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 课时 长度及其测量 误差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分米(dm) B.米(m)C.千米(km) D.厘米(cm)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国际标准轨距为143.5cm = m= km。(2)链球菌的半径约为400 nm= μm= m。(3)地球的半径是6400 km= m= mm。3.给下列长度写上合适的单位符号:(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160 。(2)乒乓球的直径为40 。(3)操场跑道的长度为400 。(4)成年人一非(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约1.8 。(5)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为1463 。知识点 2 长度的测量4.(多选)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测量时,被测物体必须与刻度尺的左端对齐5.如图1-2-1所示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情境,你认为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6.如图1-2-2 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知识点 3 误差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8.某同学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为5.30 dm和0.528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后一个测量结果比前一个精确C.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D.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没有意义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9.如图1-2-3所示,三条线段a、b、c的长度分别为L 、L 、L ,它们的大小关系是10生活中常用人体的某个部位来估测长度,如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为1庹(tuǒ)。按此规定,“1庹”的长度最接近 ( )A.17 mm B.17 cmC.17 dm D.17 m11.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最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1mm的三角板B.分度值是 1 cm,长 20 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mm,长2m 的钢卷尺D.分度值是 1m ,长20 m的皮卷尺1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做法中会产生误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读数时,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不准确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13.小明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做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如图1-2-4所示)。他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744.8 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m m的刻度尺测量的B.结果中的“8”是准确值C.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0.1mm的刻度尺测量的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1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12 cm、18.13 cm、18.11 cm、18.14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18.125 cm B.18.1 cmC.18.13 cm D.18.12 cm15.(教材素材题)如图1-2-5所示,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若读数时按 视线读数,则测量结果会偏大;按 视线读数,则测量结果会偏小。16.如图1-2-6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甲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乙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使用 刻度尺测量较准确。17.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1-2-7所示,图中 A 是他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虚线为其视线方向,请指出该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1) 。(2) 。(3) 。(4) 。创新情境拓展练 素养提升18.[科学推理]如图1-2-8所示是某型号小汽车的车轮及其有关数据,车轮的断面高为 ( )A.225 mm B.135 mmC.60 mm D.375 mm第 2 课时时间的测量及长度的特殊测量A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知识点 1 时间的测量1.(教材素材题)如图1-2-9所示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叫 ,它的分度值是 ,短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乙表叫 ,短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 表;要测量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 (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表。知识点 2 长度的特殊测量2.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如图1-2-10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200页相同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 200B.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可以测量10枚1元硬币的总厚度,然后除以 10C.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时,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铁路线重合,拉直棉线后再用刻度尺测量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N,再乘车轮的周长 L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50圈,如图1-2-11 所示,用分度值是1m m的刻度尺测得50 圈铜丝的总长度为 ,可测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B规律方法综合练 能力达标5.如图1-2-12 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 cm,秒表的读数为 。6.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夏利用桌上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直径(内径)为D ,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测得外径为 D ,如图1-2-13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 d的表达式是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绕了30圈,第二次绕了8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纸张的厚度,第 次测量误差小。2.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第1课时 长度及其测量 误差1. B2. (1)1.435 1.435×10 (2)0.44×10 (3)6.4×10 6.4×10 3. (1) cm (2) mm (3)m(4) dm (5) km4. AC 5. B 6. 6.007. D 8. A 9. A 10. C11. B 12. B 13. A 14. C15. B 5.20A C16. 3.2cm 1cm 3.20cm 1mm乙17.(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2)刻度尺没有放正(3)刻度尺有刻线一侧没有紧贴课本(4)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18. B第 2课时 时间的测量及长度的特殊测量1. 秒表 0.5s 30 min 钟表12h 甲 乙2. C 3. A 4. 5.00 cm 1.05. 2.75110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