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5:ABCBD6-10:CBCDA11~14:AC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25分,第16题16分,第17题17分,共58分。)15.(25分)(1)变化(2分):从被迫妥协到主动出兵。(2分)原因(2分):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2分)(回答“文景之治”或“休养生息”给1分,“国力强盛”或“匈奴不断南下袭扰,威胁边疆安全”给2分)(2)措施(3分):政治:和亲;册封;怀柔、招抚;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经济:开发边疆;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文化:安置边疆民族子弟学习;颁赐汉文经典书籍。(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开作答,一点1分,每个角度任答1点即可)特点(4分):方式灵活多样;继承创新;措施全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一点2分,回答2点即可)(3)意义(8分):加强管理,维护边噩稳定和国家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开发边疆,促进边噩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一点2分,任答4点即可)(4)(6分)论题1:中国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治理。(1分)秦朝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加强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可见唐太宗边疆治理措施成效显著。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采取因地制宜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如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在西南地区设置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对边疆地区进行全面治理和地区性开发,使清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这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4分)综上,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王朝采取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分)论题2:唐朝的边噩治理措施全面,影响深远。(1分)政治方面,唐朝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域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经济方面,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时,同时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等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化方面,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有利于汉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文化发展。(4分)综上,唐朝积极开明的边疆政策,全面而有效,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分)论题3:明清时期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推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分)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加强了对东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并在长城附近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促进了民族交往。清朝,在西藏地区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在西北地区,康熙时期出兵准噶尔,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文科综合答案第1页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在整理《百家争鸣》的学习笔记时,发现有几处缺失。以下缺失处对应正确的是A.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一、①的无为而治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二、②的克己复礼与仁政思想C.①法家②儒家③道家三、墨家的自律与格物实验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四、③的冷峻与严明的律令2.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五、百家争鸣及影响塞流西亚一然铺之避主要说性A.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B.张塞率领使团走访西域C.玄奘历经艰辛西行天竺D.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3.东汉时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汇集246道数学应用题及解算方法,囊括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在分数四则运算、解方程、正负数运算等许多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该名著A.记录了三国时期刘徽的“割圆术”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C.莫定了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D.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4.在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内外人流如潮,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勾栏内说书的、演杂剧的、表演藏鞠的,令人眼花缭乱。元朝大都城内,杂剧名家关汉卿的《实娥冤》在剧场频繁上演。这说明宋元时期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市民文化生活丰官C.小说故事引人入胜D.京剧艺术成为“国粹”5.康熙朝以来,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治黄河,疏通河道,保障漕运。雍正时期,为防止农田受侵害,加大对江浙海塘的修筑力度。乾隆时期,将玉米、甘菩等高产农作物大范围推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些举措A.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B.突破了商业贸易的时空限制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6.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提出“少年身体强健,则长亦强健”,梁启超主张“为强国而尚武,呼吁锻炼强民之体魄”。二人观点的相同之处是A.劝谏皇帝变法图强B.唤醒民众革命救国C.倡导国民强身健体D.培养国民独立人格7.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其中歌唱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A.《遵义会议放光芒》B.《四渡赤水出奇兵》C.《过雪山草地》D.《大会师》8.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多年反复试验,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发现了历史试卷第1页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全卷分为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共10页。全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各学科的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各学科的非选择题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道德与法治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3岁少年陈某轩和10岁弟弟在回家路上发现一小女孩落水,哥哥用电话手表报警,弟弟向附近大人呼救,引来陶女土用工具成功救起落水者。作为青少年,我们应①临危不惧,坐等警察救援②敬畏生命,增强救护意识③乐于助人,积极设法施救④见义智为,掌握救护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太空飞行需要航天员具有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具有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能调整极端情况下的身心状态。2025年1月,我国首位累计飞行时长超过一年的航天员叶光富被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材料反映该航天员具有①无私的奉献精神②稳定的心理状态③过硬的身体素质④卓越的社交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一串烧烤的火星,万亩森林的汨滴启示我们,预防森林火灾,中学生应做到①学习防火知识,树立法治观念②杜绝野外用火,禁止进山活动一心号时火星,万有森林的流!③参与防火宣传,助力森林防火3④发现火情隐患,及时报告处理动烤足伦池103:艳的元险保数支处边是A.①②③B.①②④京★南★8115悦爷◆★*★12业m业C.①③④D.②3④汁叶林.是★青★青15km小4.国家“安”,万家“全”。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拟于当日举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下列选项最适合用于该活动主题的是A.劳动成就梦想,安全赢得人生B.遵守职业道德,维护国家利益C.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共担责任D.筑牢法治防线,守护生态安全5.《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该规定说明,公民A.使用网络的权利义务完全一致B.使用网络必须承担刑事法律责任C.行使权利必须先履行相应义务D.行使权利必须符合宪法法律规定文科综合试卷第1页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道德与法治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 DACCD6-10 BACBA11~15 CCDAD16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6分)①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②新增规定要求人大代表忠于宪法、依宪履职,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2分)③有利于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依宪治国。(2分)(本题按照法理依据、事实依据、重要意义三个层次分别赋分。)18.(12分)(1)①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2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本要点按照民族精神的地位作用、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两个层次赋分。)②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发了众志成城的战斗意志,坚定了抗战到底的信心决心;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本要点按照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抗战精神的主观方面作用和客观方面作用三个角度分别赋分。任答一个要点得2分,两个要点得4分。)(2)成就: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300万辆,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等。原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全体中国人民的奋发图强等。(成就和原因分别列举一项即可,各得2分。)19.(10分)(1)①打造创新高地,吸引人才流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分)②为科技创新企业保驾护航,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分)③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分)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科技卡脖子”难题。(2分)⑤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分)(每一要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文科综合答案第1页(2)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对新情况,运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②曹冲称象。打破惯例,巧解难题。③鲁班发明锯子。利用相似结构或功能,发明创造。(任举两例即可。其中每例举例得1分,相应简述得1分。)20.(10分)(1)①态度: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2分)(答到“鼓励、支持、引导”即得2分。)②意义: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分)(一个要点得2分,两个要,点得4分。)(2)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2分)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2分)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企业家精神激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2分)(任答两点得4分。)21.(14分)(1)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发展大势,深化中非合作。(2分)②放眼全球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技术合作。(2分)③倡导普惠包容,加强互联互通,扩大利益交汇。(2分)④共享多样文化,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文化交融。(2分)(任答三点得6分。)(2)①中国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革促发展,(2分)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2分)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以开放促合作,(2分)有利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宝贵合作契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2分)(每一要点做法得2分,相应意义得2分。)(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文科综合答案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资阳道德与法治答案.pdf 2025资阳道德与法治试题.pdf 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pdf 资阳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