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是以 形式传播的。【答案】振动;声波【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如鼓面振动发声;并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如水波扩散。2.(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的强弱用 表示,声音的高低用 表示。【答案】音量;音调【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强);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3.(2024四上·沭阳月考)耳由 、 、 三部分组成。【答案】外耳;中耳;内耳【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传导到中耳、鼓膜,鼓膜往后有听小骨,包括人体最小的三块骨头;2、中耳:主要作用是将声音放大,声音通过外耳廓收集,外耳道传播,引起鼓膜震动,鼓膜通过听骨链将声音进一步放大;3、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声音通过听骨链震动到耳蜗,耳蜗内有液体和毛细胞。听骨链震动可引起液体流动,造成毛细胞摆动,达到生物电能转化,即将声音转化成生物电,再传导到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到中枢、大脑。此外,前庭主要是维持人体平衡,与平衡感有关。4.(2024四上·沭阳月考) 或 的声音有可能 我们的听力。【答案】过高;过强;损伤【解析】【解答】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分析】考查保护我们的听力。二、判断题5.(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常见的介质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他人说话、汽车鸣笛等,都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结果,因此该说法正确。6.(2024四上·沭阳月考)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因此,“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这一说法错误。7.(2024四上·沭阳月考)人只有老的时候,才能有可能丧失听力。【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听觉功能对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若能科学养护耳部及相关听觉组织,便能延缓其受损或老化的进程,进而避免听力过早衰退,让人得以维持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导致人丧失听力的因素多种多样,身体的自然衰老仅仅是其中之一。8.(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气体中:我们听到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气体)传播的;液体中: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水中(液体)传播;固体中: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的声音,体现声音可通过铁轨(固体)传播。因此,“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的说法错误。9.(2024四上·沭阳月考)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解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分析】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很近的大声的对着我们耳朵喊叫。当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大嘴巴。三、选择题10.(2024四上·沭阳月考)实验时,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A.越高 B.越低 C.越响【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振幅)就越大。而声音的强弱(响度)由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选项 A(越高)和 B(越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高低(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与敲击力度无关,因此排除。选项 C(越响)符合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故正确。11.(2024四上·沭阳月考)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的是( )。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气味 C.物体振动的快慢【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解答】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12.(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A.波 B.直线 C.气流【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形式为声波,属于波的一种。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传播形式始终是波,而非直线(直线是传播路径的一种,非形式)或气流(气流是介质的运动,而非声音本身的形式)。故选A。13.(2024四上·沭阳月考)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A.空气 B.棉线 C.纸杯【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解答】在利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在棉线这种介质中进行传播。【分析】声音必须在介质中才能进行传播。14.(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在下面三种物体中传播最快的是( )。A.水 B.木头 C.钢铁【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故选C。四、简答题。15.(2024四上·沭阳月考)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鼓面上撒上些碎纸片,轻敲鼓面,观察碎纸片状态,发现碎纸片跳起来。【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后,声音也会逐渐消失。16.(2024四上·沭阳月考)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答案】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1 / 1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是以 形式传播的。2.(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的强弱用 表示,声音的高低用 表示。3.(2024四上·沭阳月考)耳由 、 、 三部分组成。4.(2024四上·沭阳月考) 或 的声音有可能 我们的听力。二、判断题5.(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6.(2024四上·沭阳月考)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7.(2024四上·沭阳月考)人只有老的时候,才能有可能丧失听力。8.(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9.(2024四上·沭阳月考)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三、选择题10.(2024四上·沭阳月考)实验时,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A.越高 B.越低 C.越响11.(2024四上·沭阳月考)与声音的高低有关系的是( )。A.物体的颜色 B.物体的气味 C.物体振动的快慢12.(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A.波 B.直线 C.气流13.(2024四上·沭阳月考)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A.空气 B.棉线 C.纸杯14.(2024四上·沭阳月考)声音在下面三种物体中传播最快的是( )。A.水 B.木头 C.钢铁四、简答题。15.(2024四上·沭阳月考)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16.(2024四上·沭阳月考)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振动;声波【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如鼓面振动发声;并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如水波扩散。2.【答案】音量;音调【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强);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3.【答案】外耳;中耳;内耳【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传导到中耳、鼓膜,鼓膜往后有听小骨,包括人体最小的三块骨头;2、中耳:主要作用是将声音放大,声音通过外耳廓收集,外耳道传播,引起鼓膜震动,鼓膜通过听骨链将声音进一步放大;3、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声音通过听骨链震动到耳蜗,耳蜗内有液体和毛细胞。听骨链震动可引起液体流动,造成毛细胞摆动,达到生物电能转化,即将声音转化成生物电,再传导到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到中枢、大脑。此外,前庭主要是维持人体平衡,与平衡感有关。4.【答案】过高;过强;损伤【解析】【解答】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分析】考查保护我们的听力。5.【答案】正确【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常见的介质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他人说话、汽车鸣笛等,都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结果,因此该说法正确。6.【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因此,“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这一说法错误。7.【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听觉功能对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若能科学养护耳部及相关听觉组织,便能延缓其受损或老化的进程,进而避免听力过早衰退,让人得以维持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导致人丧失听力的因素多种多样,身体的自然衰老仅仅是其中之一。8.【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气体中:我们听到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气体)传播的;液体中: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水中(液体)传播;固体中: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的声音,体现声音可通过铁轨(固体)传播。因此,“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 的说法错误。9.【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解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分析】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所以不能很近的大声的对着我们耳朵喊叫。当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大嘴巴。10.【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敲击音叉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振幅)就越大。而声音的强弱(响度)由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选项 A(越高)和 B(越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高低(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与敲击力度无关,因此排除。选项 C(越响)符合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故正确。11.【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解答】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12.【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形式为声波,属于波的一种。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传播形式始终是波,而非直线(直线是传播路径的一种,非形式)或气流(气流是介质的运动,而非声音本身的形式)。故选A。13.【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解答】在利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声音在棉线这种介质中进行传播。【分析】声音必须在介质中才能进行传播。14.【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故选C。15.【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鼓面上撒上些碎纸片,轻敲鼓面,观察碎纸片状态,发现碎纸片跳起来。【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后,声音也会逐渐消失。16.【答案】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江苏省沭阳县马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10月月考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