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6.1.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4.6.1.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一课时)
第一节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教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01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分别是怎样的?
2.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科学用眼?
激趣导入
02
假如是你在餐厅用餐,你会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当然,你还会听到周围人的说话声。
你能说出上述五种感觉分别来自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人体的感觉的类型
视觉(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
听觉(耳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居第二位)
触觉(皮肤感受冷、热、压等刺激)
味觉(舌辨别酸、甜、苦、咸)
嗅觉(鼻对气味敏感)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刺激的结构)获取的。
激趣导入
02
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知识探究
03
1
2
3
4
5
6
7
8
9
10
角膜
虹膜
瞳孔
睫状体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任务一:眼和视觉
1
2
3
4
5
6
7
8
9
10
角膜
虹膜
瞳孔
睫状体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无色,透明,可以透光,并对光有折射作用。
含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光进入眼球的通道。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
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白眼球)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含有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视觉感受器)
知识探究
03
观察同桌的眼睛,找出人们常说的黑眼球和白眼球分别相当于眼睛的哪两个结构?
白眼球:巩膜;
黑眼球:虹膜
知识探究
03
巩膜
虹膜
瞳孔
黑眼珠
白眼珠
知识探究
03
视觉的形成:
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
外界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知识探究
03
光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时,都会发生折射。
小资料
成像的部位是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视网膜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知识探究
03
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看电影迟到了,刚进放映厅时,你会不由自主地睁大眼睛去寻找座位;当电影结束,灯亮起时,你又会感觉太亮了,不由得眯起双眼。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知识探究
03
进入电影院时:
瞳孔由小变大
出电影院时:
瞳孔由大变小
观察比较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的不同,说说这是为什么?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
暗处
亮处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睛内的光线量,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都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探究
03
光线较强
光线较弱
知识探究
03
某位患者,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这可能是哪部分结构发生病变导致的?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1.眼球的结构完好;
2.视神经无损伤;
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知识探究
03
知识探究
03
任务二:近视及其预防
你的眼睛近视吗?近视会给人造成许多不便,影响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影响学习和生活。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视
近视及矫正:
知识探究
03
正常眼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1)近视的成因
近视及矫正:
视频: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知识探究
03
(2)近视的矫正
知识探究
03
近视
外界光线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
眼镜(凹透镜)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的矫正——配戴合适的凹透镜
知识探究
03
项目链接:
在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活动中,如果要制作眼球结构和成像模型演示视觉的形成过程,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和工艺?该模型能否演示“近视”的形成?
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玩手机和游戏机的时间过长,或眼与书本、屏幕的距离过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果已经近视了,就更要注意用眼卫生,否则中低度近视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
知识探究
03
分析·讨论:合理用眼的注意事项
①读写坐姿端正,眼与书本距离要在35厘米
②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③要定期检查视力
④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
知识探究
03
“四要”
在眼睑的内面、部分眼球的表面有一层黏膜组织,称为结膜。结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容易发炎。
小资料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一2025年)》指出,每个人是自己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还要注意不用手揉眼,以免造成眼部感染;注意避免眼外伤,在投掷飞镖等活动中要格外注意;要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科学作息。
知识探究
03
不要在走路、乘车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躺卧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四不要”
知识探究
03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讨论:
①为什么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②为什么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
③在弱光、强光下看书,或走路、乘车时看书,为什么不利于保护视力?
知识探究
03
课堂练习
04
B
1.眼球中能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
角膜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2.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特定区域
晶状体
课堂练习
04
C
3. 下列与近视形成无关的是( )
晶状体曲度过大
眼球前后径过短
C. 长期用眼距离书本过近
D. 用眼后未及时休息远眺
课堂练习
04
B
课堂小结
05
1.列出眼球的组成及功能的表格
结构 功能
眼球壁 外膜 角膜 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巩膜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中膜 虹膜 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睫状体 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脉络膜 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内膜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 晶状体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 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课堂小结
05
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 →形成视觉
3.描述近视的成因、矫正和预防
成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
矫正:配戴凹透镜
预防:“三要”“四不要”
布置作业
06
1.完成教材课后与视觉形成、近视预防相关的练习题。
2.搜索近视防控的最新科技成果资料,如新型矫正镜片、护眼智能设备等,感受科技对眼健康的助力,体会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07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