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高考数学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高考真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高考数学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高考真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考真题回放
一、选择题
1.(2024年山东职教高考)圆(x-2)2+(y+3)2=4的圆心坐标为(  )
A.(2,3) B.(-2,3)
C.(2,-3) D.(-2,-3)
2.(2024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直线l与直线y=x+1垂直,则直线1的斜率是(  )
A. B.-
C. D.-
3.(2024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 过点F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交于M,N两点,若|MN|=4, 则焦点F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是(  )
A.1 B.2
C.4 D.6
4.(2020年职教高考题)已知直线l:y=x sin θ+cosθ的图像如上图所示,则角θ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5.(2020年山东职教高考题)已知圆心为(-2,1)的圆与y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
A.(x+2)2+(y-1)2=1
B.(x+2)2+(y-1)2=4
C.(x-2)2+(y+1)2=1
D.(x-2)2+(y+1)2=4
6.(2021年山东职教高考)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m⊥l,则直线m的方程为(  )
A.x-2y-1=0
B.x-2y+1=0
C.2x-y-5=0
D.2x-y+5=0
7.(2021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过原点的圆,其圆心坐标为(1,2),则该圆的方程为(  )
A.(x-1)2+(y-2)2=5
B.(x-1)2+(y-2)2=4
C.(x+1)2+(y+2)2=5
D.(x+1)2+(y+2)2=4
8.(2021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点M在抛物线y2=2px(p>0)上,若点M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是4,到准线的距离是5,则p的值是(  )
A.2或4 B.4或6
C.6或8 D.2或8
9.(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直线过点(0,2),且倾斜角为135°,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
A.x-y-2=0 B.x-y+2=0
C.x+y+2=0 D.x+y-2=0
10.(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圆x2+y2-4x+6y-3=0的圆心坐标是(  )
A.(2,3) B.(2,-3)
C.(-2,3) D.(-2,-3)
11.(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O是坐标原点,过点F2作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满足|PF1|=3|OP|,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2.(2023年职教高考题)如图所示,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则该椭圆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13.(2023年职教高考题)已知双曲线的中心是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过右焦点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双曲线的右顶点A是OF的中点,若|AP|=2,则该双曲线的实轴长等于(  )
A. B.
C. D.2
二、填空题
14.(2024年山东职教高考)椭圆+=1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5.(2021年山东职教高考)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3∶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16.(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抛物线x2=2y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7.(2024年山东职教高考)双曲线-=1(a>0,b>0)与圆O:x2+y2=r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M(3,4),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y=x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圆O与y 轴的交点为P, 过P的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2, 求直线l的方程.
18.(2023年职教高考题)如图所示,已知圆x2+y2+2x-3=0的圆心是点C,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在该圆上.
(1)求p的值;
(2)若过点F的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ABC的面积为4,求直线l的方程.
19.(2021年山东职教高考)如图所示,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顶点与椭圆+=1的左焦点F重合,双曲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P.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过点F的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点M,N,线段MN的中点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求直线l的方程.
20.(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如图所示,已知椭圆+=1(a>b>0)的右顶点是A,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且|AF1|=+1,|AF2|=-1.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l:x-2y+m=0交椭圆于点M,N,以线段F2M,F2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2MPN,若点P在椭圆上,求实数m的值.
答案
1.C 解析 由圆的标准方程知圆心坐标为(2,-3),故选C.
2.D 解析 因为已知直线l与直线y=x+1垂直,所以斜率之积等于-1,所以k=-1,解得k=-.
3.B 解析 因为抛物线过焦点F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交于M,N为抛物线的通径,所以|MN|=2p=4,即p=2,所以则焦点F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是p=2.
4.D 解析 由图像可知,斜率sinθ<0,纵截距cosθ>0,所以θ为第四象限角.故选D.
5.B 解析 因为圆心为(-2,1),
所以设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1)2=r2,
因为圆与y轴相切,所以r=2,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1)2=4.
故选B.
6.C 解析 因为直线l过点(1,2),(3,1),
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
因为直线m⊥l,
所以直线m的斜率为=2,
因为直线m经过(3,1),
所以直线m的方程为y-1=2(x-3),即2x-y-5=0,故选C.
7.A 解析 依题意,所求圆的半径为=,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2)2=5.
故选A.
8.D 解析 因为抛物线y2=2px(p>0),
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轴,且准线为x=-,
因为点M到抛物线y2=2px(p>0)对称轴的距离为4,到准线的距离为5,
所以|yM|=4,+=5,
所以=5-,
所以y=2pxM,
所以42=2p(5-),解得p=2或8,
故选D.
9.D 解析 直线的斜率为tan135°=-1,
又过点(0,2),由斜截式可得,直线方程为y=-x+2,即x+y-2=0.
故选D.
10.B 解析 将圆x2+y2-4x+6y-3=0化为标准方程得(x-2)2+(y+3)2=16,
所以圆心坐标为(2,-3),
故选B.
11.A 解析 根据题意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因为过点F2作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垂线,
不妨设过点F2(c,0)作渐近线bx+ay=0的垂线,垂足为P,
所以|PF2|===b,
所以|OP|===a,则|PF1|=3a
在△OPF2中,cos∠OF2P=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F1F2P=,
即cos∠F1F2P=,
所以=,
所以c2=6a2,
所=6,
所以e==,
故选A.
12.C
13.D 解析 由题意知:因为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则|PF|=,又因为右顶点A是OF的中点,则c=2a,又因为|AP|=2,且△AFP为直角三角形,故满足|AP|2=|AF|2+|PF|2,即:20=a2+(),又因为b2=c2-a2,c=2a解得:a2=2,a=,即实轴长为2,故选D.
14. 解析 椭圆+=1,a=2,b=所以c=,所以离心率e==.
15. 解析 因为椭圆的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3∶2,
所以2a∶2b=3∶2,则a∶b=3∶2,
所以e====.
16. 解析 抛物线x2=2y的焦点坐标是(0,).
17.解 (1)由题意知:点M(3,4)在双曲线上,且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
所以有:,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2)因为点M(3,4)在圆x2+y2+r2上,所以r=5,所以P点坐标为(0,5)
因为直线l过P点,所以设直线l为:y=kx+5.
设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联立得:
得:(2-k2)x2-10kx-27=0
因为有两个交点,所以△=100k2+4×27(2-k2)>0,解得:-3由韦达定理知:x1+x2=,x1x2=,
又因为=2,所以=,所以x2=x1
联立得:
又因为x1x2=,所以×=
化简解得:k2=18,即k=±3,满足-3所以直线方程为y=3x+5或y=-3x+5
18.解 (1)因为抛物线y2=2px的焦点F在圆x2+y2+2x-3=0上,
所以2+2×-3=0,
解得p=2,p=-6,
因为p>0,所以p=2.
(2)由(1)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4x,
因为圆x2+y2+2x-3=0的标准方程是(x+1)2+y2=4,
所以圆心C的坐标为(-1,0),半径是2,
①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1,
联立方程组,
解得或,
不妨设A(1,2),B(1,-2),所以|AB|=4.
因为圆心C到直线x=1的距离是|CF|=2,
此时△ABC的面积为×|AB|×|CF|=×4×2=4,
因为△ABC的面积为4,
所以直线l的方程x=1不满足条件.
②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1),
当k=0时,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题意;
当k≠0时,设A(x1,y1),B(x2,y2),
联立方程组,消去y化简得k2x2-(2k2+4)x+k2=0,
所以x1+x2=2+,
因为|AB|=|AF|+|FB|
=+
=x1+x2+p
=2++2
=4+,
圆心C(-1,0)到直线y=k(x-1)的距离为,
因为△ABC的面积为4,
所以××=4,
化简得=,解得k=±1.
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19.解 (1)易知椭圆+=1的左焦点F(-1,0),
则双曲线-=1(a>0,b>0)的左顶点为(-1,0),即a=1,
又-=1,即-=1,解得b2=1,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y2=1;
(2)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
联立,消去y并整理可得,(4+5k2)x2+10k2x+5k2-20=0,
则Δ=100k4-4(4+5k2)(5k2-10)=120k2+160>0,设M(x1,y1),N(x2,y2),
则x1+x2=,y1+y2=k(x1+x2+2)=k(2-)=,
所以线段MN的中点坐标为,
又线段MN的中点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则-=±,
解得k=0或k=±,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0或4x-5y+4=0或4x+5y+4=0.
20.解 (1)因为椭圆+=1(a>b>0)的右顶点是A,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且|AF1|=+1,|AF2|=-1,
所以2a=|AF1|+|AF2|=2,
所以a=,
所以|AF2|=a-c=-1,
所以c=1,
因为b2=a2-c2,
所以b=1,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
(2)设M(x1,y1),N(x2,y2),P(x,y),
因为,
所以6y2-4my+m2-2=0,
所以Δ=16m2-24(m2-2)>0,
所以-<m<,
因为y1+y2=,y1y2=,
所以x1+x2=2(y1+y2)-2m=-,
因为以线段F2M,F2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F2MPN,
所以+=,
所以(x1-1,y1)+(x2-1,y2)=(x-1,y),
所以x=--1,y=,
所以P(--1,),
因为点P在椭圆上,
所以(--1)2+2()2=2,
所以4m2+4m-3=0,
所以m=或m=-.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