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语文暑期预习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梳理和主要人物阅读方法红色经典作品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阅读红色经典, 能帮助我们了解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 有助于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续红色血脉, 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策略一:阅读红色经典, 应借助历史知识去还原历史情境、把握时代特点。许多作品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 体现出对特定历史阶段中时代精神的准确洞察和深刻把握。如《红星照耀中国》, 介绍了红军的创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让全世界看到了红军将领及普通战士的成长历史和精神品格。阅读作品时,可以结合在历史课上了解到的有关土地革命斗争和长征的内容,丰富自己对书中相关内容的认知,深化对革命斗争的意义和长征精神的理解。策略二:阅读红色经典, 要自觉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感染, 净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红色经典因其题材的特殊性,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鼓舞作用,是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是红色经典的精髓, 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悉心领会。《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红日》中的沈振新,《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少剑波,《红旗谱》中的朱老忠,《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数不胜数的英雄形象, 是红色经典赠予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偶像。在阅读红色经典作品时, 要认真体会英雄人物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积极乐观、不畏艰难、视死如归的品质, 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 涵养自身的浩然正气。策略三:阅读红色经典,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红色经典往往有“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自觉意识, 善于级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的精华,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写作形式, 语言通俗, 故事性强, 且富于较强的抒情意味。可以和同学组织读书活动, 通过诵读作品精华、宣讲英雄故事、编演情景剧、分享读书心得等形式, 在感性的演绎中传达红色经典鼓舞人心的独特魅力。内容梳理一、主要内容1.内容概括(四个方面):(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2.章节概括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的故事。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 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介绍了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第五章长征: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第六章红星在西北: 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和西北大灾荒以及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介绍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面的政策。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 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认识到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 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同时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 道路的悲惨童年, 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还有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以及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记录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原因。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 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二、人物形象1.毛泽东(1)主要事件:光着头与农民交谈,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居住条件简陋,毛泽东的饮食习惯,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时刻充满活力,年轻时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2)形象: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成长时期: 富有反抗性, 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好学进取, 有恒心毅力; 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成熟时期: 质朴纯真, 生活简朴; 博览群书, 涉猎广泛,精力过人, 身体素质好; 一丝不苟, 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3)经历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4年秋季, 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1920年11月, 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2.朱德(1) 主要事件:在长征中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率部抵达陕北,与部下同甘共苦。(2) 形象: 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温和, 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大勇大智、爱党爱民, 是一位为革命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位的共产党人,同时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杰出军事家。(3) 经历: 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3.周恩来(1) 主要事件: 同作者讲英语, 陪作者在乡间小路行走, 居住条件简陋, 亲自动手为作者制定旅行计划,参加革命的过程。(2)形象: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细心热情,善于计划,生活朴素,充满活力。(3)经历: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 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 周恩来便被卷到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 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1919年学生运动中, 他作为学生领袖, 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年进行了北伐, 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 开始杀害激进分子, 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 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4.贺龙(1) 主要事件: 李长林介绍贺龙、贺龙投身共产党、收服哥老会成员参加红军、长征途中背部下行军。(2)形象: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3) 经历: 他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 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 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 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 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 激起了他的愤怒, 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5.彭德怀(1)参加革命的起因:早年读《资治通鉴》,后读《资本论》等著作,成了坚定的共产党员。(2)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领导平江起义,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年底到井冈山会师。(3)相关情节:①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②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志骑; ③司令部陈设简陋, 伙食同部下一样; ④善于总结战术经验, 巧妙运用游击战取得胜利; ⑤喜欢孩子,尊重红小鬼,将棉袍给小号手围上。(4)形象:率直爽朗、乐观爱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位爱惜部下、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6.徐海东(1)外貌:身材修长,四肢灵活,笑起来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2)出身与家庭: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家族世代做窑工。指挥员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3)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①1927年成立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 这支军队后来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核心; ②参与黄麻起义; ③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4)相关情节:①自豪于无产阶级的出身,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②打仗十年,负伤八次,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5)人物评价:大胆无畏、热情真诚、爱护部下、阶级意识强、有强烈的自豪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