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随堂练习生物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随堂练习生物学试题

资源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随堂练习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暖花开 B.夏荷绽放 C.秋叶飘落 D.冬雪飞舞
2.(2024七上·龙港月考)秋天的枫叶非常好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枫树,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 B.画出枫叶叶脉的形态结构
C.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 D.记录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
3.(2024七上·龙港月考)以下图片中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B.种子的萌发
C.破壳而出的巨鳄
D.蘑菇的生长
4.(2024七上·龙港月考)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葵花向太阳 B.蝌蚪变青蛙 C.老鼠偷油吃 D.黑猫生花猫
5.(2024七上·龙港月考)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6.(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若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7.(2024七上·龙港月考)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液体和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自来水
C.自来水、生理盐水 D.清水、碘液
8.(2024七上·龙港月考)椰子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木棉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B.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叶绿体、液泡、液泡
9.(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
B.完成④时应动作迅速,避免产生气泡
C.⑤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D.③滴加的清水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0.(2024七上·龙港月考)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别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 B.细胞壁、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壁、液泡和细胞核
11.(2024七上·龙港月考)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
12.(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放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B.对光时,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D.要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13.(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14.(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15.(2024七上·龙港月考)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科学家利用伞帽为菊花形的伞藻(甲)和伞帽为伞形的伞藻(乙)进行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该实验证明(  )
A.细胞质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D.伞藻的遗传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2024七上·龙港月考)阅读以下材料,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5月22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辽宁男篮客场104比95战胜新疆男篮,以总比分4比0夺得赛季总冠军,从而实现CBA总决赛三连冠,建立了“辽篮王朝”。总决赛过程中,辽宁男篮几位国内主力球员表现出色,例如:后卫赵继伟能够根据队友跑动位置精准传球,被誉为“球队大脑”;中锋韩德君尽管年龄已经是37岁,但依然能实现多次盖帽(封盖对方的投篮);小前锋张镇麟不惜体力盯防对方外援,在场上挥汗如雨,几乎打满全场。
材料二辽篮夺冠完全是依靠团队力量。辽篮教练组每场比赛结束后,不顾疲劳,经常连夜通过录像,研究对手主力球员的运动规律和技术特点,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策略。辽宁队的保障团队配备有队医、康复师、营养师、训练师、录像分析师等,在引入康复设备同时还为队员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些都是有力的后勤保障。
(1)材料一中,给队友的精准传球、对对方投篮的“盖帽”,都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材料二中,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   法。
17.(2024七上·龙港月考)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单目显微镜的问题。
(1)使用单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对光调光②取镜和安放③收镜④调焦观察
(2)单目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调光”的操作步骤是:转动   (填序号),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   (填名称),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以通过目镜看到   的圆形视野为宜。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其他同学描述,并将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对面的同学观察,但对方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一项______。
A.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
B.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C.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
18.(2024七上·龙港月考)图甲、乙分别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   、   、   (填序号)和线粒体。
(2)在甲中能看清楚,在乙中却不容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
(3)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它构成的,但是   除外。
19.(2024七上·龙港月考)图甲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图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视野图像;图丙是该同学绘制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甲,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   。(填序号)
(2)图乙是图甲步骤中的   (填序号)操作不当所致,为避免出现该现象,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   ,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   放平。
(3)切洋葱时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并伴随着流眼泪,洋葱中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图丙中的   (填序号)。
(4)图中⑤步骤是   ,它的目的是   。
(5)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   (填序号)。
20.(2024七上·龙港月考)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0天后,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提取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21只代孕母猴中的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了两只健康的猴子“中中”和“华华”。这一成果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性难题。如图是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的长相应该和   (填字母)妈妈模样最相像。
(2)这个实例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为它里面含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叫做   ,其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3)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   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同时   能将不需要的物质阻挡在细胞之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春暖花开指春天花儿绽放开,涉及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夏荷属于生物,夏荷绽放指荷花开放,涉及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叶飘落,涉及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D、冬雪飞舞属于自然现象,没有涉及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生命现象是生物所表现出的生长、发育、繁殖、新陈代谢等活动。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A 选项: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是借助工具对枫树进行观察记录,属于观察法,A 不符合题意。
B 选项:画出枫叶叶脉的形态结构,是在观察基础上对枫叶特征的记录,属于观察法,B 不符合题意。
C 选项: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枫叶进行处理、保存,不是直接观察枫叶的形态、特征等,不属于观察法,C 符合题意。
D 选项:记录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是对枫叶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观察记录,属于观察法,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
3.【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特征,符合题意 。
B、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不符合题意。
C、破壳而出的巨鳄,鳄鱼由小长大、从蛋壳中钻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不符合题意。
D、蘑菇的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
故选A。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葵花向太阳,这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使植物的生长方向与光的方向一致,这与羚羊的应激性反应类似,A符合题意。
B.蝌蚪变青蛙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老鼠偷油吃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
D.黑猫生花猫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猫生猫)和变异(黑猫的后代是花猫)的特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5.【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甲、乙是目镜,丙、丁是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组合。即长目镜(甲,放大倍数小 )和短物镜(丁,放大倍数小 ),这样组合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6.【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这里的 “倒立” 是指上下、左右均颠倒 。视野中物像在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根据成像原理,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这样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 。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7.【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动植物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在滴这个步骤中,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故答案为:D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椰子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使叶子呈现绿色 。木棉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是因为花瓣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使花瓣呈现红色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是因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使外表皮呈现紫色 。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叶绿体: 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等绿色部分 。
液泡: 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这些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叶等呈现出各种颜色(除绿色外,绿色一般由叶绿体中的色素决定 ) 。
9.【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所以操作步骤为③→②→①→④→⑤,A错误。
B. 完成④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而不是动作迅速, B错误。
C. ⑤滴加碘液染色,能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便于观察, C正确。
D. ③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清水,细胞会吸水涨破, D错误。
故选C。
【分析】图中:①涂抹,②取材(刮),③滴(生理盐水),④盖盖玻片,⑤染色。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10.【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因内表皮细胞不见光,无叶绿体 。与动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相比,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特别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 。
故选A。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1.【答案】D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不符合题意;
C、液泡内含细胞液,含有色素、糖分、酸性物质、等特殊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1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取放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这样可以防止显微镜滑落,保护显微镜,A正确。
B. 对光时,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物像,便于对光操作,B正确。
C.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C正确。
D.在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换用高倍镜后一定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防止压碎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③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凹面镜聚光,可使视野变亮,平面镜可使视野光线变弱,所以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A正确。
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B正确。
C.图二中物像偏在视野左侧,应该向左侧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不正确。
D.从图三到图四,细胞体积变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一中各结构为: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符合题意。
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5.【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伞藻甲伞帽为菊花形,伞藻乙伞帽为伞形 。将甲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乙中(丙 ),乙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甲中(丁 ) 。一段时间后,丙(含乙细胞核 )长出菊花形伞帽,丁(含甲细胞核 )长出伞形伞帽 。这表明伞藻伞帽的形态由细胞核控制,即细胞核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答案】(1)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观察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1)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汗液是人体排出的废物( 水、无机盐、尿素等 ),这体现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基本特征 。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等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物。可见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是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去感知、记录研究对象,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如汗液、尿液和二氧化碳等,并通过呼吸、排泄等方式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正是生物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具体表现 。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等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物。可见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因此,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观察法。
17.【答案】(1)②①④③
(2)③;遮光器;明亮
(3)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使用单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先取镜和安放(② ),再对光调光(① ),接着调焦观察(④ ),最后收镜(③ ),所以顺序为②①④③ 。
(2)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③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⑦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显微镜需要外界的光线通过反光镜的反射,再通过遮光器中的光圈进入到镜筒中,这样保持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在一条直线上。同学开始观察到了物像,但是后来移动了显微镜,可能是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光线没有射入镜内所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图中: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粗准焦螺旋、⑩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镜壁、 镜座。
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清洁收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2)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③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⑦遮光器,使较b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显微镜需要外界的光线通过反光镜的反射,再通过遮光器中的光圈进入到镜筒中,这样保持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在一条直线上。同学开始观察到了物像,但是后来移动了显微镜,可能是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光线没有射入镜内所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1)②;③;④
(2)②
(3)细胞;病毒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因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②细胞膜、④细胞质、③细胞核和线粒体。
(2)②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在植物细胞(乙 )中,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膜不容易看清楚;而动物细胞(甲 )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相对容易观察,但也需要在恰当的染色等条件下 。所以在甲中能看清楚,在乙中却不容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②细胞膜 。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质、⑤液泡、⑥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结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细胞核。因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②细胞膜、④细胞质、③细胞核和线粒体。
(2)②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不仅有保护作用,还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19.【答案】(1)③④②①⑤
(2)①;盖玻片;缓缓
(3)5
(4)染色;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3
【知识点】绘图的方法和要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展:将薄膜浸入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 ~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根据图甲,结合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③④②①⑤。
(2)图乙中出现气泡,是图甲步骤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所致 。正确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 。
(3) 洋葱中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图丙中 5 是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异味物质等 。
(4)细胞膜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如果给细胞进行染色后,就可以容易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了。常用的染料有碘液、龙胆紫等。
因此,图中⑤步骤是染色,它的目的是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叶绿体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没有叶绿体。
因此,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3叶绿体。
【分析】图甲中,①盖(盖玻片),②展(展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③滴(清水),④撕(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⑤染(碘液染色);
题图丙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展:将薄膜浸入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 ~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根据图甲,结合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③④②①⑤。
(2)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平),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因此,图乙是图甲步骤中的①操作不当所致的视野中出现气泡(边缘黑厚,中央白亮,无结构)。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植物细胞结构中,5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因此,切洋葱时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并伴随着流眼泪,洋葱中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图丙的5液泡中。
(4)细胞膜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如果给细胞进行染色后,就可以容易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了。常用的染料有碘液、龙胆紫等。
因此,图中⑤步骤是染色,它的目的是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叶绿体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没有叶绿体。
因此,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3叶绿体。
20.【答案】(1)A
(2)细胞核;DNA
(3)能量;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
【解析】【解答】(1)克隆猴 “中中” 的细胞核来自 A 猴的体细胞,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所以 “中中” 的长相应该和提供细胞核的A猴模样最相像 。
(2)这个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等特征 。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力,释放出来,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1)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因此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动物就最像谁,故“中中和“华华”的特征更像其提供细胞核的A猴。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携带有指导发育的遗传信息。因此,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这是因为细胞核中的 DNA携带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力,释放出来,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 / 1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随堂练习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春暖花开 B.夏荷绽放 C.秋叶飘落 D.冬雪飞舞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春暖花开指春天花儿绽放开,涉及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夏荷属于生物,夏荷绽放指荷花开放,涉及生物的繁殖,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叶飘落,涉及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D、冬雪飞舞属于自然现象,没有涉及生物,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生命现象是生物所表现出的生长、发育、繁殖、新陈代谢等活动。
2.(2024七上·龙港月考)秋天的枫叶非常好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枫树,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是(  )
A.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 B.画出枫叶叶脉的形态结构
C.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 D.记录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A 选项:用相机拍照枫树的植株和叶片,是借助工具对枫树进行观察记录,属于观察法,A 不符合题意。
B 选项:画出枫叶叶脉的形态结构,是在观察基础上对枫叶特征的记录,属于观察法,B 不符合题意。
C 选项:将枫叶落叶制成植物标本,这一过程主要是对枫叶进行处理、保存,不是直接观察枫叶的形态、特征等,不属于观察法,C 符合题意。
D 选项:记录枫叶由绿变红的时间周期,是对枫叶颜色变化这一现象的观察记录,属于观察法,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
3.(2024七上·龙港月考)以下图片中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B.种子的萌发
C.破壳而出的巨鳄
D.蘑菇的生长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特征,符合题意 。
B、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不符合题意。
C、破壳而出的巨鳄,鳄鱼由小长大、从蛋壳中钻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不符合题意。
D、蘑菇的生长,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
故选A。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4.(2024七上·龙港月考)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葵花向太阳 B.蝌蚪变青蛙 C.老鼠偷油吃 D.黑猫生花猫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葵花向太阳,这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即植物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使植物的生长方向与光的方向一致,这与羚羊的应激性反应类似,A符合题意。
B.蝌蚪变青蛙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老鼠偷油吃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
D.黑猫生花猫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猫生猫)和变异(黑猫的后代是花猫)的特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5.(2024七上·龙港月考)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甲、乙是目镜,丙、丁是物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 。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组合。即长目镜(甲,放大倍数小 )和短物镜(丁,放大倍数小 ),这样组合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6.(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若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这里的 “倒立” 是指上下、左右均颠倒 。视野中物像在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根据成像原理,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这样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 。 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7.(2024七上·龙港月考)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液体和实验中用于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自来水
C.自来水、生理盐水 D.清水、碘液
【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制作动植物细胞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在滴这个步骤中,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用碘液染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故答案为:D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
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8.(2024七上·龙港月考)椰子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木棉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B.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叶绿体、液泡、液泡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椰子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叶子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使叶子呈现绿色 。木棉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是因为花瓣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使花瓣呈现红色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是因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色素,使外表皮呈现紫色 。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叶绿体: 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主要与光合作用有关,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等绿色部分 。
液泡: 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等,这些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叶等呈现出各种颜色(除绿色外,绿色一般由叶绿体中的色素决定 ) 。
9.(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
B.完成④时应动作迅速,避免产生气泡
C.⑤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D.③滴加的清水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所以操作步骤为③→②→①→④→⑤,A错误。
B. 完成④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而不是动作迅速, B错误。
C. ⑤滴加碘液染色,能使细胞结构更清晰,便于观察, C正确。
D. ③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清水,细胞会吸水涨破, D错误。
故选C。
【分析】图中:①涂抹,②取材(刮),③滴(生理盐水),④盖盖玻片,⑤染色。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10.(2024七上·龙港月考)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别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 B.细胞壁、线粒体
C.细胞质、叶绿体 D.细胞壁、液泡和细胞核
【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因内表皮细胞不见光,无叶绿体 。与动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相比,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特别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 。
故选A。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1.(2024七上·龙港月考)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液泡 D.叶绿体
【答案】D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不符合题意;
C、液泡内含细胞液,含有色素、糖分、酸性物质、等特殊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12.(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放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B.对光时,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D.要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取放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这样可以防止显微镜滑落,保护显微镜,A正确。
B. 对光时,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大,容易找到物像,便于对光操作,B正确。
C.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C正确。
D.在显微镜的使用中过程中,显微镜低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换用高倍镜后一定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防止压碎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整理实验台。
13.(2024七上·龙港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③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凹面镜聚光,可使视野变亮,平面镜可使视野光线变弱,所以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A正确。
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B正确。
C.图二中物像偏在视野左侧,应该向左侧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不正确。
D.从图三到图四,细胞体积变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 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一中各结构为: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4.(2024七上·龙港月考)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表明生物能够生长,A符合题意。
B.鲸需氧时常露出水面进行换气,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鲸具有新陈代谢(呼吸)的生物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5.(2024七上·龙港月考)伞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科学家利用伞帽为菊花形的伞藻(甲)和伞帽为伞形的伞藻(乙)进行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该实验证明(  )
A.细胞质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D.伞藻的遗传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伞藻甲伞帽为菊花形,伞藻乙伞帽为伞形 。将甲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乙中(丙 ),乙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甲中(丁 ) 。一段时间后,丙(含乙细胞核 )长出菊花形伞帽,丁(含甲细胞核 )长出伞形伞帽 。这表明伞藻伞帽的形态由细胞核控制,即细胞核是遗传和发育的控制中心 。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2024七上·龙港月考)阅读以下材料,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5月22日,在2023—2024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中,辽宁男篮客场104比95战胜新疆男篮,以总比分4比0夺得赛季总冠军,从而实现CBA总决赛三连冠,建立了“辽篮王朝”。总决赛过程中,辽宁男篮几位国内主力球员表现出色,例如:后卫赵继伟能够根据队友跑动位置精准传球,被誉为“球队大脑”;中锋韩德君尽管年龄已经是37岁,但依然能实现多次盖帽(封盖对方的投篮);小前锋张镇麟不惜体力盯防对方外援,在场上挥汗如雨,几乎打满全场。
材料二辽篮夺冠完全是依靠团队力量。辽篮教练组每场比赛结束后,不顾疲劳,经常连夜通过录像,研究对手主力球员的运动规律和技术特点,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策略。辽宁队的保障团队配备有队医、康复师、营养师、训练师、录像分析师等,在引入康复设备同时还为队员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些都是有力的后勤保障。
(1)材料一中,给队友的精准传球、对对方投篮的“盖帽”,都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2)材料二中,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3)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   法。
【答案】(1)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观察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1)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汗液是人体排出的废物( 水、无机盐、尿素等 ),这体现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基本特征 。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等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物。可见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是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去感知、记录研究对象,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如汗液、尿液和二氧化碳等,并通过呼吸、排泄等方式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运动员在场上挥汗如雨,正是生物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具体表现 。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等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物。可见营养师为队员提供科学饮食并引入营养专用补剂,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因此,录像师录制对方的技战术特点和球员的技术动作,这属于科学方法中的观察法。
17.(2024七上·龙港月考)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单目显微镜的问题。
(1)使用单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对光调光②取镜和安放③收镜④调焦观察
(2)单目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对光调光”的操作步骤是:转动   (填序号),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   (填名称),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以通过目镜看到   的圆形视野为宜。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其他同学描述,并将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对面的同学观察,但对方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一项______。
A.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
B.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C.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
【答案】(1)②①④③
(2)③;遮光器;明亮
(3)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1)使用单目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先取镜和安放(② ),再对光调光(① ),接着调焦观察(④ ),最后收镜(③ ),所以顺序为②①④③ 。
(2)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③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⑦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显微镜需要外界的光线通过反光镜的反射,再通过遮光器中的光圈进入到镜筒中,这样保持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在一条直线上。同学开始观察到了物像,但是后来移动了显微镜,可能是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光线没有射入镜内所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图中: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粗准焦螺旋、⑩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镜壁、 镜座。
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清洁收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只要视野中光亮程度适中,光就对好了,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2)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③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⑦遮光器,使较b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显微镜需要外界的光线通过反光镜的反射,再通过遮光器中的光圈进入到镜筒中,这样保持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在一条直线上。同学开始观察到了物像,但是后来移动了显微镜,可能是反光镜反射光线角度发生改变,光线没有射入镜内所致。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024七上·龙港月考)图甲、乙分别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   、   、   (填序号)和线粒体。
(2)在甲中能看清楚,在乙中却不容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   。(填序号)
(3)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它构成的,但是   除外。
【答案】(1)②;③;④
(2)②
(3)细胞;病毒
【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因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②细胞膜、④细胞质、③细胞核和线粒体。
(2)②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在植物细胞(乙 )中,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膜不容易看清楚;而动物细胞(甲 )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相对容易观察,但也需要在恰当的染色等条件下 。所以在甲中能看清楚,在乙中却不容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②细胞膜 。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质、⑤液泡、⑥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结构)、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细胞核。因此,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②细胞膜、④细胞质、③细胞核和线粒体。
(2)②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不仅有保护作用,还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19.(2024七上·龙港月考)图甲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图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看到的视野图像;图丙是该同学绘制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甲,按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   。(填序号)
(2)图乙是图甲步骤中的   (填序号)操作不当所致,为避免出现该现象,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   ,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   放平。
(3)切洋葱时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并伴随着流眼泪,洋葱中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图丙中的   (填序号)。
(4)图中⑤步骤是   ,它的目的是   。
(5)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   (填序号)。
【答案】(1)③④②①⑤
(2)①;盖玻片;缓缓
(3)5
(4)染色;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3
【知识点】绘图的方法和要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展:将薄膜浸入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 ~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根据图甲,结合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③④②①⑤。
(2)图乙中出现气泡,是图甲步骤①盖盖玻片操作不当所致 。正确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 。
(3) 洋葱中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图丙中 5 是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异味物质等 。
(4)细胞膜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如果给细胞进行染色后,就可以容易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了。常用的染料有碘液、龙胆紫等。
因此,图中⑤步骤是染色,它的目的是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叶绿体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没有叶绿体。
因此,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3叶绿体。
【分析】图甲中,①盖(盖玻片),②展(展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③滴(清水),④撕(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⑤染(碘液染色);
题图丙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一块薄膜;展:将薄膜浸入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一侧滴1 ~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根据图甲,结合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为:③④②①⑤。
(2)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平),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因此,图乙是图甲步骤中的①操作不当所致的视野中出现气泡(边缘黑厚,中央白亮,无结构)。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植物细胞结构中,5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因此,切洋葱时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并伴随着流眼泪,洋葱中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存在于图丙的5液泡中。
(4)细胞膜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如果给细胞进行染色后,就可以容易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了。常用的染料有碘液、龙胆紫等。
因此,图中⑤步骤是染色,它的目的是使细胞着色,便于观察。
(5)叶绿体是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没有叶绿体。
因此,若丙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错误之处是多画了3叶绿体。
20.(2024七上·龙港月考)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0天后,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提取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21只代孕母猴中的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了两只健康的猴子“中中”和“华华”。这一成果攻克了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性难题。如图是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的长相应该和   (填字母)妈妈模样最相像。
(2)这个实例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为它里面含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叫做   ,其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3)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   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同时   能将不需要的物质阻挡在细胞之外。
【答案】(1)A
(2)细胞核;DNA
(3)能量;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细胞生活需要的能量
【解析】【解答】(1)克隆猴 “中中” 的细胞核来自 A 猴的体细胞,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所以 “中中” 的长相应该和提供细胞核的A猴模样最相像 。
(2)这个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等特征 。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力,释放出来,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分析】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1)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作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因此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动物就最像谁,故“中中和“华华”的特征更像其提供细胞核的A猴。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携带有指导发育的遗传信息。因此,此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这是因为细胞核中的 DNA携带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个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力,释放出来,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因此,融合细胞在进行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