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自主综合测试 (提优卷)范围: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1分)一、基础练习厅。(45分)1.农作物抗涝保产化阅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地区极端天气频发。某国部分农田遭受暴雨洪涝侵袭,大片 zhuāng jia( )浸泡在又脏又浑浊的水中,景象一片狼藉。当地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科研团队不分昼夜 yán jiū( )应对方案。他们深入受灾农田,不顾淤泥脏污,常常工作到 jīng pí lì jié(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培育出了更耐涝的 shuǐ dào( )品种,有效 gǎi shàn( )了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难题,避免农民再陷入 bēi cǎn( )的境地。(1)根据所给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7分)(2)用文中的加点词写一句话。(2分)2.选择题。(14 分)(1)和“遗弃”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A.遗留 B.丢弃 C.遗存 D.遗忘(2)下列句子中,哪一个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 ( )。A.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B.班级足球队比赛获得冠军,同学们愤愤不平。C.浪潮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声音。D.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的能呼风唤雨,有的能腾云驾雾。(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 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的。B.是谁将雪花撒下 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C.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D.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4)把下面的句子放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①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②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个既能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③于是,他照着荷叶的样子,用竹子扎成架子,蒙上羊皮,做出了伞。鲁班的妻子瞧着伞,高兴地说:“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就好了。”④后来,鲁班终于想出好办法,制造出了可以收拢的伞。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之后(5)请根据你的观察,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正确的一项是( )。夜深了,鱼 里的鱼儿一动不动,鸟儿在 里睡着了,小猪也在 里打起了呼噜,只有小老鼠悄悄地从 里爬了出来。A.塘巢 洞 圈 B.圈窝 洞 巢C.塘洞 圈 巢 D.塘巢 圈 洞(6)大胆想象能为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让讲述的故事更加神奇。下列故事情节不符合想象神奇这一要求的是( )。语文要素A.相传神农总结治病救人的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B.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C.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D.何仙姑将荷花一放,花朵变得和磨盘一样大。(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有观察都离不开一双明亮的眼睛。保护视力,下列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睡前可以关灯趴在床上观看电子产品。B.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养成良好的习惯。C.读书时要保持光线舒适。如果长时间读书,中途可以向远方眺望一会儿,缓解眼睛的疲劳。D.经常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休息。3.小雪写了一段科普节开幕词,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6分)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让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便捷。道路上,无人驾驶汽车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自如行驶;农场里,智能管理系统代替工人进行自动种植、灌溉、采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科技的发展正在让那些曾经 yáo 不可及的幻想成为现实。在本次“科普节”中,让我们一起探究科技的奥秘,体验科技的魅力!(1)读好开幕词: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系统 (xì) B. 降低(jiàng) C. 种植(zhòng) D. 成为(wèi)(2)检查开幕词:“yáo 不可及”的“yáo”字,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遥 B. 摇 C. 谣 D. 瑶(3)读懂开幕词:“川流不息”的“息”字的意思是(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滋生;繁殖 C.利钱;利息 D.停止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1)无风的天,湖面很平静。(改为比喻句)(2)这礼物,是一位即将就要远行的朋友送我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1)诗中有美景:《暮江吟》描绘了“ , ”这样的晚霞映江之景;王维笔下有“ , ”这样的林间余晖之景。(2)诗中有哲思:《题西林壁》中“ , ”讲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卢钺用“ , ”告诫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注意取长补短。(3)诗中亦有情:《嫦娥》一诗中诗人用“ , ”表达自己的孤独。(4)名言警句给我们启示: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自卑,要勇敢寻求帮助。正如韩愈所说:“ , ”新考法 拟写景点推荐语综合性学习。(6分)南京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夫子庙、总统府、玄武湖、中山陵、南京眼……这些热门的景点吸引了四方游客。为了迎接旅游黄金周,南京文旅局将举行一场热门景点评选活动。请你向组委会推荐一个好玩的地方,注意要把景点介绍清楚,把推荐理由写充分。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24分)二、阅读文章,完成练习。(24分)(一)乡 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①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②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③捷。[注释]①临:挨着,靠近。②夹:夹杂。③甚:非常。1.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1)忽高忽低: (2)来去甚捷:2.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4分)3.回想一下,你曾经有在哪里见过诗中描写的景象吗 请用自己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述一下你见过的真实景象。(4分)(二)二月二,龙抬头古时候,人间的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结果,人间连年干旱,河流干涸见底,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地里没有收成,人间闹起了饥荒,老百姓病的病,倒的倒,一个个束手无策。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看不下去了,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他偷偷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心里都十分着急。可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没想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到了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有个老人发现,这些黄豆和玉米很像金豆,于是老人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了花。大家也都纷纷效仿,然后都把它供在了庭院里。玉帝见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霎时间,天空中一道霹雳,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只见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长啸一声,腾空而起!他冲上云霄,翻腾了几下舒展身子,在人们头上盘旋了几圈,感谢人们的搭救之恩。百姓们抬头望着青龙,嘴角上翘,都露出了微笑。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从天空倾泻下来,人们乐开了花,任凭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感受着雨水的滋润。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间又变得生机勃勃起来。人们收成好了,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龙抬头节,又叫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各种敬龙祈雨的活动,以此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1.玉帝惩罚青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分)A.青龙经常偷偷给人间降雨。 B.青龙不给人间降雨违背了天规。C.青龙降雨违背了玉帝的命令。 D.青龙耽误了祭天的时辰。2.“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后来青龙是如何重登天庭的 ( )(2分)A.有个老人向玉帝祈求让金豆开花。B.大家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花供在庭院里。C.青龙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让金豆开花。D.山神来助,响起一声霹雳解救出了青龙。3.人们举行“龙抬头节”庆祝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2分)A.感谢青龙搭救了人类。 B.感谢玉帝释放了青龙。C.祈求青龙为人间降雨。 D.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4.“龙抬头节”,为什么又叫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天一到,农民开始从事春耕等农事活动。B.农历二月初二一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C.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青龙现身,天降甘霖。D.人们在“龙抬头节”举行敬龙祈雨活动,纪念青龙。5.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写一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6分)语文要素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25 分)四、习作表达阁。(25分)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注意观察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甚至得到一些启发。要求:请以“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语句通顺,能进行连续观察写出观察对象的变化,不少于350字。(作文纸自备)参考答案:一、1.(1)庄稼 研究 精疲力竭 水稻改善悲惨(2)示例: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他凭借着不懈努力,每天早起背单词、晚上练听力,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1)B (2)B (3)B (4)B (5)D (6)A(7)A3.(1)D[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字音的辨析。D. 成为(wéi)。(2)A[解析]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联系句子语境选择。A.遥:遥远。B.摇: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C.谣:歌谣。D.瑶:美玉;形容美好、珍贵。遥不可及:非常遥远而不可到达。(3)D[解析]本题考查字义辨析。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息:停止。4.(1)示例:无风的天,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2)提示:删去“即将”或“就要”。5.(1)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3)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4)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二、示例:我推荐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和乡土人情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其中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景区内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和华丽的古建筑街市,游客还可以乘船畅游秦淮河,欣赏两岸风光,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三、(一)1.(1)一会儿。 (2)快;迅速。2.竹篱、茅屋、河水、杨树、柳树、桃树、李树、飞燕。3.示例:去年盛夏,我跟随父母回到乡村老家,青草的香味,弥漫在清新的空气中,深吸一口气,舒服极了。路边树上那翠绿的颜色直逼我的眼睛,仿佛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棵棵大树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站在一起,形成一张张巨伞。鸟儿在林间欢乐歌唱。树下的地面,露出斑斑点点的细碎日影。大树掩映着村庄,农家的烟囱上飘着缕缕炊烟。[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注意语句通顺,不要写错别字。参考译文 乡下农家,竹子做成的篱笆,茅草做成的房屋,邻近水边形成村落。水边有几棵杨树和柳树,中间还夹杂着桃树和李树,两只飞翔的燕子在树林间穿行,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来来去去非常迅速。(二)1.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第1自然段写玉帝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第2自然段写青龙偷偷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第3自然段写玉帝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而惩罚他。由此可知,青龙降雨违背了玉帝的命令,所以受到了惩罚。2.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由“于是老人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了花……玉帝见家家户户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可得出答案。3.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由“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以此寄托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可知,人们举行“龙抬头节”庆祝活动的主要目的。4.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青龙现身,天降甘霖”是神话故事,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5.起因:人间皇帝耽误了祭天,玉帝生气让人间大旱三年。经过:青龙偷偷降雨,受罚压在山下,玉帝提出金豆开花才能重返天庭。二月初二人们把黄豆和玉米炒爆开花供在庭院里。结果:最后青龙得到赦免,天降甘霖,万物复苏。四、作文答案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