.
培优三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例4】 (1)(2024·新高考Ⅰ卷5题)已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相
等,侧面积相等,且它们的高均为 ,则圆锥的体积为( B )
A. 2 π B. 3 π
C. 6 π D. 9 π
解析:设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圆锥的母线长为 ,而
它们的侧面积相等,所以2πr× =πr× ,即2 =
,故r=3,故圆锥的体积为 π×9× =3 π.故选B.
B
(2)(2023·全国甲卷文10题)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
2的等边三角形,PA=PB=2,PC= ,则该棱锥的体积为
( A )
A. 1 B.
C. 2 D. 3
A
解析:取棱AB的中点D,连接PD,CD. ∵PA=PB=2,CA
=CB=AB=2,∴PD=CD= .又∵PC= ,∴PC2=
PD2+CD2,则PD⊥DC. 又∵PD⊥AB,DC,AB 平面
ABC,AB∩DC=D,∴PD⊥平面ABC,∴VP-ABC=
S△ABC·PD= × ×2× × =1.故选A.
(3)(多选)如图,四边形BCC1B1是圆柱的轴截面,AA1是圆柱的
一条母线,已知AB=4,AC=2 ,AA1=3,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C )
BC
A. 圆柱的侧面积为2 π
B. 圆柱的侧面积为6 π
C. 圆柱的表面积为6 π+12π
D. 圆柱的表面积为2 π+6π
解析:因为AB=4,AC=2 ,所以BC= =
2 ,即r= ,又因为AA1=3,所以圆柱的侧面积是2πrl=
2π× ×3=6 π,圆柱的表面积是2πrl+2πr2=6 π+12π.
故选B、C.
培优四 空间角的求法
【例5】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B'C∩BC'=O,求:
(1)AO与A'C'所成角的大小;
解:如图,连接AC,∵A'C'∥AC,
∴AO与A'C'所成的角就是∠OAC.
∵AB⊥平面BCC'B',OC 平面BCC'B',
∴OC⊥AB,
又OC⊥BO,AB∩BO=B. ∴OC⊥平面ABO.
又OA 平面ABO,∴OC⊥OA.
在Rt△AOC中,OC= ,AC= , sin ∠OAC= = ,
∴∠OAC=30°.即AO与A'C'所成角的度数为30°.
(2)AO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如图,作OE⊥BC于E,连接AE.
∵平面BCC'B'⊥平面ABCD,平面BCC'B'∩平
面ABCD=CB,
∴OE⊥平面ABCD,∴∠OAE为O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在Rt△OAE中,OE= ,
AE= = ,∴tan∠OAE= = .
即AO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