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沿海港口群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腹地无水港体系建设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无
高三地理考试
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运输
通道与沿海港口紧密相连,共建共享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图2为福建蔑地无水港体系联动示意
图。据此完成3一5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相互作用一
注意事项:
联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推拉
沿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港口
拉动物流
推动物流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要素集聚
无水港
要素分散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交通优劳
形成与
港城矛盾】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政策支持
产业基留
企业战略
腹地竞争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搅力
逢址
发展
推力
图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3.福建沿海港口对内陆无水港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合题目要求的。
A.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推动内陆产业向外转移
2023年3月,某品牌无人自动驾驶汽车首批茨准在北京经开区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
C.吸引内陆物流向港口集聚
D.缓解内陆城市交通拥堵
应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亦庄作为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用户黏性最高的地区之一,单车
4.福建沿海港口“港城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日均订单量想20单。图1示意北京市无人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据此完成1一2题。
A.内陆物流需求不足
B沿海港口用地紧张
C无水港布局过于集中
D.区域交通联系不便
5.福建推动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共建共享”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沿海港口规模
B促进区域要索流动
C.减少内陆企业成本
D.加快内陆城市扩张
燕山南掩的滦河历史上曾通过还乡河入海,中更新世后历经两次改道,先后经沙河、滚河下
游入海,改道过程伴随海平面阶段性上升。还乡河、沙河、豫河下游冲积扇的扇顶高度分别为
65m、50m、20m,且冲积扇规模差异与变化是影响滦河改道的关键因素。图3为现代燕山南
能水系格局简图。据此完成6一8题
图I
1.亦庄成为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人口密度低,街区规划较好②研究院所多,技术力量雄厚③人口老龄化,市场需求量大
④属新开发区,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应用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减少汽车生产量,缓解产能过剩
B.降低城市就业率,优化产业结构

C.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诚少碳排放
图3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促进郊区发展
【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
【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高三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亦庄成为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区的有利条件,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亦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功能区定
位为工业、科研,人口密度较居住区和商业区低,街区规划较好,研究院所多,技术力量雄厚,
①②正确:无人驾驶为新技术,主要面向年轻客户群体,且该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低,③错误:土
地租金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
2.C【解析】本题考查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推广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可通过智能调度优化行
驶路线,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且其使用新能源动力,可减少碳
排放,符合绿色城市发展方向: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应用会刺激汽车生产(尤其是智能
汽车),而非减少:降低就业率是负面影响,不符合题意;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与城市用
地规模扩大无关,主要影响交通和出行方式。故C选项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沿海港口对内陆无水港的“拉动”作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沿海港口对内陆无水港的“拉动”作用体现为
拉动物流,沿海港口通过运输通道吸引内陆物流向港口集聚,实现货物的集中转运:劳动力资
源主要由内陆城市提供,与港口“拉动”无关;内陆无水港的建设会推动产业向内陆城市转移,
加剧内陆城市交通拥堵。故C选项正确。
4.B【解析】本题考查“港城矛盾”的成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
理知识的能力。沿海港口随着物流规模扩大,易出现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与城市发展
之间出现矛盾;内陆物流需求不足会限制港口发展,而非导致“港城矛盾”:无水港布局集中会
影响内陆物流分配,与沿海“港城矛盾”无关;交通联系不便会阻碍港城联动,但不是“港城矛
盾”的核心原因。故B选项正确。
5.B【解析】本题考查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共建共享”的目的,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共建共享”强调无水港与沿海港口的协同,通过运输通道
联动,实现要素集聚与分散,最终促进区域内货物、资源等要素的高效流动:扩大沿海港口规
模并非“共建共享”的核心目的,而是协同发展的结果;减少内陆企业成本是其作用之一,但非
主要目的;加快内陆城市扩张与无水港的物流功能关联小。故B选项正确。
6.C【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改道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河流冲积扇规模差异与变化是导致滦河改道的关键因素,且两次
改道对应的冲积扇扇顶高度依次降低。地势更低的冲积扇更利于河流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
排泄,因此地势高低差异是改道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
7.B【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改道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河流入海口处水位抬高,河流落差减小,排水受阻,排水效率
降低;海平面上升会减弱河流下蚀能力(落差减小):流域集水面积由地形决定,与海平面升降
无关;含沙量主要受流域植被、地形影响,与海平面变化无直接关联。故B选项正确。
8.D【解析】本题考查冲积扇的发展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