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一、单选题苏州陆慕老街片区曾经充满江南人间烟火气,汇聚了金砖码头、市井风貌等独特的文化元素,被称作苏州古代漕运第一站。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街区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完成下面小题。1.苏州陆慕老街片区曾经充满江南人间烟火气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快速发展 B.水路交通便利C.政治地位显著 D.文人墨客汇聚2.为让苏州陆慕老街片区重焕生机,下列措施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①创新传统游玩模式.体验情景剧游②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发展研学旅游③植入老街文化概念.传承地方文化④推行新型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农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冷流雪不同于一般性降雪,其特点是局地性明显,积雪效率高。山东威海有“中国雪窝”之称,冬季常出现冷流暴雪。下图为山东半岛受冷流影响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威海冬季容易出现冷流暴雪的主要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阻挡作用②在冷流南下路径上③沿岸寒流影响④附近海域气压偏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冷流雪短时间内积雪效率高,主要是因为( )A.冷暖气团势力均衡 B.水汽充足且冷凝快C.降雪范围小而集中 D.冷空气辐合作用强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与北冰洋之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依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白令海峡常年性海流的流向及北冰洋海水水位、海水性质( )A.由南向北,北冰洋水位低盐度高 B.由南向北,北冰洋水位低密度大C.由北向南,北冰洋水位高密度大 D.由北向南,北冰洋水位高温度高6.结合图文说明白令海海冰范围变化带来的影响( )A.海冰面积减少,海水结冰析盐现象减弱 B.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多,增加海面长波辐射C.极地东风更干燥,抑制白令海水汽蒸发 D.结冰析盐使海水密度增加,海水下沉减弱7.对于M处海—气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增强海—气潜热输送 B.寒流流经,海—气热传导减弱C.冬季盛行风更强,海—气作用弱 D.夏季盛行风更强,海水蒸发强法兰克福是依托莱茵河支流兴起的一座古老的商贸城市,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下图为德国略图。完成下面小题。8.法兰克福成为区域都市圈核心城市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莱茵河内河航运 B.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C.集中性的生产性服务业 D.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9.法兰克福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 )①提供更多的市场资源②提升周边城市等级③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④城市产业同化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一年中每隔7天在同一地点拍摄的太阳位置合成图,拍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林肯港(34°S,135°E),拍摄时间均为当地时间上午9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当太阳位于①点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此时正值开普敦和天津的枯水期B.东非大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C.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盛行东南风D.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草场放牧11.当太阳位于②点时,地球光照图最接近下列四幅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A. B.C. D.地缝是一种喀斯特地貌,是“地缝式峡谷”的简称,指深度远大于宽度,且谷底宽几米至十余米的峡谷。云龙河地缝地处湖北恩施大峡谷境内,上游连着世界上最长的暗河,下游直通清江。云龙河地缝的两岸崖壁地层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年代。下图为云龙河地缝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云龙河地缝的形成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下河水的侵蚀是主要动力 B.地缝不同部位的宽窄深浅相同C.在地缝发育处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D.地下暗河某段的顶部坍塌形成地缝13.云龙河地缝两岸岩层地质年代不同的原因及地缝未来的演变趋势分别是( )A.流水侵蚀;消失 B.地壳运动;消失 C.流水侵蚀;加深 D.地壳运动;加深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气团相互碰撞,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稳定层结,是飑线形成的必要条件。图为某年3月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中阴影区为飑线,粗虚线为锋线。完成下面小题。14.飑线附近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气团性质( )A.高空冷湿,低空干暖 B.高空暖湿,低空干冷C.高空干暖,低空冷湿 D.高空干冷,低空暖湿15.关于飑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飑线常与暖锋相伴发生 B.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北风C.午后飑线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势力减弱 D.飑线通常形成于冷区内16.指出此次炮线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类型( )A.暴雨、洪涝 B.地震、崩塌C.滑坡、泥石流 D.海啸、风暴潮二、综合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2018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进口国。目前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中低端,下游高端应用领域薄弱。图1为我国稀土储量与消费数据示意图,图2示意赣州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江西赣州是我国最主要的稀土分布区,近年来赣州市主动谋求稀土产业升级新突破,先后成立中科院赣创院和中国稀土集团(央企)。当地研发的无铵开采工艺有效规避了传统的硫酸铵浸矿法和“剥山式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赣州市剥山式开采法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的原因。(2)根据材料,简述我国稀土供给与消费的特点。(3)根据材料,分析赣州未来稀土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流是枯水季节河流所能维持的最小水流,主要是由地下水补给。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地区,流域内冻土广布,多年冻土中储存大量有机碳。研究人员假定降水不变,模拟发现勒拿河流域基流和融雪径流随着气温升高先增后减。实际监测发现,勒拿河流域气温增加明显,径流量总体增加,但不同季节变化情况不同。下图示意1999—2008和2009—2017两时间段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单位:Tg)的季节变化。(1)推测气温升高,勒拿河汛期的变化。(2)据图描述与1999—2008年相比,2009—2017年勒拿河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对荷兰浅水湖泊研究发现,处于清水态的湖泊,随着入湖磷的增加,会出现浮游植物增多等现象;当湖水总磷浓度超过临界值后,沉水植物(全部位于水面下,根部固着于底泥的高等水生植物)快速减少,直至消亡,湖泊由清水态转变为浊水态。湖泊处于浊水态时,沉水植物消亡促进底泥再悬浮,磷更易向湖水中释放;控制外源输入后,湖水中总磷浓度降低,湖泊缓慢地由浊水态恢复为清水态。下图为湖泊两种状态转变过程中沉水植物覆盖度与湖水总磷浓度关系的示意图。(1)阐述磷过量输入导致湖泊沉水植物消亡的原理。(2)分析控制磷输入后,湖泊由浊水态恢复为清水态缓慢的原因。(3)简述该项研究对湖泊保护的启示。参考答案1.B 2.A3.A 4.B5.B 6.A 7.A8.C 9.B10.A 11.B12.D 13.D14.D 15.C 16.C17.(1)大量的地表植被被移除,容易发生侵蚀和流失;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容易引发滑坡;露天开采会破坏地下水文系统,地下水位不稳定会加重地表径流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滑坡;边坡被破坏,在雨水浸泡、地震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为滑坡或泥石流提供了松散物。(2)稀土储量占比连续下降,资源优势减弱;稀土消费量快速上升;稀土储量和开采量大;进出口贸易量大。(3)巩固冶炼分离技术的优势地位;强化下游应用领域,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产学研结合,加强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在稀土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充分利用中国稀土集团整合信息和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开采和生产过程更加注重环保,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18.(1)春季气温升高,融雪时间提前,融雪量增加,春汛提前,水量增加;夏季剩余冰雪减少,蒸发旺盛,夏汛水量减少。(2)变化情况:溶解性有机碳总量增加,春季增加显著,夏季略微减少。原因:气温升高,冻土消融,溶解性有机碳来源增多;春季径流量增大,溶解更多可溶解性有机碳,夏季径流量减少,土壤有机碳溶解量减少。19.(1)磷过量输入,浮游植物爆发,遮挡光照,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浮游植物消耗二氧化碳,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少,不利于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爆发的(有害)浮游植物死亡后分解,水质恶化。(2)沉水植物消亡后,底泥再悬浮,持续释放内源磷;失去沉水植物保护,湖底侵蚀释放泥沙;浮游植物爆发,死亡后释放大量生物残骸碎屑;生态系统脆弱性强,沉水植物覆盖度恢复缓慢。(3)统筹控制内源和外源营养物质,预防富营养化;注意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层次植被群落的保护;预防为主,一经破坏难以修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