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精读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济南的冬天》精读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山水守护,温情之冬——《济南的冬天》精读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细致品味景物特征,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情感。
3.品读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效果。
4.朗读演绎喜欢的语段,正确处理重音、停连。
5.从景物选取、语言特色、情感基调、情感表达等方面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
学习重点:
1.细致品味景物特征,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情感。
2.品读课文精美的语言,体会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效果。
3.朗读演绎喜欢的语段,正确处理重音、停连。
前言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皆有美景,其中冬景别有一番风味。同学们,你印象中北方与南方的冬天各有怎样的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开展“以声绘景”活动的第二场美文诵读活动,去领略济南冬天的风光吧!
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 ,字 ,北京人,满族,作家,有“ ”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
2.朗读正音
髻( ) 镶( ) 单单( ) 安适( ) 着落( )
慈善( ) 看护( ) 肌肤( ) 秀气( ) 宽敞( )
贮蓄( )( ) 水藻( ) 澄清( ) 空灵( )
地毯( )
3.重要词语
响晴:
着落:
镶:
贮蓄:
澄清:
空灵:
学习过程
任务一:走入济南之冬,感受特点
从朱自清的《春》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大法宝,特别是抒情散文。要通过朗读,充分品味语言,感受景物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先请你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流畅朗读的基础上,努力体会作者对济南到冬天的情感。阅读后思考:作者是如何概括赞誉冬天的济南的?在阅读中标画关键词句。
活动1:初读,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
请你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完成表格。
济南冬天的总特点:
对比分析 济南冬天的特点 与北平比 济南:
与伦敦比 济南:
与热带比 济南:
活动2:再读,梳理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好山好水好地方,济南的山山水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温晴的气候而在冬天也能展现一种别样的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用自己的话概括相关内容,结合示例完成思维导图。
任务二:选择朗读,品景体情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润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结合关键词句体会景物特征,品味老舍语言的魅力,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活动1:朗读,体会景物特征
阅读文章3-6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说说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看看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冬天的美景,各有什么特点,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可以用勾画圈点的方式将这些词句画出来。
景物 特点 情感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活动2: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山水本是无情物,是谁赋予济南山山水水无限的情意,是老舍。
资料链接:
1924年,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老舍先生在济南有四年之久,在山东整个生活了七年,济南、山东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我们再想想,一个在异国他乡漂泊了六七年的知识分子,当他重新回到祖国时,自然会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正是通过对祖国一山一水的爱表露出来的。
本文的语言处处洋溢着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真切喜爱,比如“小山”“小雪”“小村庄”,再比如着重运用语气词、修辞的语句。那如果把这些内容都删掉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对比分析,欣赏本文语言中蕴含的情味。全班分成6组,各小组针对以下内容展开讨论分析,并派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看法。
1.去掉“小”进行比较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丙】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儿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丁】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赏析:
2.去掉语气词进行比较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丙】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丁】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赏析:
3.改写修辞句进行比较
比较下面四组句子,读一读,说说各组中甲句与乙句哪一句更有情味,两句有什么不同。
第(1)组:
【甲】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个理想的境界。
赏析:
第(2)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赏析:
第(3)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赏析: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儿粉色。
第(4)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很晴,水藻很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赏析:
资料链接:
在一些作品中,花生仁可以“脱了它的红外套”,薄雪“好像忽然害羞”……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拟人,是比拟的一种。还有一种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例如: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②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恰当运用比拟,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对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产生共鸣。
任务三:朗读演练,以声绘冬景
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一往情深,这种热爱,充溢在字里行间。所以我们在朗读课文时不仅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和停连的把握,还要用心体味、揣摩作者的情感。小组合作选择语段,标注第3、4段的重音和停连,体会作者的情感。各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以声绘景”美读展示活动评价量表:
维度 读音正确 流利 重音恰当 停连恰当 情感饱满
分值 10 10 30 30 20
朗读者1
朗读者2
朗读者3
……
任务四:《春》《济南的冬天》比较阅读
《春》写出了曼妙的春景,《济南的冬天》写出了别样的冬日。回顾两篇文章精读要点,请你从景物选取、语言特色、情感基调、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比较,感受两篇写景散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相同点 不同点
《春》 《济南的冬天》
景物选取
语言特色
情感基调
情感表达
学习小结
本文紧扣济南冬天之“温晴”特点,绘山景,描水色,字里行间处处饱含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深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总结写景要点:紧抓景物特点,使用灵动修辞,运用合理顺序,景中定要有情。
济南的冬天
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将任务三中的朗读作品制作成音频并提交。
2.本文运用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词语、句子,请你摘抄到积累本上。
3.拓展阅读夏丏尊《白马湖之冬》,从景物选取、语言表达、情感基调、情感表达等角度入手进行赏析,200字左右。
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 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面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白马湖之冬,可谓是快意人生!
4.祖国的宽阔辽远,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眼里不同的冬天。你的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呢?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的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