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训练(四) 特殊方法测密度类型一 缺仪器时测量物质的密度1.小月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她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Z-4-1甲所示。(1)她第三次测量酱油和小空瓶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 g,水的体积(3)由测量的数据可知, g, 请你根据小月测量的数据帮她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kg/m 。2.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物理老师将体积都为 V 的水和待测液体倒入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左边是水,现象如图Z-4-2所示。(1)为了让横梁恢复平衡,应向 盘加砝码;若加上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2)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质量(含游码读数)为m加,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水的密度用ρ水 表示)类型二 测形状不规则且体积较大物质的密度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Z-4-3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 g。(2)因矿石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 Z-4-4所示方法进行了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 。(3)矿石的密度是 kg/m ,图中A到B的操作过程会引起矿石的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 。类型三 测漂浮类物质的密度4.某兴趣小组成员小辉看到一个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想知道小木球的密度,与同组成员讨论后,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m。(2)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 。(3)将铅笔 A 和铅笔B 固定成如图 Z-4-5 甲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B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 。(4)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 A 和铅笔B 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 B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丙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 。(5)小木球的体积为 ;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为ρ木=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6)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5.林红同学想测量一块塑料的密度,但由于塑料会漂浮在水面上,于是林红在该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Z-4-6甲、乙、丙所示顺序进行实验,测出了该塑料块的体积和质量。(1)由甲、乙两图可知,该塑料块的体积是 cm 。(2)由图丙知塑料块的质量是 g。(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kg/m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合理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填序号)。类型四 测吸水性物质的密度6.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把2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 Z-4-7甲所示,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 g。(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 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 ,若把( )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出2 支粉笔的体积,他把2支吸饱水的粉笔取出,表面擦干后,将2支粉笔都浸没在盛有 34 mL 水的量筒中,最终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的总体积是 cm ,从而计算出粉笔的密度为 g/cm 。(4)小王又设计了一个测量粉笔密度的方法。他在上述步骤(1)中测出粉笔质量的情况下,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 ,如图丙所示,然后将2支粉笔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为42mL,最后将2 支粉笔从量筒中取出,擦去粉笔表面水珠后,测出此时2支粉笔的质量是10.4g,这样测出的2支粉笔总体积是 cm ,从而计算出粉笔的密度为 kg/m 。专题训练(四)特殊方法测密度1. (1)47.4 (2)30 30(3)33.4 30 1.11×10 2. (1)右取下最小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3. (1)175.6 (2)70(3)2.5×10 偏小取出矿石时会带出一部分水,导致所测矿石的体积偏大(6)偏大5. (1)20 (2)16.4(4)丙、乙、甲6. (1)4.2(2)大粉笔吸水,导致粉笔的体积测量值偏小(3)120.7(4)14 0.6×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