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4.6.1.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分层作业1. 耳的结构中,属于中耳的是( )A. 耳郭 B. 耳蜗 C. 鼓膜 D. 半规管2.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A. 鼓膜 B. 耳蜗 C. 大脑皮层 D. 听觉神经3.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 清晨树林里的鸟鸣声B. 音乐课上的钢琴声C. 建筑工地的机器轰鸣声D. 自习课上同学的轻声讨论声4.保护耳和听力,遇到巨大声响时正确做法是( )A. 迅速闭嘴B. 迅速堵耳C. 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D. 不用处理5.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中,感受味道刺激的是舌上的( )A. 嗅细胞 B. 味细胞 C. 神经末梢 D. 上皮细胞6. 耳的结构受损,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若某人鼓膜破裂,会直接影响( )A. 声波的传导B. 振动的传递C. 神经冲动的产生D. 听觉的形成7. 关于听觉形成和耳的保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听觉形成离不开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B.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生活,听力一定受损C. 鼻咽部炎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中耳炎D. 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8. 耳聋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感受或综合分析部分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听力下降。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是( )A.遇到巨大声响,要掩耳或闭嘴,保持③鼓膜两侧气压平衡B.我们的晕车、晕船、晕飞机等现象与⑤半规管和前庭有关C.位于⑥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兴奋D.耳接受到刺激后最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9. 小明游泳时耳朵进水,之后出现听力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A. 鼓膜受损B. 听小骨断裂C. 耳蜗坏死D. 听觉神经麻痹10. 下列有关人体感觉器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眼和耳能感知外界环境B. 鼻黏膜上的嗅细胞能感受所有气味C. 舌上的味细胞只能感受甜、酸味道D. 皮肤能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利于感知环境11. 结合所学,从减少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保护听力等角度,为你所在社区防治噪声污染提三条具体建议。【参考答案】【分层作业】1.C 2.C 3.C 4.C 5.B 6.A解析:鼓膜能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振动,鼓膜破裂,声波传导受影响,无法有效转化振动;振动传递主要靠听小骨,神经冲动产生在耳蜗,听觉形成在大脑皮层,故选 A。7.B解析:长期在噪声环境中生活,听力 “可能” 受损,不是 “一定”,存在个体差异等;A 听神经负责传导冲动;C 鼻咽部与中耳通过咽鼓管相连,炎症易蔓延至中耳;D 耳郭可收集声波,表述正确,故选 B。8.A解析:A.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或闭嘴掩耳,保持③鼓膜两侧气压平衡,A错误。B.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易出现晕车、晕船,B正确。C.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能将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兴奋,C正确。D.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D正确。故选A。9. A解析:脏水进入外耳道,若感染等可能损伤鼓膜,影响其振动功能,导致听力下降;听小骨断裂多因外力撞击等,游泳进水一般不直接致其断裂;耳蜗坏死、听觉神经麻痹与游泳进水关联小,故选 A。10. D解析:人体鼻、舌、皮肤等都是感觉器官,都能感知外界,A 错误;嗅细胞对气味有特定敏感度,不是感受 “所有” 气味,B 错误;味细胞能感受酸、甜、苦、咸等刺激,C 错误;皮肤可感受冷、热、触、压等,利于全面感知环境,D 正确。11. 减少噪声产生:社区内合理规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段进行嘈杂施工;居民减少使用高音量电器设备,如户外音响等 。阻断噪声传播:在社区道路旁、广场周边等安装隔音屏障、种植隔音效果好的树木;居民楼门窗选用隔音性能好的材质 。保护听力:社区宣传保护听力知识,提醒居民在噪声环境中做好防护,如佩戴耳塞;定期给居民开展听力健康检查等 。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