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运动与能量章末复习(二)核心要点突破一、认识运动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 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2.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组成,原子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常见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和 。3.运动的绝对性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 。二、运动的描述4.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作 。参照物通常根据需要和方便来选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 (选填“一定相同”或“不一定相同”),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 的。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相同,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都是 的,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处于 状态。如:空中的加油机和受油机、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等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 。如:观看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 前 面 的 运 动员 跑得 。(2)相同路程比 。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员认定到达终点计时 的运动员跑得快。7.速度(1)物体通过的 与所用 的比叫作运动的速度。(2)速度计算公式: 。其中v表示速度,它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基本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km/h,1 m/s= km/h。三、速度的测量8.匀速直线运动(1)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 时间内,通过的 始终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根据 得出,但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 (选填“有关”或“无关”)。9.变速直线运动(1)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2)对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用通过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 ,得到的是一个表示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叫作 。(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及不同的路程内,其平均速度的值一般是 的。10.平均速度的测量(1)原理: 。(2)方法:用 测路程,用 测时间。四、能量及其转化11. 能量(1)能量是与物体 有关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 形式。(2)能量的主要形式有: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核能等。12.能量的转化(1)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 和 的过程。(2)各种发电站把 转化为电能,而家中各种用电器在工作时把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教材知识纵横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类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特点 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变化速度 用 求速度,但不能认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而只能认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均无关 用 求路程s 内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所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运动过程的总路程和运动的总时间来计算,即路程 s 一定是 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与时间、路程的选取有关教材图片解读命题点1 物质的三种状态如图2-F-1所示,物质有 、 和 三种状态,而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命题点 2 参照物如图2-F-2所示,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 。选择不同的 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果可能不相同。命题点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图2-F-3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歼击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歼击机是 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 。命题点 4 速度如图2-F-4所示,该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速度是 km/h,这是汽车行驶的 (选填“平均”或“瞬时”)速度。命题点5能量的转化于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的机械能,发电机的机械能来源于煤炭燃烧所释放出的一部分化学能,煤炭 的化学能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储存的 。所以说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移和 的过程。重点实验再现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如图2-F-6所示,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3)测量工具: 和 。(4)实验过程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 ,把s 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数据记录表中。②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③根据测得的 s 和 t ,利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④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 。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所用的时间t ,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实验数据记录表: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5)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 运动,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6)评估交流①本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 °②实验时,斜面坡度应 (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 (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1.位置2.(1)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质子 中子(3)固态 液态 气态3.运动 4.参照物5.不一定相同 参照物 静止相对静止6. (1)路程 快 (2)时间 少7. (1)路程 时间运动快慢 米/秒(m/s)3.68. (1)相同 路程(2)无关9. (1)不相等(2)时间 平均速度(3)不同(2)刻度尺 秒表11. (1)运动 能量12. (1)转移 转化(2)其他形式的能 电能【教材图片解读】命题点1 固态 液态 气态命题点2 参照物 参照物命题点3 静止 运动 相对的命题点4 80 瞬时命题点5 化学能 转化【重点实验再现】实验(3)刻度尺 秒表(5)变速直线 小于(6)①使小车及时停下,便于测量时间②较小 延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