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选艾青名著阅读常见考查点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此节中所描述的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简述《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主旨。2.把握诗歌的意象。如:阅读《礁石》,说说“礁石”象征什么;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诗歌说说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3.品析诗歌的语言。如:《礁石》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艾青的《太阳的话》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风陵渡》中“……听呵/那野性的叫喊/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和鲸吞我们的生命/而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它庄严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赏析此节的写作手法。5.按照要求推荐这部名著。如:班级开展“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活动,请你选择一首诗歌推荐给大家并阐述推荐理由。6.了解与这部名著有关的常识。如:给出相关诗句,要求判断出处,或者思考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有哪些。7.续写、补写、仿写诗句。如:请仿照《镜子》的画线句,以《太阳》为题,仿写四句诗。解答这样的名著阅读题,首先必须建立在日常阅读的基础上,熟读艾青的诗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大致的主题。阅读在于积累,日常阅读时同学们要在诗歌内容、主题、意象、艺术风格等方面加以梳理和把握。答题时,要审清题意,认清题型,再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组织语言,认真答题。一作 者 简 介【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二艾青诗歌的三个阶段创 作 阶 段时代背景: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此时的艾青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但是不久他就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捕入狱,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在狱中,艾青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追忆自己年幼时候的养母。在这之后,艾青又陆续完成了很多首作品,成为了当时文艺界的一股新生力量。第一阶段:30年代-40年代作品风格: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初期的创作(1938年以前)——忧郁与悲哀的笼罩《大堰河——我的保姆》【背景探寻】艾青出生时,他的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命“克”双亲,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到家人歧视,还被送到大堰河家里寄养。养母大堰河给了艾青温暖的母爱。艾青于1932年被捕入狱,次年1月的一场大雪,让他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写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借以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主旨赏析】诗里反复铺陈“她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一方面突出了大堰河勤劳、宽厚、乐观的品格,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为自己的家付出的艰辛,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用具体可视的紫色来表达自己对大堰河的灵魂的主观感受,使抽象的主观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拓展了诗意。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初期的创作(1938年以前)——忧郁与悲哀的笼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背景探寻】20世纪30年代,艾青离开浙江老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都市武汉,却没有看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流浪者,于是深夜在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主旨赏析】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段)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光明)第二阶段:抗战时期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北方》【背景探寻】1938年初,艾青旅经陕西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写下了这首诗。【主旨赏析】“北方”更多的具有象征的意味,它集中表达了艾青对“土地”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有面对苦难土地的忧郁,也有对土地上人民顽强抗争的礼赞。北方(节选)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我爱这土地》【背景探寻】本诗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正在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这首诗里“鸟儿”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是合一的,表达出了诗人对祖国炽烈的热爱。因此我们常常称艾青为“土地的歌者”。【主旨赏析】全诗选取了“鸟、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鲜明的意象,表达了“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自己;日军侵略;祖国大地;愤怒、反抗;光明、希望。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火 把》【背景探寻】1940年春末,艾青离开湘南前往重庆任教。他想到了无数青年儿女投身到抗日斗争中,于是他以一场显示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火炬大游行为背景,写下这首长诗。【主旨赏析】主要通过对唐尼和李茵的形象刻画,把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青年姑娘们的日常生活和斗争鲜明地展现出来,表现了她们内心的苦闷、追求与憧憬。火把(选段)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美丽的火把耀眼的火把热情的火把金色的火把炽烈的火把人们的脸在火光里显得多么可爱在这样的火光里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火把愈来愈多了愈来愈多了 愈来愈多了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已流成红光的河流了火光已射到我们这里来了火光已射到我们的脸上了你们的脸在火光里真美你们的眼在火光里真亮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黎明的通知》【背景探寻】诗人从重庆来到延安以后,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诗人清晰地感受到,长期以来,处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之中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风雨如晦的斗争岁月之后,人们所祈盼的黎明就要到来了。诗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向人们传达了这一信息。【主旨赏析】诗歌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村庄和城市”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黎明的到来,将给所有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以安慰,把黎明到来的意义,生动而深刻地揭示出来了。“黎明”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全国的解放。黎明的通知(选段)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你们的脸在火光里真美 你们的眼在火光里真亮中期的创作(1938~1978)——希望与理想的追求《向太阳》【主旨赏析】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主题是从象征对象--太阳中引起感觉、发挥想象、求得意象、再凝结成形象,然后暗示出来的。这种象征的写法有利于表现对生活不可思议的渴慕和憧憬。向太阳(选段)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引自旧作《太阳》我起来像一只困倦的野兽受过伤的野兽从狼藉着败叶的林薮从冰冷的岩石上挣扎了好久支撑着上身睁开眼睛向天边寻觅……时代背景: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不久之后文革开始了,十年动荡中,艾青饱受摧残,诗歌创作一度陷入停滞。1978年艾青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长期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第三阶段:70年代作品风格: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晚期的创作(1978年以后)——赞美与歌唱的情怀《鱼化石》【背景探寻】1978年,艾青重返诗坛,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他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撞击,使诗人产生了灵感。【主旨赏析】这是一首深沉隽永充满哲理的小诗。他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镜子》【背景探寻】创作于“文革”之后,是时代的动向与诗人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把说假话当作正常现象。林彪之流公开宣扬“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诗人通过写镜子能照人的物理属性,联想到世态人心。【主旨赏析】 这首《镜子》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前三节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四节则写镜子的遭遇。镜子简单真实,在它的面前,谁都无所遁形,不论是沉醉后的红颜,还是岁月老去的白发。此诗语言十分简洁,意象之间的关系也清晰如画,从而在表现一种较强的理性色彩的同时,也给人以浓烈的诗韵。表面上写的是镜子,实际上是借镜子的形象赞扬像镜子一样正直的人,讽刺生活中的种种不正直现象。镜 子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晚期的创作(1978年以后)——赞美与歌唱的情怀《光的赞歌》【背景探寻】这首诗是艾青二十年来在“光”的指引下对历史、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晶,传达出他在新时期重获生存、创作权力后要倾力创作的心声,寄托了其对光明追求的情思。【主旨赏析】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主义。光的赞歌(选段)这是多么奇妙的物质没有重量而色如黄金它可望而不可及漫游世界而无体形具有睿智而谦卑它与美相依为命诞生于撞击和磨擦来源于燃烧和消亡的过程来源于火、来源于电来源于永远燃烧的太阳太阳啊,我们最大的光源它从亿万万里以外的高空向我们居住的地方输送热量使我们这里滋长了万物万物都对它表示景仰因为它是永不消失的光真是不可捉摸的物质—不是固体、不是液体、不是气体来无踪、去无影、浩淼无边从不喧嚣、随遇而安有力量而不剑拔弩张它是无声的威严它是伟大的存在它因富足而能慷慨胸怀坦荡、性格开朗只知放射、不求报偿大公无私、照耀四方晚期的创作(1978年以后)——赞美与歌唱的情怀三艾青诗歌的三个阶段诗 歌 意 象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与“太阳”(光明)“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艺术特色 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 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 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 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主要意象是光明和土地。 具有忧郁的诗绪。 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如何品读艾青的诗(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自由。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这一系列排比句体现出大堰河的坚强,没有了乳汁,就靠劳动生存,心酸中却“含着笑”,表现了劳苦大众顽强的生命力。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如何品读艾青的诗(二)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艾青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如《盼望》一诗:诗中写海员们的两种“盼望”,而这两种盼望又有所不同。盼望“出发”,是歌颂海员们在惊涛骇浪面前勇敢前进、乐观豪壮的气概和精神。这是海员们所“喜欢”的。然而海员更“高兴”的是“到达”,因为到达象征着胜利,这是诗人最“盼望”的结果,也是渴望光明的表达。所以“到达”才是诗的着眼点。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三)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以《太阳》为例: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主题是从象征对象--太阳中引起感觉、发挥想象、求得意象、再凝结成形象,然后暗示出来的。这种象征的写法有利于表现对生活不可思议的渴慕和憧憬。同时,作为象征表现,诗人把以太阳为核心的一串意象全用拟人手法有机地组接起来,太阳活了,人化了,竟然向诗人以及我们所依存的世界滚辗而来。这世界包括高树繁枝、河流、虫蛹、城市等等,也都在诗人的笔下活了,动了,人化了,热烈地欢迎着太阳的到来;而诗人的心胸也竟然被太阳的“火焰之手”撕开,换了一副灵魂,以此象征出“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向往未来、追求光明的激情。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如何品读艾青的诗(四)体味诗歌的情感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①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④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⑥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⑧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 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填空。“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_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_______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情状。3. 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1.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2.时间,方位地点,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3.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基础通关在抗日战争时期,艾青的诗歌主要用“土地”和“太阳”的意象来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从下面节选的诗句中任选其一,说说你阅读的感受。(2分)答案示例一:土地象征了苦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让我感受到诗人对人民的悲悯同情,对祖国深沉的爱恋。答案示例二:太阳象征了光明和希望,让我感受到诗人对光明未来的赞美和渴望。(指出意象的象征意义1分;感受1分)向太阳(节选)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北方(节选)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考点:主题探究考点练习诗人艾青常常借助“土地”“太阳”“火把”等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初三年级准备举办艾青诗歌阅读推荐会,请你围绕“意象蕴情思”这一主题写一段话,向同学们推荐《艾青诗选》。(100字左右)答案示例1:在《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表现对祖国 母亲深沉的爱;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表现人民对国土惨遭蹂躏的悲愤之情。这些丰富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切的爱国之情。答案示例2: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如《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都有此意象,象征了多灾多难的祖国。阅读这些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忧郁的情思、对劳动人民真挚的感情和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艾青诗选》。考点练习考点:主题探究【2019年浙江嘉兴、舟山中考题】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在红船边重读经典,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A.《艾青诗选》 B.《红星照耀中国》C.《西游记》【答案】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阅读时,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考点练习考点:主题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