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八年级(下)5月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八年级(下)5月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八年级(下)段考数学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3 B. x≥-3 C. x>3 D. x≥3
2.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2 B. 1,2,3 C. 1,,2 D. 4,5,6
3.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DAC的内错角是(  )
A. ∠ABD
B. ∠BDC
C. ∠DOC
D. ∠ACB
4.计算正确的是(  )
A. 4 B. 2 C. -2 D. ±2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5,BC比AB小2,则它的周长是(  )
A. 15 B. 16 C. 17 D. 18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AB∥DC,AD∥BC B. AB=DC,AD=BC
C. OA=OC,OB=OD D. AB∥DC,AD=BC
7.下面命题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 正方形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
D. 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E平分∠BAC交BC于点E,点F是边AB上一点,连接DF,若BE=AF,则∠CDF的度数为(  )
A. 45° B. 60° C. 67.5° D. 77.5°
9.如图,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对角线BD∥x轴,若A(1,0),D(0,2),则AC与BD的交点E的坐标为(  )
A. (2,2)
B.
C.
D. (2.5,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在四边形ABCD中,边AB的对边是______.
12.计算:
(1)= ______;
(2)= ______.
13.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M是CD边的中点,连接OM,若OM=2,则BC的长是______.
14.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以实数1对应的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则点A所表示的实数是______.
1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点H.连接OH,若HO=1,菱形的面积为6,则AD的长为______.
16.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连接EA,ED.F是线段EC上的定点,M是线段ED上的动点,若AD=6,AB=4,AE=2,且△MFC周长的最小值为6,则FC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8分)
计算:
(1);
(2).
18.(本小题8分)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AC,DF⊥AC,求证:BE=DF.
19.(本小题8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本小题8分)
如图,在四边形ACBD中,AC=4,BC=3,BD=12,AD=13,若∠ACB=90°,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
21.(本小题8分)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分别延长AD,CD到点E,F,连接AC,AF,CE,EF.若AF∥CE,AF=CE,求证:四边形ACEF是矩形.
22.(本小题8分)
如图1是某学校的篮球架实物图,其侧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综合与实践”小组开展了测量篮板AB长度的实践活动.在不便于直接测量的情况下,“综合与实践”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课题 测量篮板的长度
成员 组长:×××组员:×××,×××,×××
工具 竹竿,皮尺,计算器等
测量示意图 方案:如图3,AB垂直于地面于点C,线段AD,BE表示同一根竹竿,第一次将竹竿的一个端点与点A重合,另一端点落在地面的点D处,第二次将竹竿的一个端点与点B重合,另一端点落在地面的点E处.
测量数据 测量项目 数值
竹竿的长度 5米
CD的长度 3.062米
CE的长度 4.073米
参考数据
根据以上测量结果,请你帮助该“综合与实践”小组求出学校篮板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米).
23.(本小题8分)
将一些“勾股数”整理并填入下表,观察表格并回答问题:
a 3 8 15 24 35 48 …
b 4 6 8 10 12 14 …
c 5 10 17 26 37 50 …
(1)当b=90时,直接写出a的值;
(2)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
24.(本小题8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P是AD边上一点,将△ABP沿着直线PB折叠,得到△EBP.
(1)尺规作图:在AD边上作出一点P,使P,E,C三点在一直线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则此时AP的长为______;
(2)尺规作图:在AD边上作出一点P,使BE平分∠P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此时△BEC的面积为______.
25.(本小题8分)
(1)方法回顾
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时,为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思路如下:
第一步添加辅助线:如图1,在△ABC中,延长DE(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到点F,使得EF=DE,连接CF;
第二步证明△ADE≌△CFE,再证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中位线DE与BC的关系是______.(直接写结果)
(2)问题解决
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AD的中点,G,F分别为AB,CD边上的点.若AG=3,,∠GEF=90°,求GF的长.
(3)拓展探究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105°,∠D=120°,E为AD的中点,G,F分别为AB,CD边上的点.若AG=3,,∠GEF=90°,求GF的长.
1.B.
2.C.
3.D.
4.B.
5.B.
6.D.
7.B.
8.C.
9.B.
10.D.
11.CD.
12.(1);
(2).
13.4.
14.1+.
15..
16.1.
17.解:(1)原式=
=
=;
(2)
=
=.
18.
19.解:
=
=
=;
当时,原式=.
20.解:连接AB,
在Rt△ABC中,AC=4,BC=3,
∴AB===5,
∵AB2+BD2=52+122=169,AD2=132=169,
∴AB2+BD2=AD2,
∴△ABD是直角三角形,
∴∠ABD=90°,
∴四边形ABCD的面积=△ABD的面积-△ABC的面积
=AB BD-AC BC
=×5×12-×4×3
=30-6
=24.
21.证明:由题意可得:AD=CD,
∵AF∥CE,AF=CE,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DAF=∠DEC,
在△DAF和△DEC中,

∴△DAF≌△DEC(AAS),
∴DE=DA,DF=DC,
∴AE=2AD,CF=2CD,
∴AE=CF,
∴四边形ACEF是矩形.
22.解: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C==≈3.953(米),
在Rt△BEC中,由勾股定理得:BC==≈2.899(米),
∴AB=AC-BC≈3.953-2.899≈1.05(米),
答:篮板AB的长度约为1.05米.
23.解:(1)观察表格可知,a=m2-1,b=2m,c=m2+1(m≥2,且m为整数),
∴当b=90时,
∴m=45,
∴a=m2-1=452-1=2025-1=2024;
(2)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理由如下:
当m2-1=71时,此时m2=72,则m不为整数,
当2m=71时,此时m=35.5,则m不为整数,
当m2+1=71时,此时m2=70,则m不为整数,
∴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
(3)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理由如下:
对于一组数:m2-1,2m,m2+1(m≥2,且m为整数).
∵(m2-1)2+(2m)2=m4+2m2+1=(m2+1)2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m2-1,2m,m2+1(m≥2,且m为整数),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当m≥2,且m为整数时,2m表示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m2-1,m2+1均为正整数,
∴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
24.解:(1)如图,点P为所作;
∵CP=CB=10,
∴,
∴AP=AD-DP=10-8=2;
故答案为:2;
(2)如图,点P为所作,
过E作EH⊥BC于H,
∵△ABE为等边三角形,
∴∠ABE=60°,BE=BA=6,
∴∠EBC=30°,
∴,
∴.
故答案为:15.
25.解:(1)中位线DE与BC的关系是,DE∥BC;理由如下:
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如图1,延长DE到点F,使得EF=DE,即,连接CF,
∴AD=BD,AE=CE,
在△ADE和△CFE中,

∴△ADE≌△CFE(SAS),
∴∠ADE=∠CFE,AD=CF,
∴AD∥CF,
∴BD=CF,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BC=DF,BC∥DF,
∴,DE∥BC,
故答案为:,DE∥BC;
(2)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AD的中点,AG=3,,∠GEF=90°,如图2,延长GE、FD交于点H,
∴EA=ED,∠A=∠ADC=90°,
∴∠A=∠EDH=90°,
在△AEG和△DEH中,

∴△AEG≌△DEH(ASA),
∴AG=HD=3,EG=EH,
∵∠GEF=90°,
∴EF⊥GH,即EF垂直平分GH,
∴;
(3)在四边形ABCD中,∠A=105°,∠D=120°,E为AD的中点,AG=3,,∠GEF=90°,如图3,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GE的延长线于点H,过H作CD的垂线,垂足为P,连接HF,则∠HPD=90°,
同(2)可知△AEG≌△DEH,GF=HF,
∴∠A=∠HDE=105°,AG=HD=3,
∵∠ADC=120°,
∴∠HDF=360°-105°-120°=135°,
∴∠HDP=45°,
∴∠HDP=∠PHD=45°,
∴△P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PH2+PD2=HD2,
∴PH2+PH2=32,
∴,
∴,
在直角三角形PFH中,由勾股定理得:,
∴.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