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物体运动的速度第 1 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匀速直线运动1.(教材素材题)如图2-3-1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 位置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 10 s记录一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小汽车从 A 位置运动到 E 位置做的是 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2)小汽车在 AB段的速度为 m/s。2.下列情境中,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B.火车减速进站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被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 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 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 v与s、t的大小无关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 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720 m,则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在第10 s时运动的速度是 。知识点 2 速度的有关图像5.图2-3-2中可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与丙 B.甲与丁C.乙与丙 D.乙与丁6.甲、乙、丙、丁四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2-3-3(a)(b)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速度最大的小车是 ,小车丁的速度是 m/s。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7.如图2-3-4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2-3-5所示,图2-3-6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C.只有③ D.只有④9.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s-t 图像如图2-3-7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B.在7.5~20 s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前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一架飞机以 600 km/h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若飞机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11.如图2-3-8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若时间间隔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cm/s。12.如图 2-3-9所示是甲、乙两车的路程-时间图像。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 m处,在0~15 s内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经过 s两车相遇。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13. 甲、乙两车运动的 s-t图像如图2-3-10 所示,已知甲车从 P 点出发、乙车从 Q 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 s,甲到Q 点时,乙离 P 点 1m ,则此时乙到Q点的距离 ( )A.可能为2m B.可能为4mC.一定为8m D.一定为6m第 2 课时 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变速直线运动1.图2-3-11记录了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数据,这辆小车在做 运动,理由是: 。2.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步,他们的 s-t图像如图 2-3-12 所示。由 图 可 知,小刚 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小刚在小明的 (选填“前”或“后”)面。知识点 2 平均速度3.在百米赛跑中,一运动员起跑时的速度为 6m /s,中途的速度为 9 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为10 m/s,若他的成绩为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67 m/s B.12 m/sC.8m/s D.9m/s4.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2-3-13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1 cm)的斜面顶端A 点由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秒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 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由图中数据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m/s。(3)如果在 A 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5.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 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 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k m/h B.4.8k m/hC.5km/h D.6 km/h6.如图2-3-14 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1~3s 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C.物体在0~5s 内运动的路程为2mD.物体在0~5s 内的平均速度为0.67 m/s7.我国运动员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 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2-3-15所示。关于她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 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 /sC.经过C点的速度为5m /sD.在 AD段的平均速度为11.25 m/s8.甲、乙两名同学沿着西堤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像如图 2-3-16 所示,则第12 s 时甲的运动状态为 (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m/s。9.馨玲同学用如图 2-3-17 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她将小车从坡顶A 处由静止释放,小车从A 处滑到坡底C 处。(电子表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所采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2)请根 据图 中 所 给信息 回答:SAB = cm。(3)通过馨玲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馨玲想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 BC段的平均速度,她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处由静止释放,并在 B 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5)在测量 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6)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大,不便于测量时间,下列采取的操作不可行的是 (选填“A”“B”或“C”)。A.将图中斜面高度降低B.在斜面上铺上棉布C.换用质量更大的小车10.甲、丙两地车站的距离是 800 km,一列火车在7:30 从甲地车站出发开往丙地,途中在乙地车站卸货停靠了1 h,在当日 15:30 到达丙地车站。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2)火车的长度。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11.[跨学科实践]小欣通过某运动软件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当她绕操场跑一圈时,软件截屏如图2-3-18所示(1公里即1 km)。则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软件上的“配速”指的是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若她跑步的速度是7.5k m/h,则她跑步的配速是 s。3.物体运动的速度第1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1. (1)匀速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2)202. C 3. D 4. 4m/s 4m/s5. C 6. 甲 丙 乙 07. D 8. B 9. A10. 1:511. 甲 乙 7512. 50大于 2013. B第2课时 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1.变速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变速 前3. C4. (1)加速(2)50(3)偏大5. B 6. C 7. B8. 静止 4刻度尺 秒表(2)40.0(3)加速 0.3 小于(4)A (5)小 (6)C10.(1)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所用时间:火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平均速度:(2)火车通过桥梁时的速度:根据 可知,火车全部通过桥梁行驶的路程: 25s=1000m,火车的长度:600m。11. 1.55.4 4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