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声的世界章末复习(三)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声的世界章末复习(三) 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 声的世界章末复习(三)
核心要点突破
一、认识声现象
1.声的产生
(1)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 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 。
2.声的传播
(1)声的传播需要 ,声不能在 中传播。声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
(2)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 。一般来说,声在 中传播得最快, 中次之, 中传播得最慢。在15 ℃的空气中声速是 。
3.人耳的听声能力
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作 。低于 20 Hz 的声叫作 ,高于20000 Hz的声叫作 。通常,人耳能听到 ~ Hz 的声。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作乐音。 和 、 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5.音调:声音的 叫作音调。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声源振动快,频率高,音调就 ,听起来声音尖细;声源振动慢,频率低,音调就 ,听起来声音低沉。
6.响度:声音的 叫响度。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①声源 的大小;②人与声源的 (距离越远,声音能量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小,响度也就越小,因此减小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
7.音色:声音的 叫作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 、 等因素决定的。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同一首曲子,根据 的不同就能够分辨出用的是什么乐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不同声音, 一般不同,其波形一般不同。
三、噪声
8.噪声及其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物体杂乱无章的 振动。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 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9.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1)人们用 (符号: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
(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10.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
(2) 。
(1) 。
(3) 。
四、声与现代科技
11.回声: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 回来, 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12.超声与次声的应用
(1)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以回声定位;可以使用 观察母体中胎儿的发育情况;汽车倒车时,还可以用 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等。
(2)次声波传播时 损失小,能传得很远。很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泥石流等,在发生前会发出次声。利用次声监测网进行监测,可以对灾害预警,从而减少损失
13.声识别技术
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正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声识别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声识别技术就是把 信号转换成 信号,再用计算机进行识别的技术。
五、中国乐器
14.中国民族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 乐器、 乐器、 乐器、 乐器。按发声原理的不同分为: 乐器、 乐器、 乐器、 乐器。
教材知识纵横
1.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
分类 能否传播 传播速度
固体 能 速度最
液体 能 速度中等
气体 能 速度最
真空 不能 速度为零
2.乐音的三要素
分类 反映 影响因素 举例
响度 声音的 声源的振幅和人与声源的距离 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声 源 振 动的 这首歌音太高,唱不上去
声音的品质 声源的材料和形状 闻其声知其人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声的产生
如图3-F-1所示,将一个乒乓球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会看到乒乓球随音乐跳动,这说明 。
命题点2 声的传播
如图3-F-2(a)所示,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到耳边,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说明 可以传声;如图(b)所示,把两个纸杯用一条绷直的绳子连起来,可以做成简易电话,两人在两个屋子就可以通话,说明 可以传声;如图(c)所示,月球表面上,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波互相联系,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的传播需要 。
命题点3 音调
如图3-F-3所示,拨动尺子,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得越 , 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所以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传播
如图3-F-4所示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
(1)在玻璃钟罩内的抽气盘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铃,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如果把钟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但实际操作时还是能听到微弱的铃声,请你分析原因: 。
(3)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可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实验二 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3-F-5所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根琴弦。
(2)若他们选择a和b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 两根琴弦进行研究 。理由: 。
(4)两名同学还可以选择 两根琴弦研究 。
章末复习(三)
【核心要点突破】
1. (1)振动 发声 (2)声源
2.(1)介质 真空 声波
(2)声速 固体 液体 气体340m/s
3. 频率 次声 超声 20 20000
4.音调 响度 音色
5.高低 频率 高 低
6.强弱 ①振幅 ②距离
7.特色 材料 形状 音色 音色
8. (1)不规则 (2)干扰
9. (1)分贝 (2)90 70 30~40
10. (1)消声 (2)隔声 (3)吸声
11.反射 反射
12.(1)B超机 超声波传感器
(2)能量
13. 声 电
14.吹管 拉弦 弹拨 打击 体鸣膜鸣 气鸣 弦鸣
【教材知识纵横】
1.大 小
2.强弱 频率 音色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 1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命题点 2 液体 固体 介质
命题点3 快 频率 高 频率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1)能
(2)不能 实际操作时难以抽尽空气,且固体也可以传声
(3)真空
实验二 (1)a和d
(2)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3)不能
琴弦的材料与长度都不同,无法控制变量进行探究
(4)a和c 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