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2.答第Ⅰ卷前,请将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3.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小明尝试在家发绿豆芽,以下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A. 选择胚完整的绿豆种子 B. 放在较温暖的环境中C. 用湿润的纱布覆盖种子 D. 用保鲜膜密封以防止微生物污染2. 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种子萌发,首先要吸收水分B. ①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C. 种子萌发突破种皮后,胚轴伸长D. 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最终发育成③3. 如图是叶芽的纵切结构及其发育情况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 1页/共 15页A. ①发育为④B. ②发育为⑥C. ⑤加粗生长与②中的形成层有关D. 植株上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4. 下图为花的结构及传粉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和②构成雄蕊,①中有花粉,⑤表示自花传粉B. ⑥ 柱头,可分泌黏液并刺激花粉萌发成花粉管C. 该花的主要结构由④⑥⑦组成,④将来发育为果实D. 有些花不能成为果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等重要过程5. 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不但会踩折小草,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 植物缺少水分,影响光合作用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6. 观察、思考是学习生物学的法宝,对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第 2页/共 15页A. 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B. 移栽后遮阳——降低光合作用C. 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D. 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7. 人们在种植葡萄、豇豆、黄瓜等蔬菜或水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攀缘生长,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B. 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C. 有利于浇水、施肥等管理活动D.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释放8. 将一棵重约 0.2 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 11 公斤,其增加的10 余公重量主要来源于(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C. 大气中的氧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9. 《参考消息》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A.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 “喝水”后,无机盐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 树木“喝”进 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10. 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组装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装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甲、乙装置都应放置于温暖的地方B. 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将会变浑浊C. 甲装置中放入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第 3页/共 15页D. 乙装置中的温度计的读数比甲更高11. 试管婴儿技术,又称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该技术通过将不孕不育夫妇的卵细胞和精子取出体外,在体外培养系统中完成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再将胚胎移入子宫腔内以实现妊娠,是辅助生殖的核心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中,“试管”相当于女性体内的( )A. 卵巢 B. 阴道 C. 子宫 D. 输卵管12. 据统计,中国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达 1%,已成为仅次于肥胖的第二大儿童内分泌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以下关于青春期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 雄激素能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B. 青春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C. 有了心理矛盾,自行处理,绝不打扰他人D. 异性同学间应相互尊重,建立真诚友谊13. 2025 年 4 月 24 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的饮食需科学搭配,以应对微重力环境对身体的挑战。下列关于营养物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保障航天员对能量的需求B. 维生素 D 和钙可预防骨质疏松,保障航天员骨骼的健康C.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用于人体组织的修复和更新D. 脂肪对人体没有任何作用,航天员完全可以不食用脂肪14. 如图是淀粉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生理过程,a、b 表示小分子物质。结合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可在口腔初步消化为麦芽糖B. a 表示葡萄糖,b 表示氨基酸C. 过程②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D. 过程①都需要胃液和肠液的参与15. 利用下列哪组消化液,能够很快地清除容器中的油垢( )第 4页/共 15页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胰液和肠液 C. 胰液、胆汁、肠液 D. 胃液和胆汁16. “民以食为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结合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 B. 蛋白质在③内消化成氨基酸C. ④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② D. ⑤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7. “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以下说法中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鼻黏膜内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B. 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C.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D. 鼻毛能阻拦灰尘18. 酒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检测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时,驾驶员需要对着检测仪吹气,下图表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驾驶员吹气时( )A. 膈顶部上升 B. 胸腔容积增大C.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D. 肺内气压变化对应图中的 AB 段19. 如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第 5页/共 15页A. 甲中①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B. 图乙中 B 层主要是图甲中②、③两种血细胞C. 乙中 A 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 如果患了炎症,体内①的数量会增多20. 下列关于“输血与献血”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流不止者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B. 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C. 我国倡导无偿献血,规定 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21. 将水从肺动脉灌入新鲜且完整的猪心脏,会观察到水流出的部位是( )A. 肺静脉 B. 肺动脉C. 上腔静脉 D. 下腔静脉22. 如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 B. ②是动脉血管C. ③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抽血一般选择③23. 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顺序,不可能发生的是第 6页/共 15页A. 心脏→肺→心脏 B. 心脏→全身各处→心脏C. 心脏→肺→心脏→全身各处→心脏 D. 心脏→肺→全身各处→心脏24. 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B. 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氧的含量变化C. 若②为肾脏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D. 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25. 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而制成的一种医疗仪器,它可以模拟肾脏的工作,过滤人的血液,进行血液透析。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A.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 肾小球过滤作用C. 膀胱贮存作用 D. 尿道排尿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26.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大豆种子和几株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大豆植株,在适宜的温度下,完成如下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第 7页/共 15页(1)图一表示探究种子呼吸作用和植株光合作用 实验装置(阀门 1 和 2 均关闭)。实验时,将该装置放在较强的光照下,先将阀门 2 打开、流入适量的清水后关闭,一段时间后甲中______气体增加。此时打开阀门 1,乙装置内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2)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豆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徒手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下列步骤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A. 用并排 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 B. 用毛笔蘸取最薄的切片C. 盖盖玻片 D. 染色(3)该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在[ ]_______细胞中进行,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_______中的_______向下运输,为茎和根的生长提供有机物。(4)图二中①_______和③具有避免叶片受到病菌侵害等功能,属于保护组织。(5)图三表示将大豆植株放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引起A 点和 B 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与 B 点比较,C 点光合作用强度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27. 下列左图是排卵和受精示意图,右图是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填空。(1)左图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________,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________。(2)[ ]________是胚胎发育的场所。(3)胎儿生活在如右图所示的半透明的液体环境[A]________中,通过[ ]__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第 8页/共 15页(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28. 甲、乙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情况,图丙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图丁为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图中,D 模拟的是________。乙图表示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当处于甲图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从而使胸腔容积变小。(2)图丙中,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________。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3)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的器官是[ ]________。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___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会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4)图丁中,“①”所示的________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变成了________血。该气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内,在________中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9. 血管机器人(如图 1)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可用于疾病诊断以及对血管进行微创伤手术。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2 中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_构成的,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心脏四腔中,[ ]________的壁最厚。第 9页/共 15页(2)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的直径。注入上肢静脉后,到达脑部之前,依次通过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当血管机器人到达左心室后,左心室强力收缩将血管机器人首先送入[ ]________,这段血管的管壁________(填“厚”或“薄”)、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随后血管机器人再经过________(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脑部。(4)血管机器人到达脑部血管堵塞区域,进行有效疏通,疏通后血液正常流经脑部。与流人脑部的血液相比,流出脑部的血液中氧含量发生变化,血液变成了________(填“动脉”或“静脉”)血。30. 下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 毫升),下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 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 样本 A 样本 B 样本 C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9 0.9 1.1蛋白质 微量 7.0 0尿素 0.03 0.03 1.8(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本 C 是________。据图分析,肾单位由________(填序号)组成。(2)在尿液形成过程中,由于过程甲的作用,使得样品________变成样品________。图中的乙表示当原尿流经图中标号[ ]________时发生________作用。(3)图中 3 处的末端所流的液体是尿液,某人尿液中含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 ]________发生病变。(4)健康成年人通过泌尿系统每天排出尿液约 1.5 升,但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 180 升,这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________(多选)等成分被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里。第 10页/共 15页e.葡萄糖;f.水分;g.尿素;h.无机盐;i.氧气;j.二氧化碳31.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 1 2 3 4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 2mL 唾液 A 2mL 唾液 2mL 唾液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保温 水浴保温 10 分钟加入碘液 2 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________,与 1 号试管形成________。(2)水浴温度应保持在 37℃左右,模拟的是人体________(选填部位)的温度。(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5)淀粉在小肠内最终消化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6)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第 11页/共 15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生物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2.答第Ⅰ卷前,请将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3.将第Ⅱ卷试题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题答案】【答案】D【2 题答案】【答案】B【3 题答案】【答案】A【4 题答案】【答案】C【5 题答案】【答案】C【6 题答案】【答案】B【7 题答案】【答案】A【8 题答案】【答案】D【9 题答案】【答案】C第 12页/共 15页【10 题答案】【答案】D【11 题答案】【答案】D【12 题答案】【答案】C【13 题答案】【答案】D【14 题答案】【答案】D【15 题答案】【答案】C【16 题答案】【答案】D【17 题答案】【答案】B【18 题答案】【答案】A【19 题答案】【答案】B【20 题答案】【答案】A【21 题答案】【答案】B【22 题答案】【答案】C【23 题答案】【答案】D【24 题答案】【答案】C第 13页/共 15页【25 题答案】【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26 题答案】【答案】(1) ①. 二氧化碳 ②. 变强 ③.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D(3) ①. ②叶肉 ②. ④叶脉 ③. 筛管(4)上表皮 (5) ①. A 点比 B 点二氧化碳浓度大 ②. C 点比 B 点光照强度弱【27 题答案】【答案】(1) ①. ①卵巢 ②. 雌激素##雌性激素(2)④子宫 (3) ①. 羊水 ②. C 胎盘(4)分娩【28 题答案】【答案】(1) ①. 膈肌 ②. 吸气 ③. 舒张(2) ①. F 肺 ②. 肺泡(3) ①. B 咽 ②. 会厌软骨(4) ①. 氧气 ②. 动脉 ③. 线粒体【29 题答案】【答案】(1) ①. 心肌/肌肉组织 ②. B 左心室(2) ①. 红细胞 ②. C→D→A→B(3) ① ③主动脉 ②. 厚 ③. 体循环(4)静脉【30 题答案】【答案】(1) ①. 尿液 ②. 2、3、5(2) ①. B ②. A ③. 3 肾小管 ④. 重吸收(3)5 肾小球 (4)efh(注意字母为小写)【31 题答案】【答案】(1) ①. 2mL 清水 ②. 对照(2)口腔 (3)1 号和 4 号第 14页/共 15页(4) ①. 1 ②. 1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5)葡萄糖 (6)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第 15页/共 1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