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全真模拟冲刺卷(人教版)第1~4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8分)1.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 )A.南偏西30° B.西偏北30° C.西偏北60° D.南偏东30°2.下面( )组中两个数的积在和之间。A. B. C.3.王东从家到学校:他先向东走一段到超市,再向东北走一段就到学校,王东走的路线图是( )A. B. C.4.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就(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2倍 C.扩大到原来的8倍5.把25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1:6 B.1:7 C.1:9 D.1:10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质数 B.3米的与1米的长度不同C.大于且小于的分数有3个 D.能化成有限小数7.“羊的只数是牛的只数的”,这里把( )看作单位“1”.A.羊的只数 B.牛的只数 C.无法确定8.如果5千克煤可发电9度,那么发一度电需要( )千克煤.A. B. C. D.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19分)9.某校男生人数比全校学生总数的少25人,女生人数比全校学生总数的多15人.全校学生总人数是_______人.10. 的是80,80的是 ,300吨比 吨少.11.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2:3:5,最小的内角是 度,最大的内角是 度,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13.小明小时行了千米,他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需要 小时.14.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2.15.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4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如果甲、乙两人合做,________ 小时能完成任务。16.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长方形面积的,又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如果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那么,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18.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0.125的倒数是 .三.判断题(共6小题,共6分)19.1米的和3米的相比,一样长. .20.一个数乘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21.ab(a、b均不为0),则a<b. .2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m,第二根剪去全长的,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23.因为31,所以是倒数. 24.一根电线用去它的,是把电线的总长看作单位“1”.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25分)25.直接写出结果(共10分)12= 0= 0 3=4 1 1 4226.解下列方程。(共6分)2x x15 xx=127.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共9分)8 1 7五.操作题(共1小题,共6分)28.在图上完成下列问题。(1)科技馆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2000米处,请标出科技馆的位置。(2)南京路经过电影院,与上海路平行。请用直线标出南京路的位置。六.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29.张大伯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普通水稻,产量是12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比去年增产了,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30.编织一批篮筐,李阿姨单独编织需要15天完成,王阿姨单独编织需要10天完成,两人合作多少天可以编完?31.一条公路长120千米,其中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比是2:3:5,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各是多少千米?3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36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小时相遇,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3.甲、乙两个水果店,甲水果店原有水果1200千克。当甲水果店售出总数的,乙水果店售出总数的80%后,乙水果店余下水果的质量与甲、乙两个店余下水果的总质量之比是3:5,乙水果店原有水果多少千克?34.在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六(1)班捐款210元,是六(2)班捐款的.六(2)班捐款多少元?(1)此题是把 看作单位“1”.(2)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 (3)①列方程解:②算数方法解: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答案】C【思路分析】根据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中,相邻的两个方向的夹角是90度,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90°﹣30°=60°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西偏北60°;故选:C.【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辨别,注意相邻的两个方向的夹角是90度.2.【答案】A【思路分析】首先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各式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大于,所以不符合题意;小于,所以不符合题意;只有在和之间。故选:A。【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答案】A【思路分析】分别以王东家、超市为中心参照点,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明,东与北之间为东北,东与南之间为东南,西与北之间为西北,西与南之间为西南,依此根据所走的线路进行选择。【解答】解:A.此线路图是:王东从家到学校:他先向东走一段到超市,再向东北走一段就到学校,符合题意;B.此线路图是:王东从家到学校:他先向西走一段到超市,再向西北走一段就到学校,不符合题意;C.此线路图是:王东从家到学校:他先向东北走一段到超市,再向东北走一段就到学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方向与位置的判断,应先确定中心参照点,然后再判断。4.【答案】C【思路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就乘几或除以几。【解答】解: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就扩大到原来的2×4=8倍。故选:C。【名师点评】熟练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思路分析】已知盐的质量是25克,盐水的质量是(25+200)克,根据比的意义,求出盐与盐水的比,再根据比的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解答】解:25:(25+200)=25:225=(25÷25):(225÷25)=1:9答:盐与盐水的比是1:9。故选:C。【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化简,理解和应用比的意义是解答关键。6.【答案】D【思路分析】本题可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对下列各选项进行分析得出结果.【解答】解:A选项: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为最简分数,但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不一定都是质数,如:,中,8、9、16都是合数,但它们都是最简分数.所以此选项错误.B选项:3米的为:3(米),1米的长度为:1(米),它们长度相等.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所以没有大于但小于的分数.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0.3,0.3是有限小数.此选项正确.故选:D.【名师点评】完成A选项时通过举例分析能比较直观具体的说明问题.7.【答案】B【思路分析】根据“羊的只数是牛的只数的”可知把牛的只数看作单位“1”,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羊的只数是牛的只数的”,把牛的只数看作单位“1”,故选:B.【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找单位“1”.8.【答案】D【思路分析】如果5千克煤可发电9度,要求发一度电需要多少千克煤,用除法,即5÷9(千克).【解答】解:5÷9(千克);故选:D.【名师点评】本题为简单的整数除法应用题.二.填空题(共10小题)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根据题意,把全校人数看作单位“1”,则有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校人数,设全校x人,则男生有()人,女生有:()人,根据关系式列方程为:x,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全校有x人,则xx=140答:全校学生总人数是140人.故答案为:140.【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运算的应用,关键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根据关系式列方程求解.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3)把要求的数看作单位“1”,则300吨是要求的数的(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80=80=100答:100的是80.(2)8064答:80的是64.(3)300÷(1)=300=300=360(吨)答:300吨比360吨少.故答案为:100,64,360.【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1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每段占全长的分率:1÷5,每段长的米数:5(米);答: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故答案为:,;【名师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知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可求出各角的度数,然后找出最大角和最小角并判定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2+3+5=10,180°36°;180°54°;180°90°;所以最小的内角是36度,最大的内角是90度,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36,90,直角.【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按比例分配解应用题.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1)用路程除以时间就是速度,(2)用行千米所用的时间(小时)除以,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5(千米),(2)(小时),答:他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需要小时;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此题只要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求出;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5×4=20(厘米),3×4=12(厘米),20×12=240(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40.【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比例尺知识的应用,要明确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15.【答案】。【思路分析】把生产一批零件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两人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即可解答。【解答】解:1÷()=1(小时)答:小时能完成任务。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是解答关键。16.【答案】420。【思路分析】用阴影部分的面积除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用阴影部分的面积除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将长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40平方厘米,即可求出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解答】解:40402×40=100+400﹣80=500﹣80=420(平方厘米)答: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42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20。【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把全班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用乘法计算可以求出女生人数,然后用总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就是男生的人数.【解答】解:5020(人)50﹣20=30(人)答:女生有20人,男生有30人.故答案为:20,30.【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解答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8.【答案】乘积是1的两个数,,8。【思路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解答】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倒数是;0.125的倒数是8。故答案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8。【名师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三.判断题(共6小题)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要比较1米的和3米的的大小,可通过计算进行比较,1米的是1米,3米的是3米,然后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解答】解:1米的是1米,3米的是3米,,所以1米的和3米的相比,一样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20.【答案】×【思路分析】只有一个不为0的数乘真分数时,积才一定小于这个数.此题可举出例子加以说明.【解答】解:例如0乘任何数都得0:00,积等于这个数;一个数乘假分数:23,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真分数:21,积小于这个数;所以,只有一个不为0的数乘真分数时,积才一定小于这个数.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不仅考查了一个数乘真分数、一个数乘假分数,同时还特别注意对特殊数“0”的运用.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令ab1,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分别求出a和b,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因为a、b均不为0,则可令ab1a1那么a=1;b1那么b=1;,所以a<b.故答案为:√.【名师点评】解决本题利用赋值法,分别表示出a、b两个数,再比较.22.【答案】×【思路分析】由于不知道这两根绳子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确定两根绳子哪根剪去的长,也就无法确定哪根绳子剩下部分长:如果两根绳子都长1米,第二根剪去,即减去1米,两根剪去的同样长,剩下的也同样长;所以如果绳子长度小于1米,则第二根剪去部分小于米,第二根剩下部分长;反之,如果绳子长度大于1米,则第二根剪去部分大于米,则第一根剩下部分长。【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由于不知道这两根绳子的具体长度,所以无法确定两根绳子哪根剪去的长,也就无法确定哪根绳子剩下部分长。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名师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一个表示具体的长度,第二个表示的是占全长的分率,两者的意义不同。23.【答案】×【思路分析】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倒数是互相依存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因为为31,所以可以说是3的倒数,或者说3是的倒数,倒数是成对出现的;所以上面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注意倒数是互相依存的.24.【答案】√【思路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根电线用去它的,是把电线的总长看作单位“1“;故答案为:√。【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单位“1”的方法,应注意灵活运用。四.计算题(共3小题)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根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分数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12=90=0003431144266【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能力.26.【答案】,,。【思路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3)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答】解:(1)2x2x÷2x2x(2)x15x=15x15x(3)xx=1x=1x1x【名师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27.【答案】;;。【思路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8=10(2)()(3)7=()=1【名师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五.操作题(共1小题)28.【答案】【思路分析】(1)弄清要标示的物体在哪个方位上,有多少度,按要求的方位和度数准确画图;注意各场所离中心点的距离,根据要求的比例画出相应的长度。(2)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借助直尺或三角尺来完成。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平移后,沿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解答】解:解答如下:【名师点评】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六.应用题(共6小题)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把去年的产量看成单位“1”,今年比去年增产了,那么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1),用去年的产量乘这个分率即可求出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解答】解:1200×(1)=1200=1680(千克)答:今年的产量是1680千克.【名师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除以两人单独编织需要的时间,求出她们的工作效率分别是多少;然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1除以她们的工作效率之和,求出两人合作多少天可以编完即可.【解答】解:1=1=6(天)答:两人合作6天可以编完.【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分别把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长度看作2份、3份和5份,则总份数为2+3+5=10份,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12024(千米),12036(千米),12060(千米);答:上坡路是24千米,下坡路是36千米,平路是60千米.【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灵活应用.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两车相遇用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是多少;然后把客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则货车的速度是,所以两车的速度之和等于客车速度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两车的速度之和除以,求出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解答】解:360(1)=160=60(千米)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名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解答.33.【答案】1500千克。【思路分析】设乙水果店原有水果x千克,根据题意可列方程(1﹣80%)x:[1200×(1)]=3:(5﹣3);接下来再结合比例的性质对上述方程进行求解。【解答】解:设乙水果店原有水果x千克。(1﹣80%)x:[1200×(1)]=3:(5﹣3)0.2x:200=3:20.4x=600x=1500答:乙水果店原有水果1500千克。【名师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用方程求解的应用题,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思路分析】六(1)班捐款210元,是六(2)班捐款的,是把六(2)班捐款数看作单位“1”.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六(2)班捐款数六(1)班捐款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①设六(2)班捐款x元.x=210x210x=252②210252(元)答:六(2)班捐款252元.故答案为:六(2)班捐款数,六(2)班捐款数六(1)班捐款数.【名师点评】本题的重点是确定单位“1”,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