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汽化和液化第 1 课时 汽化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汽化1.人穿着湿衣服易着凉,是因为水逐渐 (填物态变化名称),会 身体的热。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锅中的水在沸腾B.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很快变干C.杯中的冰块在室温下变成水D.新鲜白菜慢慢干瘪知识点 2 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3.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5-3-1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 还是铁圈B 。(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 ℃后,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绘制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 3 蒸发4.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不利于汗液的蒸发B.汗液蒸发时放热,使人的体表温度升高C.汗液蒸发吸热,对体表有降温作用D.汗液蒸发时吸热,使汗液本身温度升高5.妈妈洗完衣服后会经常利用吹风机来快速吹干衣服,她把吹风机调至热风,并且将衣服展开放置在吹风机下面,如图5-3-2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且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都是剧烈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都需要吸热7.在温度计的测温泡上包上蘸有酒精的棉花,如图5-3-3所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该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 )8.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分布有一定规律。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 ,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加快水分蒸发,蒸发时会 ,以适应高温的环境。9.(教材变式题)甘蔗是工业榨糖的原材料,先通过机械压榨的工艺,将甘蔗里面的糖水压榨出来,再将糖水中的水蒸干,即可得到白糖。但是糖在80 ℃时就糊了,为了能够保证水快速沸腾蒸干,需要将锅内的气压 (选填“升高”或“降低”),从而使水的沸点降低到80 ℃以下,水蒸干后,蔗糖结晶,形成白砂糖晶体。水蒸干的物态变化叫作 。10.魔术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的原因:锅中除了植物油外,还掺有下表中的物质是 ,主要是利用该物质 的性质。物质 醋 酒精 植物油沸点/℃ 约35 78.5 约2801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 5-3-4 所示,当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这是因为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后继续 (选填“吸热”或“放热”),而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所以碗中水的温度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吸热。12.用如图5-3-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汞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汞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8.8 ℃和357 ℃,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一117 ℃和78.5℃ ,则本实验应选用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2)A、B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组的烧杯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中水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中水的质量;由实验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3)如图丙所示的四个图,表示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 按 照 出 现 的 先 后 顺 序 排 列 起 来: 。(4)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丁所示: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若利用上述结论来验证“高压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该进行的操作是: ,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 2 课时 液化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液化1.如图5-3-6所示,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模糊不清的“雾气”在护目镜的 (选填“内”或“外”)侧产生。2.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液氮冰激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一196 ℃),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热。3.五一劳动节,馨玲同学响应校团委的“五个一”倡议,为母亲做一道汤。在做汤的过程中,当锅里的水烧开后,揭开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上滴下,这些水实际是锅内的 遇到冷的锅盖 形成的。4.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5-3-7 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又有 出现,这表明用 (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知识点 2 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应用5. 如图5-3-8所示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 ,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6.(教材素材题)为了解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5-3-9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 50 mL 的水。先给 A 试管加热,A试管中的水吸收热量,当温度达到 时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导管C转移到 B 试管中,发现 B 试管中水面会升高且温度计示数升高了,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成水时 热量。7.(教材素材题)如图5-3-10 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吸液芯内装有液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端向冷端转移,冷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蒸气变成液体并回流到热端。那么吸液芯内液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别是:热端 、 ,冷端 、 。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8.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归园田居·其三》中有诗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放热汽化,后者是放热液化B.前者是吸热熔化,后者是吸热汽化C.前者是放热液化,后者是吸热汽化D.前者是吸热液化,后者是放热汽化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温度的开水烫伤要严重,原因是 ( )A.水蒸气的温度变化大B.水蒸气含的热量多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与烫伤部位接触得快10.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11.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2.某品牌空调使用的新型制冷剂 R600a 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小的物质,它在蒸发器(室内机)内汽化时吸热,在压缩机(室外机)内液化时 。制冷剂在室外的液化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13.厨房中的一些情境如图5-3-11所示:(1)如图甲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选填“高”或“低”),仍然保持气体状态。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后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情境,可以确定图 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原因是: 。14.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窗玻璃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15. [科学思维]图5-3-12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D. 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汽化1.汽化 吸收2. C3. (1)铁圈B(2)如图所示(3)98低于(4)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4. C 5. D 6. D 7. A8.液体的表面积 吸热9.降低 汽化10.醋 沸点低11.不能 吸热 不变 能 不能12. (1)汞(2)等于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CBDA(4)水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减小而减小用注射器向内注入空气水不再沸腾第2课时 液化1.液化 内 2.液化 放3.水蒸气 液化4.液态乙醚 压缩体积5.汽化 吸收 降低6.沸点 液化 放出7.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8. C 9. C 10. B 11. D12.放热 压缩体积13. (1)高 液化 汽化(2)②火焰熄灭前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所以“白气”少14.外表面 内表面15.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