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与小麦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牛缺少系统层次2.宁乡花猪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钙、磷、铁、硫等,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带有适量的油脂,但油而不腻,口感极佳。下列有关细胞中物质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钙、磷、铁、硫属于大量元素,这些元素在细胞中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油脂中含有的胆固醇可参与动物细胞膜的形成,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D.猪肉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3.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用双缩脲试剂对脂肪颗粒染色B.甜菜块根含有较多的蔗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C.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4.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次以“骨架”或“支架”表述相关知识。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够帮助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并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过程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使得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组成细胞的蛋白质、多糖、核酸等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DNA分子以碱基对为基本骨架,其排列顺序中蕴藏着遗传信息5.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离子进出细胞一般要借助转运蛋白。如图表示甲~丁四种转运蛋白在运输相关离子时的示意图,下列与图示对应的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甲——协助扩散 B.乙——主动运输C.丙——主动运输 D.丁——自由扩散6.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耕松土、适时排水,就是通过改善供应氧气来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B.小麦种子晾晒是通过降低含水量来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种子储藏C.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D.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呼吸产生大量乳酸7.人体细胞内有23对同源染色体,根据下列描述能确定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A.形态和大小相同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减数分裂时相互配对D.携带相同的遗传信息8.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型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型C.若一群基因型为AYa的黄色鼠相互交配,则F1小鼠中黄色:黑色为3:1D.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鼠色和黑色个体9.DNA由反向平行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如果DNA双链的一条链上某碱基序列是5'AGCTGCG3',则另一条链与之配对的部分是( )A.5'CGCAGCT3' B.5'CGCUGCT3'C.5'AGCTGCG3' D.5'GCGTCGA3'10.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水溶性)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基因R为核基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B.图中a为转录、b为翻译,这两个过程在牵牛花细胞内是同时进行的C.受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经历一个晚上,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能为红花D.若将牵牛花置于弱酸性环境中,花色可能为红色11.如图为中华蜜蜂(2N = 32)的性别决定及发育过程示意图。研究表明,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组数决定(雌蜂为二倍体,雄蜂为单倍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蜂王浆使雌蜂幼虫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发育成蜂王B.蜂王浆和花蜜可通过影响基因甲基化等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C.雄蜂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目是蜂王的一半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12.下图是同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像为有丝分裂后期,④图像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通过以上细胞分裂图像判断该动物为雌性C.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D.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①②③④二、多选题13.马和驴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有32对和31对,骡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没有生殖隔离B.骡的体细胞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C.骡的体细胞中通常含有63条染色体D.骡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能正常联会14.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1对相对性状。根据下列4组杂交组合可能的子代结果,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矮茎→全为高茎B.高茎×高茎→301株高茎+101株矮茎C.矮茎×矮茎→全为矮茎D.高茎×矮茎→98株高茎+107株矮茎15.某科研人员在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后,又根据侵染实验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拓展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① 未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② 未标记的噬菌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高③ 35S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放射性较高④ 32P标记的噬菌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上清液放射性较低,沉淀物放射性较高A.第①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32PB.第②组实验的结果异常,可能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C.第③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不含35SD.第④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都含32P16.甲病(相关基因为A、a)、乙病(相关基因为B、b)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关于甲乙两病的系谱图,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7的基因型为BbXaYC.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两病都患的概率是1/8D.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型三、解答题17.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液滴移动法”研究茉莉花植株在适宜温度环境下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实验装置如图1(不考虑环境因素及微生物对瓶内气压的影响),图2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①和③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先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NADPH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3)图1该实验装置测定的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变化。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说明 。(4)若需测定茉莉花植株有氧呼吸的强度,图1中实验装置应作出的调整是① ;② 。18.囊性纤维化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患者编码转运Cl-的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导致CFTR结构及功能异常,使患者支气管内黏液过度积累,造成细菌繁殖,肺部感染,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病因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Cl-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说明细胞膜具有 性。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2)导致CFTR蛋白结构异常的根本原因是 (填“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囊性纤维化的出现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可为: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某地区人群中每100人就有一位囊性纤维化患者,图2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化家族系谱图。①分析可得囊性纤维化的遗传方式为 ,该地区囊性纤维化基因频率为 。Ⅱ6和Ⅱ7生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概率是 。②若Ⅱ3怀上二胎,为排除该二胎是否可能患囊性纤维病,可采取的产前诊断措施是 。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C. 基因检测 D.孕妇血细胞检查(4)通过基因治疗把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到某患者的体细胞中,可以治愈囊性纤维病,从而使得其后代也一定不患病 该说法是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判断依据是 。19.白色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如图为某种细菌的基因表达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链霉素会抑制图中的过程 (填“Ⅰ”或“Ⅱ”),图中A表示 酶。该图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发生在 。(2)参与过程Ⅱ的RNA有 种。据图甲可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3)图乙中,④所运载的氨基酸是 (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图乙中若该mRNA对应的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还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个。(4)图甲揭示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因此,生命是物质、能量和 的统一体。20.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无子芭蕉)植株,下图是三倍体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无子芭蕉其无子性状出现的原因是 。(2)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滴在野生芭蕉(2n)幼苗的芽尖的原因是芽尖的 旺盛,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导致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自然条件下 等环境因素也能起到相似的作用。(3)有子芭蕉(4n)与野生芭蕉(2n)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物种。若图中野生芭蕉(2n)的基因型均为Aa,则有子香蕉(4n)的基因型为 ,则无子芭蕉(3n)的基因型为Aaa的概率是 (用分数表示)。(4)目前,香蕉的种植面临着香蕉枯萎病的威胁,蕉农通过大量喷洒化学药剂灭菌,但也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四、实验题21.湖南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开展作物育种。为研究抗稻瘟病水稻的遗传规律,某团队用纯合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甲、乙、丙分别与易感稻瘟病品种丁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见下表。不考虑染色体互换、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等情况,相关基因用A/a、B/b、C/c、D/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① 甲×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 3:1② 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 15:1③ 丙×丁 全部抗稻瘟病 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 = 63:1(1)水稻的抗稻瘟病和易感稻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结合组杂交实验结果,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2)实验③中,F2抗稻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F2抗稻瘟病植株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3)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对于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的利用具有重要价值。该团队将耐盐碱基因随机插入品种甲基因组中,筛选获得1号、2号、3号植株,耐盐碱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1个耐盐碱基因即可表现出耐盐碱性状,不含则表现出盐碱敏感性状)。①据图分析,2号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 种(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和基因)。②为区别3种耐盐碱转基因水稻品种,可利用3种转基因水稻分别自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及比例:若F1表型及比例全为耐盐抗稻瘟病,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 号;若F1表型及比例为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 = 3:1,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 号;若F1表型及比例为 ,则为转基因水稻品种 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D C C C B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BC CD AC ABC17.(1) H2O CO2 H2O(2)在C3的还原过程中作为还原剂,同时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3) 氧气 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不释放也不吸收O2,瓶内气压不变(4) 遮光处理 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18.(1) 主动运输 选择透过(2) 基因突变 蛋白质的结构(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10 1/33 C(4) 错误的 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的是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正常基因无法遗传给后代,其生殖细胞仍然可能含有致病基因,故其后代仍可能患病19.(1) Ⅰ RNA聚合 (细菌的)细胞质(或拟核)(2) 3/三 从右向左(3) 苯丙氨酸 21(4)信息20.(1)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2) 有丝分裂(答“细胞分裂”也可) 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 低温(3) 不属于 AAaa 5/12(4)化学药剂对真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真菌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升高,真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因而无法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21.(1) 抗稻瘟病 3/三(2) 26 1/9(3) 4/四 1 3 耐盐抗稻瘟病∶盐碱敏感抗稻瘟病 = 15∶1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