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诗二首之将进酒》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唐诗二首之将进酒》同步练习(含答案)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资源简介

《唐诗二首之将进酒》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及背景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_,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本诗创作于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后(752年),当时他漫游梁宋一带,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聚。诗中通过饮酒放歌,抒发了___________的愤懑和___________的个性。
2. 字词梳理
(1)拼音
① 将进酒( ) ② 馔玉( ) ③ 恣欢谑( )
④ 沽取( ) ⑤ 千金裘( ) ⑥ 朝如青丝( )
(2)通假字
① 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与尔同销万古愁(“销”通“_____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字词翻译
① 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钟鼓馔玉不足贵(馔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陈王昔时宴平乐(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斗酒十千恣欢谑(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径须沽取对君酌(径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呼儿将出换美酒(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段落翻译
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②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二、文本探究
1. 文章结构
全诗以“酒”为线索,情感跌宕起伏,可分为四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层(1-8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黄河之水、高堂白发起兴,感叹。
第二层(9-16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___________的自信与豪放。
第三层(17-24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古讽今,表达对___________的蔑视。
第四层(25-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换美酒”“销万古愁”收束,尽显狂放本色。
具体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属于___________层次,“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属于___________层次。
2. 文章主旨
本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宴饮的场景,借酒抒怀,既表达了对___________的愤懑和___________的厌倦,又展现了诗人___________的自信与___________的豪放个性,同时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 文段中“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朝如青丝暮成雪”从___________角度夸张人生短暂,与前文“黄河之水”形成___________,突出生命的脆弱。
文段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 “钟鼓馔玉”指代___________,诗人认为其“不足贵”,表现了对___________的蔑视。
2. 引用“陈王宴平乐”的典故,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 “五花马”“千金裘”是___________的象征,诗人却要“换美酒”,体现了___________的狂放性格。
2. “万古愁”中的“万古”运用了___________手法,暗示愁绪的___________。
学业测试(融合近两年真题题型)
1. 情景默写
诗中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体现诗人自信与豪放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古讽今,表达对权贵蔑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综合分析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情感跌宕,由悲转欢,再由欢转愤,最后以狂放收束,层次分明。
B. “天生我材必有用”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充满积极进取精神。
C. 诗人借“陈王”曹植的典故,暗示自己与曹植一样怀才不遇,只能借酒消愁。
D. “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愁”仅指个人仕途失意的苦闷,情感略显消极。
答案总结
一、文学常
1. 李白,青莲居士,诗仙;怀才不遇,狂放不羁。
2. 拼音 :qiāng、zhuàn、xuè、gū、qiú、zhāo。
通假字 :酤,买酒;消,消解。
翻译 :① 应当;② 精美的食物;③ 举行宴会;④ 放纵;⑤ 只管;⑥ 拿。
段落翻译 :① 上天造就我的才能必定会有施展的机会,千金散尽还会重新获得。② 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不值得珍贵,只希望长久沉醉不愿醒来。
二、文本探究
1. 起兴开篇,时光易逝;及时行乐,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权贵;以酒消愁。
填空 :第二层,第三层。
2. 仕途失意,权贵,天生我材必有用,豪迈不羁。
三、课内阅读
文段一
1. 夸张,极言黄河水势浩大,为下文感叹人生短暂蓄势。
2. 时间,反衬。
文段二
1. 富贵生活,权贵。
2. 以曹植的遭遇自比,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文段三
1. 财富,蔑视金钱、追求自由。
2. 夸张,深沉与永恒。
学业测试
1.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2.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