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国的气候
教材版本 湘教版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一、课标要求和分析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通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重难点) 2.通过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重点) 3.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的判读,掌握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重难点) 4.通过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相关资 料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重点)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策略
重点:通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原因;通过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难点: 1.掌握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相关资 料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处理策略: 用杰克和爸爸的中国旅游作为一条清晰的知识主线,把气温、降水等各环节内容串联起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选取清晰的地图及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配合学生的填图、贴图、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立足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四、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环节一 (一)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阅读地图,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找出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和最高的地区。 2.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提示: 不同纬度太阳正午高度对气温的影响;不同纬度白昼时间长短对气温的;冬季风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程度。 (二)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阅读地图,结合材料,说一说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说出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3.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和最低的地区出现在哪里?原因 (三)中国温度带 1.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并描出分界线。 2.学校属于哪个温度带? 3.观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与哪一条等温线大体一致? 4.阅读地图,找出重要地形区所属的温度带。 5.阅读地图和材料。说出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和耕作制度。 阅读课本和《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相关内容: 1.找出我国一月气温最低的地方和一月气温最高的地方,计算南北相差。 2.找出并描绘一月0℃等温线。 3、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阅读课本和《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相关内容 1.观察等温线,读图和资料说一说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找出我国七月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七月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说出原因。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的温度带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区。 2.学校属于暖温带。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与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 4.用贴图法把重要地形区贴到相对应的温度带上。 5.列表填写各个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和耕作制度。 通过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掌握中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环节二 (一)我国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1.读课本P35 图2-25: 在图上勾画出800毫米、400毫米、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找出降我国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3.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4.分析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原因? (二)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说出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趋势。 2.看一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3.分析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原因? (三)干湿地区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全国划分了哪些干湿地区? 2.说出气候的干湿程度对植被的生长、农业类型、农作物类型、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产生的影响。 3.完成课本P38,活动1。 1.勾画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回答它们大致经过的地方。找出秦岭——淮河线。 2.找出降我国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说出原因。 3.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4.观看图片,思考原因,简要分析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减少的原因。 1.阅读四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2.看一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3.分析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原因? 1.描出干湿地区划分的界线,继续描出秦岭——淮河一线,观察该线是哪两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举例说出气候的干湿程度对植被、对农业类型、农作物分布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1.通过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的判读,掌握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环节三 中国气候发杂多样 视频讲解中国气候的分布。 杰克和爸爸旅游到达了5个地区:哈尔滨、三亚、乌鲁木齐、上海和青藏高原,说出这几个城市和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利用资料,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气候复杂多样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指图说出5种气候类型。 自由选择一个城市或地区,说出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结合自身实际,说出气候复杂多样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通过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