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自主学习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自主学习单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

资源简介

第17课《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自主学习单
课题:《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英国哲学家)
学习目标:
1.语言运用:解析关键抽象概念(如“激情”“深渊”“圣徒”),体会其理性与诗性交融的表达。
2.思维能力:梳理“三种激情”的逻辑结构,分析作者如何层层递进论证生命意义。
3.审美创造:感受罗素语言的哲理美感,尝试用意象群或短诗凝练个人生命观。
4.文化自信:理解人类共通的精神追求,思考个体价值与时代责任的联结。
【开头语:叩问生命·启智明心】
亲爱的思考者:
罗素用烈火般的文字灼烧灵魂的暗夜!《我为什么而活着》如一把银匙,撬开人类永恒的困惑之锁。三种激情——爱的渴望、知识的追寻、苦难的悲悯——交织成文明星空的经纬。请你在字里行间勘探自己的精神矿脉,让哲学之光穿透迷雾,照亮属于你的生存答案!
【自学主体:任务驱动·思辨进阶】
一、预学·初探
1.作者名片
罗素是______国______家,1950年______奖得主。
答案:英;哲学;诺贝尔文学。
2.扫清概念障碍
(1)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译一译。(自主梳理)
你的梳理:
(2)解释词语
俯瞰: 俯视(喻居高思考)。
深渊: 绝境(精神困境)。
不可遏制: 无法阻挡(强烈情感)。
参考答案:(1)飓风(jù)俯瞰(kàn)深渊(yuān)濒临(bīn);(2)俯瞰:俯视(喻居高思考);深渊:绝境(精神困境);不可遏制:无法阻挡(强烈情感)。
3.整体感知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你的概括:
参考答案: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2)请梳理三种激情具体指什么?
三种激情:生命支柱 → ①______ → ②______ → ③______
参考答案:①对爱情的渴望;②对知识的追求;③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二、巧学·深究
1.聚焦语言·哲思解码
你的选句:
你的赏析:
参考示例:“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
参考赏析:通感;“天堂”将精神愉悦转化为空间体验。(抽象体验具象化)
2.思维进阶·结构破译
矛盾分析:为何作者说“同情总把我带回尘世”?
你的分析:
参考答案提示:知识爱情指向超越,同情锚定现实责任,构成生命张力。
3.审美迁移·生命意象创造
仿写任务:
原文:“我寻求爱情,其次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请以“我寻求______”句式,用自然景物喻精神需求。
你的仿写:
参考示例:我寻求真理,如同深海鱼追寻磷光,在永恒的黑暗里咬住一缕脆弱的希望。
三、哲思·升华(用你智慧思维,补全下面空缺)
[生命意义] → 支点1:爱情→(驱动力:对抗______)
→ 支点2:知识→(目标:理解______)
→ 支点3:同情→(行动:______)
参考答案:孤寂;万物与人心;减轻苦难
【结束语:生命星图,待你点亮】
你是否在“爱情-知识-同情”的三角镜中照见自己的灵魂轮廓?当罗素在战火中书写人类的悲悯,今天的我们如何在虚拟世界中锚定真实的价值?
请记住:每个时代都是深渊边的行走,而真正的生存,是把火炬递给黑暗中的同行者。活着,是一场向光而行的哲学实践!
签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