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6.4.2激素调节 分层作业(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4.6.4.2激素调节 分层作业(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4.6.4.2激素调节(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肾上腺素
2.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
A. 巨人症
B. 侏儒症
C. 肢端肥大症
D. 呆小病
3.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 )
A. 呆小病
B. 甲亢
C. 糖尿病
D. 侏儒症
4.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 )
A. 糖尿病
B. 甲亢
C. 呆小病
D. 巨人症
5.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 )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调节
C.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 以上都不是
6.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呆小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
7.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相比,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的主要特点是( )
①分泌激素 ②具有导管 ③没有导管 ④分泌物排到外界环境中 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
8.在2025年中国 吉林市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上,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勇夺冠军。下列关于运动员奋力划龙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划桨时,骨提供了运动的动力
B.敲鼓时,鼓声刺激鼓膜形成听觉
C.竞赛中,运动员的配合只需神经系统调节
D.竞赛中的队员们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9.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幼年时期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
B.①能分泌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激素
C.②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考试时心跳加快是因为④分泌激素量增加
10.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能改善人体睡眠质量。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是视网膜,②是神经中枢
B.褪黑素分泌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C.效应器是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
D.黑夜看手机,手机光线影响褪黑素分泌
11.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C-D过程中,人体内含量上升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素
12.甲、乙两位成年人的体检情况如下表所示,导致乙身高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其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不足,该激素是( )
患者 身高/cm 智力 生殖器官
甲 65 正常 发育正常
乙 64 低下 发育不全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13.如图展现的是我国运动员在2025年亚冬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运动员左臂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该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只附着在肱骨上
C.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14.棕色脂肪组织可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机体血糖浓度,增加产热。我国科学家发现:光刺激下,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至脑,脑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功能(如图),该现象在夜间人造光源下更明显。请完成下面小题。
(1)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在图中光调节血糖的反射活动中,棕色脂肪组织是反射弧结构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3)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
B.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葡萄糖增多
C.棕色脂肪组织产热减少
D.患糖尿病风险升高
二、非选择题
15.“羽世界·共蓉耀”。2024年4月27日~5月5日。“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国羽毛球男队、女队均获得冠军。图甲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示意图,图乙是运动员听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图甲中,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通过 实现的。氧气进入运动员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 ;释放出能量,为运动提供动力,细胞中发生该氧化分解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 ](填图甲中的标号)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L,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 作用。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 ](填图乙中的标号)中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然后沿着听觉神经传递到 ,产生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 和 。
【答案】
1.B
2.C
3.B
4.A
5.C
6.D
解析:A.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而非甲状腺激素,A错误。
B.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而非生长激素,B错误。
C.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而非分泌过多,C错误。
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饮食中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D正确。
7.B
解析:①③⑤: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①③⑤符合题意;
②④: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排到外界环境或消化腔等,如汗腺分泌汗液通过导管排出体外,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②④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A.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支点。因此划桨时,骨骼肌提供了运动的动力,故A错误。
B.听觉的形成需要声波经鼓膜振动、听小骨传递至耳蜗,最终由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处理形成,因此敲鼓时,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故B错误。
C.竞赛中,运动员的配合需神经系统调控,但同时也受激素调节(如肾上腺素)的影响,故C错误。
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提高代谢水平,适应竞赛需求,故D正确。
9.A
解析:A.生长激素是由①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A错误。
B.①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不但能够分泌生长激素,而且还能分泌一些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可以调节其它内分泌腺的活动,B正确。
C.②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主要表现是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等,C正确。
D.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促进糖原分解并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兴奋性增高,传导加速,使反应更加快速,警觉性提高。因此,考试时心跳加快是因为④肾上腺分泌激素量增加,D正确。
10.C
解析:A.在眼球的结构中,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由图示可知,①是视网膜,②是神经中枢,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褪黑素分泌量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B正确。
C.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C错误。
D.由图示可知,黑夜看手机,受光线影响,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D正确。
11.A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到,人在饭后(BC阶段),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含量升高。此时,人体会做出调节反应,胰岛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并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实现CD过程中血糖含量的下降,所以该阶段人体内含量上升的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
B.性激素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对血糖浓度没有调节作用,不会在CD过程中因血糖变化而含量上升,B错误。
C.生长激素侧重于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血糖调节无关,不会随着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其分泌量,C错误。
D.甲状腺素主要影响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兴奋性等方面,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不会在CD过程中因血糖变化而含量上升,D错误。
12.D
解析:A.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能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当人体内该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与身高、智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不影响生长发育,故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生殖器官发育正常;而乙身高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症:幼年时分泌不足,引发呆小症,患者身高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乙身高异常、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符合呆小症特征,因此乙身高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其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故D符合题意。
13.B
解析:A.速度滑冰中,运动员摆臂动作需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协调收缩和舒张。图中左臂处于屈肘姿态,此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A正确。
B.肱二头肌属于肌肉,肌肉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肉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运动,所以肱二头肌肌腱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附着于不同骨上,B错误。
C.任何运动的完成均依赖于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例如神经系统调节:大脑皮层发出指令,通过脊髓和周围神经控制肌肉收缩的时机、强度和协调; 激素调节:如肾上腺素可提高心率、增加能量供应,甲状腺激素增强细胞代谢,共同维持运动状态,D正确。
14.(1)A (2)D (3)B
(1)A.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如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的稳定,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故A符合题意。
B.男性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女性的性激素是雌(性)激素,它们能够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等,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能降低血糖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2)在反射弧中,感受器受到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光的刺激下,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下丘脑,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热。因此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棕色脂肪组织”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3)A.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因此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故A正确。
B.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光的刺激下,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下丘脑,并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抑制棕色脂肪组织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热,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葡萄糖减少,故B错误。
C.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葡萄糖减少,释放的能量减少,产热减少,故C正确。
D.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棕色脂肪组织分解葡萄糖减少,导致血液中血糖浓度过高,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浓度是有限的,因此患糖尿病风险升高,故D正确。
15.(1)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 有机物 线粒体
(2) ① 重吸收
(3) ⑤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4)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解析:(1)运动员吸入氧气的过程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吸气后,肺泡中氧气分压高于血液中氧气分压,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能用于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释放能量,该氧化分解过程(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运动员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过①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可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L,主要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等重新吸收回血液。
(3)比赛中,现场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会刺激运动员⑤耳蜗中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然后沿着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可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运动员体内各部分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人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这种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来实现,激素调节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