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鸦片战争【素养目标】2022课标: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历史解释: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的学习,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空观念:通过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史料实证: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林则徐等人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情怀。【知识构建】基础 主干落实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目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改变其在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局面。(2)危害:威胁清政府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虎门销烟:(1)概括: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2.抗争:1841年1月,关天培战死虎门;1841年秋,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力战殉国;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海龄在镇江战死。3.战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易错易混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3)内容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易错易混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香港”。2.其他条约(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2)1844年,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思维导引 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家国情怀林则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评价林则徐 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及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评价: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解释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变化易错字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厦门、广州、税款归纳提升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半封建社会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已经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2.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根本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无力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他 清政府统治腐朽;中国小农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落后;掌握军事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部分将领的军事指挥失当;英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对战争进行了充分准备(2)启示:封闭保守必然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的发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有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素养 分层评价A层基础必会1.[家国情怀]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位主人公是(B)A.李鸿章 B.林则徐C.陈化成 D.关天培2.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和英军谈判。琦善为表和谈诚意,裁撤水勇,撤除海防。这(B)A.使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B.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避免了战争的扩大和继续D.体现了清政府武器的落后3.《伦敦新闻画报》在中英签订某条约后,评述该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材料中的“岛屿”指(D)A.库页岛 B.澳门半岛C.澎湖列岛 D.香港岛4.[跨学科·数学]阅读下图,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闭关锁国的政策B.鸦片输入激增C.《南京条约》签订D.自然经济解体5.(2025·南宁期中)厦门开市通商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此材料可用于研究(D)A.鸦片战争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目的C.鸦片战争的过程D.鸦片战争的影响B层能力进阶6.[唯物史观](2025·南宁期中)“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B)A.维护鸦片贸易B.打开中国市场C.促进文化交流D.加强友好往来7.(2025·柳州期中)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正式设立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在中国境内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反映了近代中国(D)A.领土主权受到侵犯B.关税主权遭到破坏C.领海主权遭到破坏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8.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第一步。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英属东印度公司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 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1831—1833年间将近有1 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英贸易发生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答:变化: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主要原因:英国开始向我国走私鸦片。材料二 鸦片战争形势图材料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摘编自徐凤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2)分别指出材料二图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和B的地点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分)答:A:厦门;B上海。战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2分)答: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答2点)C层创新挑战9.邮政是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42年,璞鼎查在香港设立邮局,随后在五处通商口岸设立分局,这是列强有计划地在中国设置“客邮局”的开端,表面是为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为满足其“远东中国政策”。——摘编自刘波《清末“客邮”问题的产生及影响》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客邮局”设立的背景与目的。(4分)答: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表面是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满足其“远东中国政策”。第1课 鸦片战争【素养目标】2022课标: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历史解释: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的学习,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空观念:通过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史料实证:通过对《南京条约》内容的学习,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林则徐等人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培养爱国情怀。【知识构建】基础 主干落实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目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改变其在正当贸易中的不利局面。(2)危害:威胁清政府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虎门销烟:(1)概括: 年6月3日至25日, 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2)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的坚强意志。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时间: 年6月—1842年8月。2.抗争:1841年1月,关天培战死虎门;1841年秋,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力战殉国;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海龄在镇江战死。3.战败原因:清朝 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和武器装备落后;英国综合国力强大等。易错易混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 年8月。(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3)内容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 、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割地 割 给英国赔款 赔偿英国2 100万银元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易错易混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香港”。2.其他条约(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2)1844年,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的开端。思维导引 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家国情怀林则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评价林则徐 林则徐虎门销烟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及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评价: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解释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变化易错字虎门 烟、 片战争、 门、广 、 款归纳提升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半封建社会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已经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2.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根本 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无力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他 清政府统治腐朽;中国小农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落后;掌握军事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部分将领的军事指挥失当;英国的综合国力强大,对战争进行了充分准备(2)启示:封闭保守必然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的发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有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素养 分层评价A层基础必会1.[家国情怀]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位主人公是( )A.李鸿章 B.林则徐C.陈化成 D.关天培2.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和英军谈判。琦善为表和谈诚意,裁撤水勇,撤除海防。这( )A.使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B.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C.避免了战争的扩大和继续D.体现了清政府武器的落后3.《伦敦新闻画报》在中英签订某条约后,评述该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新鲜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材料中的“岛屿”指( )A.库页岛 B.澳门半岛C.澎湖列岛 D.香港岛4.[跨学科·数学]阅读下图,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B.鸦片输入激增C.《南京条约》签订D.自然经济解体5.(2025·南宁期中)厦门开市通商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的原因B.鸦片战争的目的C.鸦片战争的过程D.鸦片战争的影响B层能力进阶6.[唯物史观](2025·南宁期中)“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A.维护鸦片贸易B.打开中国市场C.促进文化交流D.加强友好往来7.(2025·柳州期中)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正式设立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在中国境内所涉诉讼案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领土主权受到侵犯B.关税主权遭到破坏C.领海主权遭到破坏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8.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第一步。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英属东印度公司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 640万两,1800—1810年则达2600万两……1831—1833年间将近有1 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英贸易发生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材料二 鸦片战争形势图材料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摘编自徐凤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2)分别指出材料二图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和B的地点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2分)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2分)C层创新挑战9.邮政是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42年,璞鼎查在香港设立邮局,随后在五处通商口岸设立分局,这是列强有计划地在中国设置“客邮局”的开端,表面是为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为满足其“远东中国政策”。——摘编自刘波《清末“客邮”问题的产生及影响》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客邮局”设立的背景与目的。(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 - 学生版.docx 第一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