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在语文学习方面呈现出多面性。从知识储备看,他们在小学积累了一定字词基础与简单阅读能力,但相较于初中语文要求,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在学习方法上,多数学生在小学依赖教师的细致讲解与督促,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尚未掌握系统预习、复习及独立思考技巧。在学习习惯方面,课堂专注度、笔记记录习惯、阅读写作习惯等都有待进一步培养。从学习兴趣而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热情,喜欢故事性强的文本;部分学生则对语文学习缺乏明确目标,兴趣不高。此外,学生间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这对教学分层与因材施教提出挑战。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设六个单元,涵盖多样主题与文体。第一单元围绕自然美景,如《春》《济南的冬天》等,通过优美文字描绘四季景致,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魅力,学习借景抒情手法与细腻景物描写技巧。第二单元聚焦亲情,《秋天的怀念》《散步》等文章,以生活琐事展现亲情伟大,让学生体悟亲情内涵,提升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第三单元是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讲述作者成长经历,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成长意义,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与成长感悟。第四单元为人生启迪,《纪念白求恩》等课文从不同角度传递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五单元关注动物,《猫》《动物笑谈》等展现动物世界奇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关系,增强关爱动物意识。第六单元属想象世界,《皇帝的新装》等童话、神话、寓言,借助丰富想象构建奇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蕴含深刻哲理。教材注重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融合。每个单元后设相应语文实践活动,如第一单元写作训练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感受;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锻炼学生口语交际与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促进知识综合运用与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写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丰富词汇量。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语气自然,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语言特色。了解常见文体特点,掌握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基本写作方法,能根据题目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地完成作文,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做到表达清晰、流畅、有条理,能在不同场合与人进行有效交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语文活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培养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经历审题、立意、选材、组织语言等写作过程,提高写作实践能力。借助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新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友情,关爱自然,树立正确价值观与积极人生态度。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生字词积累与运用,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基础词汇。阅读能力培养,包括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分析与欣赏,学会提取关键信息与总结归纳。写作训练,着重记叙文写作,指导学生学会叙事、描写人物,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日常交流与课堂活动中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体会作者复杂情感与写作意图,尤其是寓意深刻的散文与诗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使其能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写出有真情实感、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章,克服写作时的无话可说、条理不清等问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与实施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效率,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五、教学措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层。基础层侧重基础知识巩固,如字词听写、课文背诵;提高层注重知识深化理解与迁移运用,如阅读分析、写作技巧提升;拓展层开展深度阅读与写作拓展,如文学作品鉴赏、创意写作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组建语文学习小组,每组 4 - 6 人,涵盖不同层次学生。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综合性学习活动等以小组形式开展,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培养合作能力与思维碰撞。多样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讲解基础知识时采用讲授法,确保知识准确性与系统性;分析课文时组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情境教学法,如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氛围;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习趣味性。强化阅读与写作训练:每周安排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撰写读书笔记;写作训练根据单元主题进行,从写作指导、初稿创作、小组互评到教师点评,逐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定期开展作文展览、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困难与需求,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辅导,鼓励其树立学习信心;对学有余力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其更高学习需求。六、教学进度表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1 9.1 - 9.7 开学第一课:介绍初中语文学习要求与方法第一单元:《春》 3 课时2 课时2 9.8 - 9.14 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2 课时2 课时3 9.15 - 9.2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 秋思》) 3 课时4 9.22 - 9.28 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分析景物描写方法与技巧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指导观察生活,撰写观察日记) 2 课时3 课时5 9.29 - 10.5 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国庆、中秋放假 2 课时-6 10.6 - 10.12 第二单元:《散步》《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 2 课时2 课时7 10.13 - 10.19 第二单元:《<世说新语> 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综合实践:体会亲情主题文章情感表达 2 课时2 课时8 10.20 - 10.26 写作:学会记事(指导记叙文六要素,讲述生活故事)专题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搜集交友名言、故事,开展口语交流) 3 课时2 课时9 10.27 - 11.2 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课时10 11.3 - 11.9 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论语> 十二章》 2 课时3 课时11 11.10 - 11.16 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分析成长类文章写作手法写作:如何突出中心(通过修改作文,明确文章中心) 2 课时3 课时12 11.17 - 11.23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与略读指导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2 课时3 课时13 11.24 - 11.30 期中复习:字词、课文背诵、阅读写作知识梳理 5 课时14 12.1 - 12.7 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 2 课时3 课时15 12.8 - 12.14 第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 2 课时3 课时16 12.15 - 12.21 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归纳人生启迪类文章主题写作:思路要清晰(学习列提纲,组织文章结构) 2 课时3 课时17 12.22 - 12.28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分享读书经验,制定阅读计划)第五单元活动 探究:任务一 体会人与动物的关系(《猫》) 2 课时3 课时18 12.29 - 12.31 第五单元活动 探究:任务二 把握动物的特征(《动物笑谈》)期末复习规划 2 课时1 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