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 质量评估[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钦州茅尾海红树林湿地是广西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湿地可以调节气温,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较大的( )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内能2.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大雪纷飞 B.雾霾重重 C.花香四溢 D.黄沙漫天3.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A.热膨胀 B.摩擦生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4.一杯的热水放在桌面上,经过一段时间,水温降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内能变小 B.水的内能变大C.水的比热容变小 D.水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变大5.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取暖 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钻木取火 D.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6.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引力B.只有斥力C.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D.有引力时无斥力,有斥力时无引力7.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8.小文周末喜欢学习厨艺,研究美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厨房中也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冰箱拿出来的冻肉没有内能B.炒菜时菜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高压锅能够快速将羊肉炖烂,是因为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D.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9.如图所示是小明所画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段的比热容大于段的比热容B.段的密度小于段的密度C.段中,由于温度不变,因此内能不变D.段中,使冰熔化的唯一方法只有热传递10.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B.甲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C.甲与乙的比热容之比为D.相同加热时间内甲物质吸收的热量大11.小天阅读了下表,并经过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下,其比热容相同B.质量为的水,温度为时,具有的热量为C.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同热量,水温升高较多D.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通常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要小一些12.如图所示,用气缸、固定隔板和活塞密闭甲、乙两部分气体,气缸和活塞均不导热,隔板导热良好。迅速将活塞向左推至图中虚线位置并固定,静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乙内能均变小B.与推动活塞前相比,甲内能不变、乙内能变大C.乙内能改变的方式只有做功D.乙内能改变的方式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 _ 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 _ 的无规则运动。14.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内变黑,说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所以分子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15.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_ 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_ _ 。16.三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则杯中水的内能小于杯中水的内能,因为和杯中水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杯水的内能最小的是_ _ _ _ (填字母序号)。17.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 _ 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_ _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18.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浸没在沸水中煮很长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 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19.小文在上学路上发现商贩在用沙子翻炒栗子,如图所示。翻炒栗子用沙子的主要原因是沙子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最终栗子被炒熟是通过_ _ _ _ _ _ 的方式使栗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均匀。(1) 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作_ _ 。(2) 此现象表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小阳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这样做既能表明上述观点,还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小阳的建议_ _ (选填“可以”或“不能”)采纳,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能力的实验。加热时间/ 0 1 2 3 4温度/ 沙子 20 22 24 26 28水 20 21 22 23 24(1) 实验中,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_ _ 相等的沙子和水加热。(2) 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 _ _ _ _ _ _ _ (选填“升高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 _ _ _ _ _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沙子吸收的热量_ _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4)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_ _ _ _ _ _ _ _ ;晴朗的中午,在海边荒山迷路的人选择_ _ (选填“顺风”或“逆风”)可以返回到海边。四、计算题(共16分)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的金属块,被加热到后,立即投入质量为、温度为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1) 求水吸收的热量;(2)求金属块的比热容;(3) 取出金属块后,给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的热量,求水的末温。第十三章质量评估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C 2.C 3.D 4.A 5.B 6.C 7.B 8.A 9.B 10.B 11.D 12.D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3.扩散; 分子1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15.小于; 间隙16.质量相同,的温度更高;17.做功; 增大18.相同; 铝19.小; 热传递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0.(1) 扩散(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不能;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重力作用下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1.(1) 质量(2) 加热时间; 转换法(3) 小于(4) 比热容大; 逆风四、计算题(共16分)22.(1) 解:水吸收的热量;(2) 根据题意可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由得,金属块的比热容;(3) 由可得,水升高的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所以水的末温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