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省白银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5月3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正式开启了其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使命。该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中峰镇境内,地处重庆用电负荷中心并紧邻四川水电基地,是国家在“西电东送”主通道上的中继电源,也是我国首次在软岩区成功建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图1为綦江区位置图,图2为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蟠龙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在綦江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地形起伏显著②降水季节分配均匀③河流水量充沛④地质构造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作为“西电东送”中继电源,该电站的核心工作机制是( )
A.电力过剩时抽水储能,电力不足时发电输电
B.白天抽水储能,夜间发电输电
C.丰水期蓄水发电,枯水期抽水储能
D.增强输送电压,提升东部用户用电体验
3.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有( )
①提升能源储备能力②明显减少煤炭开采量③缓解电力供需矛盾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长期以来,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溉用水损失大,利用效率低。某团队通过实验模拟了四种不同的节水改造模式,研究其对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水效率的影响(如下表)。其中,压减流量是指减少自尼罗河干流引进灌区的水量,混凝土衬砌是利用混凝土渠化河道,光伏电板覆盖是在灌区河道上安装浮式太阳能电板,管道封闭是让水流在混凝土圆形(或方形)管道中流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模式 灌水效率/% 模式 灌水效率/%
压减流量 29.3 光伏电板覆盖 75.3
混凝土衬砌 67.1 管道封闭 91.8
4.尼罗河河口灌区灌溉用水损失主要来自( )
A.下渗 B.蒸发 C.地表径流流失 D.地下径流流失
5.尼罗河河口灌区节水改造会使含水层补给效率降低,可能导致(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水源化学污染 D.入海径流减少
6.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尼罗河河口灌区最适合采取的模式是( )
A.压减流量 B.混凝土衬砌
C.光伏电板覆盖 D.管道封闭
苗族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民居。其建筑依山就势,后半部分坐落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之上,前半部分则用木柱支撑架空,形成悬垂的“吊脚”结构,故名“吊脚楼”(如图)。这种建筑通常分为三层,上层存放粮食,中层用于居住,下层则堆放农具或圈养牲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苗族吊脚楼建造于山坡上且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其根本目的是( )
A.抵御山洪灾害 B.便于饲养牲畜 C.适应地形起伏 D.扩大建筑空间
8.该地吊脚楼三层功能分区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是( )
①体现等级差异②适应湿热气候③依赖草原资源④利用垂直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近年来,该地大力保留吊脚楼建筑特色,主要是为了( )
A.适应现代生活 B.节省建筑材料 C.保护生态环境 D.传承民族文化
美国亚利桑那州某河谷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研究表明,该河谷的Ⅳ分区有较肥沃的土壤,被表层沉积物覆盖,铲除表层沉积物能改善Ⅳ分区植被生长条件。下图示意该河谷周边地貌分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植被生长条件恶化明显的地貌分区是( )
A.Ⅰ分区 B.Ⅱ分区 C.Ⅲ分区 D.Ⅳ分区
11.铲除表层沉积物能改善Ⅳ分区植被生长条件,可能是由于Ⅳ分区部分表层沉积物来自( )
①河流沉积②冲沟沉积③风力沉积④重力崩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草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下图示意7—10月新疆天山某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日变化情况,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为正值,表示碳由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以碳源为主,反之则以碳汇为主。10月该草原进入生长季末期,此时气温下降,光合有效辐射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代表10月的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13.该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峰值出现在夜间,主要是因为夜间该草原( )
①光合作用弱②光合作用强③以碳汇为主④以碳源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长期过度放牧可能导致该草原( )
A.碳汇功能减弱 B.碳排放峰值升高
C.土壤碳储量增多 D.碳交换日变化增大
为满足山地自行车运动者的需求,江南丘陵某地区建有一山地自行车车道,供骑行爱好者骑行。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一高中生于暑期某日日出时开始从①地向④地骑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该高中生当日开始骑行时,太阳位于其( )
A.左后方 B.右后方 C.左前方 D.右前方
16.若该高中生在当地游玩三天,这三天内当地( )
A.日出时间提前 B.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昼长逐渐变短 D.日落方向逐渐偏北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委内瑞拉石油产业快速崛起,政府长期将石油作为经济支柱,通过外资引入和政策倾斜(如特许经营)推动石油产业扩张,委内瑞拉曾一度成为拉美地区最富有的国家。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后,委内瑞拉政府无力维持福利支出,民众生活必需品匮乏,出现显著的“资源诅咒”现象。下图为委内瑞拉局部位置图。
(1)分析20世纪委内瑞拉石油产业得以快速崛起的优势条件。
(2)简述委内瑞拉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并分析该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的不利影响。
(3)分析委内瑞拉为摆脱“资源诅咒”可采取的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东侧,年降水量仅25mm左右,潜在蒸发量约3000mm。某团队根据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及土地利用类型,将鄯善县部分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划分成四类(如表)。
类型 特点
开采型 主要分布在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受地下水开采影响显著,夏季最低
径流—开采型 地下水位变化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但也明显受其他因素影响
径流型 地下水埋深大于区域潜水蒸发极限埋深5.5m,地下水位主要受侧向径流影响
蒸发型 潜水蒸发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角度,分析鄯善县开采型区域夏季地下水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核心矛盾及原因。
(2)蒸发型分布区农业开发强度较低,试分析原因。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研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巴多斯是东加勒比海的珊瑚石灰岩海岛国家(如下图),生物物种稳定。受热带风暴影响,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蓑鲉(有毒,以甲壳动物为食)被带入加勒比海,并大肆繁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和旅游业发展。
(1)分析蓑鲉在加勒比海地区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
(2)说明蓑鲉入侵对巴巴多斯经济、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危害。
(3)为应对蓑鲉入侵,请为巴巴多斯提出两项合理的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C
7.C 8.C 9.D
10.C 11.D
12.D 13.B 14.A
15.D 16.C
17.(1)石油储量丰富且分布集中,利于大规模开发;20世纪全球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能源需求旺盛,为原油出口提供稳定市场;濒临加勒比海,沿海港口运输便利,通过海运可便捷地连接北美、欧洲市场,运输成本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推动石油产业发展。
(2)产业结构特征: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开采,形成“单一支柱型”经济结构;制造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长期投入不足。不利影响:经济脆弱性强,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大;产业结构单一,抑制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影响其他产业发展。
(3)延伸石油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减少对原油出口的依赖;推动产业多元化,利用石油收益扶持农业和制造业,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设立国家资源基金,将石油收入用于教育、科技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控制石油开采中的污染(如马拉开波湖治理),避免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开发模式。
18.(1)核心矛盾:农业灌溉高强度开采地下水与干旱区生态需水的矛盾。原因:夏季农田灌溉需水量大,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导致水位持续下降,破坏天然植被赖以生存的地下水环境。
(2)农业生产开采地下水、作物根系吸水会降低地下水位;蒸发型分布区地下水位受蒸发影响大,说明地下水埋藏浅,其外在耗水量较少。
(3)合理规划和调配水资源,地下水位高时合理开采,地下水位低时控制开采量或适时回补,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有利于保护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植被等,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农业灌溉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19.(1)加勒比海海域温暖的海水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与蓑鲉原生海域环境相似,适宜蓑鲉大量繁殖;地处热带地区,受热带风暴影响大,强风暴可能将大量蓑鲉带入加勒比海;珊瑚礁生态系统脆弱,本地缺乏蓑鲉的天敌。
(2)大量捕食甲壳动物,导致珊瑚礁食物链断裂,生物多样性下降;蓑鲉有毒,威胁潜水游客安全,降低旅游业收入;珊瑚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加剧海岛环境脆弱性。
(3)鼓励渔民进行针对性捕捞蓑鲉,以减少种群数量,人工增殖放流本地甲壳动物,重建珊瑚礁生态平衡;建立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公众宣传,避免人为扩散蓑鲉;与国际组织合作,共享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