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生字,会写“祖、啊”等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一小节中的感叹句、第二小节中的问句。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4.能认读含有“摘、掏”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一小节中的感叹句、第二小节中的问句。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3.能认读含有“摘、掏”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聊天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变身成为时空旅行者,跨越时空之门,领略远古生活,聆听来自远古的故事。2.一起读读第23课课题。你们把这个“祖”字平舌音读得很准确,再读一次。3.什么是“祖先”?(生自由说,师出示查资料得来的解释:民族或家族的上代,指年代比较久远的。)4.“祖”字还是要写的生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它是什么偏旁?(“示字旁”)所以这里只有一个点,右边是“且”,里面是两个小短横,左沾右不沾。5.你能给“祖”组个词吗?(祖父、祖母、祖国、祖宗……)6.你在生活中见过摇篮吗 它是什么样的?(舒服、柔软、能摇来摇去、小小的……)你对祖先的摇篮产生了什么疑问呢?(自由问)预设:①祖先的摇篮是什么?②祖先的摇篮长什么样?③祖先的摇篮在哪里?任务一:初读诗歌,初识祖先摇篮1.带着疑问,翻开书本,读读这首诗吧!想要弄清楚刚刚的问题,首先得完成第一个任务:读准确——①标一标:标出诗歌的小节号。②读一读: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字多读几次。2.⑴读词语:自由读读词语,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小火车开起来。⑵学习生字,感受词语搭配的准确。①出示生字“摘”,来到菜园里,你可以摘什么?来到果园里,你可以摘什么?现在在教室里,你可以摘什么?(把眼镜摘下来)。②出示生字“掏”,认读,做动作理解:从口袋掏出钥匙,从书包掏出语文书。③小结:这两个字都是跟手有关的动作,我们先写提手旁。(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④搭配词语:摘野果 掏鹊蛋⑤同学们还能用“摘”和“掏”分别组哪些词?3.这些词语宝宝回到诗歌中去了,同学们能完成第二个朗读任务,把诗歌读通顺吗?请学生分别来读这四小节。(提示第一节中的“啊”跟在“篮”后面,和“lan”的韵尾“n”相连,变音为“na”)4.现在你知道祖先的摇篮是什么了吗?快速回答。 (原始森林)5.诗歌中哪两句话提示我们:原始森林就是祖先的摇篮?请你默读课文,画一画。6.交流,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第一节——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第四节——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7.这两句话都是在说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一起来读一读。8.这两节诗中有两个词告诉我们原始森林的特点,哪个词? (一望无边,苍苍茫茫) 这个词你怎么理解?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敕勒歌》,其中就有这么一句。所以,苍苍茫茫就是形容特别大,没有边际。读一读这个词组,读出无边无际很大的感觉来。请同学们在语境中认读这两个词语,大家一起齐读。现在让我们通过视频走进祖先的摇篮,看看祖先的摇篮到底是什么样。(播放视频)任务二:再读诗歌,聚焦字词想象关注重点词,引发想象。同学们,想把诗歌读好吗?我们先拿第一小节练练吧!个别读,师指导强调“啊、一望无边”,注意感叹号。再练,请个别读,评价:你的朗读把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大家一起读。指名多人读,检查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抓住感叹号和感叹词“啊”进行朗读指导。读好这一节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符号很重要,同学们有发现吗?(“啊”和“!”)同学们,我们什么时候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你来说一说当时赞叹的那句话。书写生字:过渡:在老师心目中,你们都是最美朗读者。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读得这么好,相信写字也难不倒你们。(1)啊:左中右结构,部件之间要写紧凑。注意整个字是中间高,两头矮。(2)望:上面是“亡”+“月”,竖折变成了竖提。下面是王。(根据时间,选择性范写个别生字)2.聚焦“真有意思”,引发学生的想象。①这一节诗中说,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是啊,原始森林当然很大了。作者怎样写出大的呢?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读好一段话,需要我们关注语气词和标点符号,你就会读的更好。②绿有很多种,你知道哪些?(引出浅绿、嫩绿),这里是浓绿,知道什么样的吗?大概是哪个季节的森林的颜色?③森林还可能是这样的,或者这样的,这是哪个季节的颜色呢?(春季、秋季)于是我们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⑷祖先的摇篮很大,颜色也很漂亮,不知道躺在上面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到舒服,软软的。)我们发挥想象力,试着来创编一下属于我们的小诗。真有意思,这是多 的摇篮啊!,。任务三:品读诗歌,想象祖先做的事1.回顾第一节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节;①自由练读,要读流畅;②抓住标点,读出情感;③展开想象,仿写表达。2.运用方法,进行学习。3.引导交流,汇报学习情况。①指名读,读流畅。②指导学生读出童趣。教师引导:有没有同学摘过野果?有没有人掏过鸟蛋?在这个发生了中发生了哪些趣事?有没有人和野兔赛过跑?你和什么动物赛过跑?有没有人打过蘑菇伞?我们的祖先还真有些淘气呢,跟我们小朋友一个样啊!我们再来读一读,想象着画面,我们读出童真童趣来。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教师引导: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年代已经很久远很久远了,那时的他们有没有摘过野果,掏过鹊蛋,作者看到过没有?那时的他们有没有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作者看到过没有?这是作者的猜测,他也不确定,我们要读出这种疑问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4.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①同学们朗读得真好,我也想来试试。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可曾在那片草地上摘野果,掏鹊蛋?②刚刚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发现吗?(根据板书进行梳理,发现所写到的地点和所想象的事件是有关联的):大树上 草地上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③再读体会内容之间的关联。5.引发想象,练习仿说。①刚刚我们跟随祖先的脚步来到了大树旁,来到了草地上,我们还可以去哪里?(小河边、大山上,田野旁等。)②你会想到哪些有关联的事情?③尝试仿写。内容 评星动词准确活动有趣④全班交流,评星。五、作业布置1.那时的孩子们又会干些什么呢?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布置作业。⑴书写本课所学到的生字;⑵朗读课文。⑶推荐阅读《祖先的摇篮》板书设计:祖父的摇篮(范写汉字:啊 摘 掏)大树上 草地上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