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1.目前有些居民区内楼道灯的控制使用的是一种延时开关。该延时开关的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图中D是红色发光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使其发出红色亮光),R为限流电阻,K为按钮式开关,虚线框内S表示延时开关电路,当按下K接通电路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S闭合,这时释放K后,延时开关S约在1 min后断开,电灯熄灭。根据上述信息和原理图,我们可推断: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是 (填“发光的”或“熄灭的”),按钮开关K按下再释放后,电灯L发光持续时间约 min。这一过程中发光二极管是 。限流电阻R的阻值和灯丝电阻RL相比,应满足R RL的条件。2.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模拟电路,其中A为一光敏电阻,B为电磁继电器,C为电流放大器,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日落路灯亮的效果。3.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I关系图线。(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 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100 Ω)、电动势为6 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 (选填“A”或“B”);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2)将该小灯泡接入如丙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 A,电源电动势为3 V。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电源的内阻为 Ω。4.如图甲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1)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名称)接在干路上。(2)如图乙所示,当房客进门时,只要将带有磁铁的卡P插入盒子Q中,这时由于磁铁吸引簧片,开关B就接通,通过继电器J使整个房间的电器的总开关接通,房客便能使用室内各种用电器。当继电器工作时,cd相吸,ab便接通。请你将各接线端1、2、3、4、5、6、7、8、9、10适当地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5.传感器担负着信息的采集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敏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现要利用该热敏电阻组装一个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18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2)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组装电路,并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①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附近;②若已知该热敏电阻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则根据实验要求,先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这一阻值为 Ω;③将开关向 (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6.半导体型呼气酒精测试仪采用氧化锡半导体作为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是该测试仪的原理图。图中R1为定值电阻,乙醇传感器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1)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 (选填“大”或“小”)。(2)如图乙所示为乙醇传感器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酒精气体浓度为0时R2的阻值为 Ω。若某司机呼气酒精浓度为120 mg/m3,此时R2的阻值为 Ω。(3)现有一个电源,电动势为4.8 V,内阻为1 Ω;电压表V量程为5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60 Ω;导线若干。按图甲所示电路图把电压表改装成酒精浓度表,则酒精气体浓度为0的刻度线应刻在电压刻度线为 V处;酒精气体浓度为50 mg/m3应刻在电压刻度线为 V处。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1.发光的 1 熄灭的 解析: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与灯泡串联,有小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因此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当按钮开关K按下再释放后,由于通电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S闭合,二极管被短路,所以处于熄灭状态;由于延时开关S约在1分钟后断开,电灯才熄灭,则知电灯L发光持续时间约1 min。只有当限流电阻R的阻值比灯丝电阻RL大得多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才很小,确保二极管不烧坏。2.见解析图解析:当有光照射时,光电流经过放大器输出一个较大的电流,驱动电磁继电器吸合,使两个触点断开;当无光照时,光电流减小,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使两个触点闭合,控制路灯电路接通,路灯开始工作。电路如图所示:3.(1)A 电路图见解析(2)0.75 1.67解析:(1)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可以选A;小灯泡电阻较小,电流传感器应采用外接法,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由图甲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3 A时,灯泡两端电压是2.5 V,则灯泡功率P=UI=2.5 V×0.3 A=0.75 W;电源电动势是3 V,过点(0.3 A,2.5 V)和纵轴上3 V的点作一直线,该直线是电源的U-I图像,如图所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E=U+Ir,解得r=1.67 Ω。4.(1)开关 (2)见解析解析:(1)房卡可以控制房间内的灯和插座,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灯和插座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于干路上的开关。(2)将干簧管与电源E、线圈连成一个回路;将三个灯泡所在电路与交流电流接成回路,即按8—7,4—5,6—9,1—3,2—10 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如图。5.(1)减小 (2)①b ②650.0 ③c解析:(1)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①为防止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②本题采用的是等效替换法,先用电阻箱来代替热敏电阻,所以电阻箱的阻值要调节到系统报警时热敏电阻的临界电阻,也就是在60 ℃时的阻值650.0 Ω。③先把电阻箱的电阻接入电路,即将开关向c端闭合,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至报警器开始报警时,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接到热敏电阻上,即开关接d端,当热敏电阻的阻值是650.0 Ω时,也就是温度达到了60 ℃,报警器开始报警,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6.(1)大 (2)60 24(22~26均可) (3)2.40 2.88解析:(1)酒精气体浓度越大,R2的阻值越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R2减小时,电路总电流增大,故电压表的读数变大。(2)根据“电阻值—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曲线。读出呼气酒精浓度为0时,R2的阻值为60 Ω。呼气酒精浓度为120 mg/m3时,R2的阻值为24 Ω。(3)酒精气体浓度为0时,I=≈0.04 A,U=IR1=2.40 V;酒精气体浓度为50 mg/m3时,R2'=40 Ω,I'=≈0.048 A,U'=I'R1=2.88 V。2 / 3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1.会制作简单的光报警装置和温度报警装置,知道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2.知道传感器在自动控制装置中的作用。 3.能利用传感器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能解释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传感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物理观念) 2.通过分析、设计自动控制装置,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 3.通过阅读教材,理解自动感应门、洗衣机水位控制、指纹识别器、机器人等所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实例。(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1 门窗防盗报警装置一、实验目的1.了解门窗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2.了解干簧管和继电器的特点和在装置中的作用。二、实验原理1.干簧管(1)特点:感知磁场是否存在的传感器。(2)作用:将磁场的存在与否转换为电路的通断。2.继电器(1)特点:继电器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开关与触点a接通,无电流时,开关与触点b接通。(2)作用:将继电器中电流的有无转换为指示灯和蜂鸣器电路的控制,相当于一个自动的双向开关。3.实验电路4.工作原理闭合开关S,系统处于防盗状态。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使干簧管处于导通状态,继电器使开关c与触点a接通,二极管LED发光。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使开关转换为c、b接通,蜂鸣器H发声报警。三、实验器材干簧管SA、继电器、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330 Ω)、蜂鸣器H、电源、小磁体、开关等。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前,要先判断一下干簧管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簧片能否正常动作。2.确定各元件可以正常工作后,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3.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 光控开关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2.练习利用光控开关制作自动控制设备。二、实验原理1.晶体三极管(1)两种类型(2)三个电极①发射极e;②基极b;③集电极c。(3)重要特性①从基极输入一个较小的电流,就会在集电极获得较大的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②在控制电路中具有完成断路和接通的开关作用。2.光控开关(1)电路图(2)工作原理当光照较强时,RG较小,加在基极上电压较小,三极管不导通,LED不亮;当光线较弱时,RG阻值增大,加在基极上电压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开始发光。3.光控开关控制电路(1)电路图(2)工作原理当环境光比较强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很小,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所在的回路相当于断路;当环境光线比较暗时,光敏电阻RG阻值较大,三极管导通,集电极电流较大,驱动继电器吸合开关S,点亮灯泡L。(注:与继电器并联的二极管D,提供自感电流释放通路,以保护三极管不被烧坏。)三、实验器材可调电阻R1(最大电阻为51 kΩ)、限流电阻R2(330 Ω)、光敏电阻RG、三极管VT、发光二极管LED、继电器、小灯泡L(6 V、0.3 A)、二极管D、电源等。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让光敏电阻RG受到白天较强的自然光照射,调节电阻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3.遮挡RG,当光照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就会看到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4.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五、注意事项1.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进行安装。2.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否则将烧坏门电路集成块。3.光控开关实验中要想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些。题型一 光敏电阻的应用【典例1】 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将光敏电阻Rx和定值电阻R0接在9 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不计,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光强E/cd 1 2 3 4 5电阻值Rx/Ω 18 9 6 3.6[“光强”表示光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cd)](1)当光强为4坎德拉(cd)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大小为 Ω。(2)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填标号)。尝试解答 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2)如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 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光敏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0 kΩ,R2=20 kΩ,R3=40 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题型二 热敏电阻的应用【典例2】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12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120 ℃时阻值为700.0 Ω);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约为18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1)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选填“R1”或“R2”)。(2)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②将开关向 (选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选填“不变”“向左滑动”或“向右滑动”),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4)若要将此系统改为光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光敏电阻的光照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值时,系统报警,且光敏电阻在这一特定值时的电阻为650 Ω,则需将上述电路中的 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尝试解答 1.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2)实验的主要步骤: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如图所示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 + t(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的电阻为1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9.0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则:(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 (选填“A、B端”或“C、D端”)。(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可变电阻R'的阻值应调节为 Ω。题型三 其他传感器的应用【典例3】 酒驾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准则。某款酒精检测仪如图甲所示,核心部件为乙醇传感器,其电阻R与酒精气体浓度c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某同学想利用该乙醇传感器设计一款酒精测量仪,除乙醇传感器外,在实验室中找到了如下器材:A.干电池组(电动势E=3.0 V,内阻r=1.2 Ω)B.表头G(满偏电流6.0 mA,内阻Rg=42 Ω)C.电阻箱R1(最大阻值9 999.9 Ω)D.电阻箱R2(最大阻值9 999.9 Ω)E.开关及导线若干(1)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丙所示,他首先将表头G量程扩大为90 mA,则应将电阻箱R1的阻值调为 Ω。(2)如图丁所示,该同学想将酒精气体浓度为零的位置标注在表头上2 mA处,则应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为 Ω。(3)完成步骤(2)后,某次在实验室中试测酒精浓度时,表头指针如图丁所示。已知酒精浓度在0.2~0.8 mg/mL之间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0.8 mg/mL属于醉酒驾驶,则该次测试的酒精浓度属于 范围(选填“酒驾”或“醉驾”)。(4)使用较长时间后,干电池组电动势降低,内阻增大,则此时所测的酒精气体浓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尝试解答 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现有A和B两个压力传感器:(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N,其阻值约几十千欧,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电源电动势为3 V电流表A(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50 Ω)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滑动变阻器R0(阻值0~100 Ω)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关S1应该接 (选填“①”或“②”),开关S2应该接 (选填“③”或“④”)。(2)实验测得A和B两个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利用压力传感器设计了自动报警分拣装置如图丙所示,图中RN为压力传感器,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不计)。当蜂鸣器(可视为断路)两端的电压大于3 V时,会发出警报。分拣时将质量不同的物体用传送带运送到压力传感器上,若要将质量超过0.40 kg 的货物实现报警分拣,则 (选填“A”或“B”)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更高(灵敏度指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率,g=10 m/s2)。(3)仍用图丙所示的自动报警分拣装置,某次分拣产品时选择B压力传感器,若R调为50 kΩ,该分拣装置可以实现将质量超过 kg的物品进行分拣(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要分拣质量更大的物品,应该将R的滑片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声、光控制照明系统。声、光控制开关需要同时满足光线较暗、有活动声音时才接通电路的工作要求。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1)声、光控制开关中的声控继电器与光控继电器是 (填“并联”或“串联”)关系。(2)其中光控继电器的电路结构如图乙所示。已知环境亮度越大,光敏元件阻值越小,当电路电流小于某阈值I0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在设定的光照度条件下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继电器恰好开始工作,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I0= A。(3)为了节约用电,需要降低光照度阈值,应该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 。2.某同学尝试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他所选用的器材有:灵敏电流表(待改装),学生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导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标准温度计,PTC热敏电阻Rt(PTC线性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a+kt,a>0,k>0)。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 (选填“a”或“b”)端,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 (选填“c”或“d”)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 ,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 ℃,就将开关S置于d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表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 (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表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表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 (选填“左”或“右”)侧,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 (选填“是”或“否”)。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必备技能·细培养】题型一【典例1】 (1)4.5 (2)C解析:(1)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光敏电阻Rx的阻值与光强E的乘积均为18 Ω·cd 不变,则当E=4 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x= Ω=4.5 Ω。(2)由题意可知,光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连接,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Rx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x两端的电压减小;反之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Rx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减小,Rx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玻璃并联在R0两端时不符合,玻璃并联在Rx两端时符合题意。故A错误,C正确。若玻璃与电源并联,由于电源内阻不计,光照变化时,玻璃两端的电压不变,故B、D错误。素养训练 见解析解析:(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2)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 kΩ,两端电压为2 V,电源电动势为3 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应为10 kΩ,即选用R1。题型二【典例2】 (1)R2 (2)①700.0 b 避免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 ②c 报警器开始报警 (3)不变 (4)热敏电阻 650解析:(1)电源输出电压约为18 V,而报警时的电流为10 m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约为R= Ω=1 800 Ω,而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700 Ω,故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应约为1 100 Ω,故应选择R2。(2)①因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120 ℃时报警,此时电阻为700 Ω,故应将电阻箱调节至700 Ω,然后由最大阻值处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报警,故开始时滑片应在b端,不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避免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将开关接到c端与电阻箱连接,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然后再接入热敏电阻,电路即可正常工作。(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4)需将上述电路中的热敏电阻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650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素养训练1.(1)实物连线图见解析 (2)记录温度计数值 记录电压表数值 (3)100 0.390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2)改变温度后,热敏电阻阻值改变,电压表示数改变。(3)从图线知R与t呈线性关系,图线斜率k==0.390,且将图线延长,图线过原点,说明纵轴上截距(当t=0 ℃时)R=100 Ω;所以R=100+0.390t(Ω)。2.(1)A、B端 (2)260解析:(1)当线圈中的电流较小时,继电器的衔铁在上方,恒温箱的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恒温箱内温度升高,故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2)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即50 ℃时线圈内的电流为I=20 m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式中r为继电器的电阻,解得R+R'+r=450 Ω。由题图甲可知,50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90 Ω,所以R'=450 Ω-R-r=260 Ω。题型三【典例3】 (1)3.0 (2)16.0 (3)酒驾 (4)偏小解析:(1)要将表头G量程扩大为90 mA,电阻R1===3 Ω。(2)表头G显示电流为2 mA时,电路实际电流为I1=30 mA,由图乙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为零时,该气体传感器电阻R=80 Ω,改装后表头等效电阻为Rg'==2.8 Ω,则I1=,得R2=16 Ω。(3)由图乙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达到醉驾标准时,该气体传感器电阻R'=20 Ω,此时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I2==75 mA,此时表头G中的实际电流为5 mA,则图丁所示的酒精浓度未到达醉驾,属于酒驾范围。(4)使用较长时间后,干电池电动势降低,内阻增大,根据I=,同一酒精浓度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将偏小,流经表头的电流也同比减小,故所测得的酒精浓度值偏小。素养训练 (1)② ③ (2)A (3)0.060 下解析:(1)RN的阻值约几十千欧,因此有RN>= Ω=1 000 Ω,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关S1应该接②。实验需要测量多组数据,且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实验时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方式接入电路,因此开关S2应该接③。(2)由图乙可知,由灵敏度指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率可知,A压力传感器在压力大于4 N的时候灵敏度更高,故选A压力传感器更灵敏。(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0 kΩ时,要使得蜂鸣器两端的电压大于3 V,则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应该小于50.0 kΩ,此时对应的压力大小为0.6 N,对应的物品质量为0.060 kg。若要分拣质量更大的物品,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减小,所以滑片应该向下移动。【教学效果·勤检测】1.(1)串联 (2)0.42 (3)小解析:(1)由于声、光控制开关需要同时满足光线较暗、有活动声音时才接通电路的工作要求,可知声、光控制开关中的声控继电器与光控继电器是串联关系。(2)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精度为0.02 A,根据电流表的读数规律,可知,该电流表的读数为0.42 A。(3)由于环境亮度越大,光敏元件阻值越小,则当降低光照度阈值时,对应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于电路电流小于某阈值I0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可知此时应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小。2.(2)a c 满偏(或指针到最大电流刻度) (3) (4)右 否解析:(2)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需要先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结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可知,开始时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 a端,以保证电流表的使用安全;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c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3)当温度为t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a+kt,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4)由上式可知,温度越高,电流表中的电流值越小,所以低温刻度在表盘的右侧;由于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线性函数,所以表盘的刻度是不均匀的。8 / 8(共88张PPT)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1.会制作简单的光报警装置和温度报警装置,知道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2.知道传感器在自动控制装置中的作用。 3.能利用传感器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能解释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传感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物理观念)2.通过分析、设计自动控制装置,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3.通过阅读教材,理解自动感应门、洗衣机水位控制、指纹识别器、机器人等所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科学态度与责任)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实例。(科学态度与责任)目 录01.基础知识·准落实02.必备知识·快突破03.教学效果·勤检测04.课时训练·提素能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01实验1 门窗防盗报警装置一、实验目的1. 了解门窗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2. 了解干簧管和继电器的特点和在装置中的作用。二、实验原理1. 干簧管(1)特点:感知磁场是否存在的传感器。(2)作用:将磁场的存在与否转换为电路的通断。2. 继电器(1)特点:继电器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开关与触点a接通,无电流时,开关与触点b接通。(2)作用:将继电器中电流的有无转换为指示灯和蜂鸣器电路的控制,相当于一个自动的双向开关。3. 实验电路4. 工作原理闭合开关S,系统处于防盗状态。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使干簧管处于导通状态,继电器使开关c与触点a接通,二极管LED发光。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断开,继电器被断电,使开关转换为c、b接通,蜂鸣器H发声报警。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前,要先判断一下干簧管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用磁体直接靠近干簧管,观察簧片能否正常动作。2. 确定各元件可以正常工作后,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3. 接通电源后,将磁体靠近和离开干簧管,分别观察实验现象。三、实验器材干簧管SA、继电器、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330 Ω)、蜂鸣器H、电源、小磁体、开关等。实验2 光控开关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2. 练习利用光控开关制作自动控制设备。二、实验原理1. 晶体三极管(1)两种类型(2)三个电极①发射极e;②基极b;③集电极c。(3)重要特性①从基极输入一个较小的电流,就会在集电极获得较大的电流,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②在控制电路中具有完成断路和接通的开关作用。2. 光控开关(1)电路图(2)工作原理当光照较强时,RG较小,加在基极上电压较小,三极管不导通,LED不亮;当光线较弱时,RG阻值增大,加在基极上电压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发光二极管LED开始发光。3. 光控开关控制电路(1)电路图(2)工作原理当环境光比较强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很小,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所在的回路相当于断路;当环境光线比较暗时,光敏电阻RG阻值较大,三极管导通,集电极电流较大,驱动继电器吸合开关S,点亮灯泡L。(注:与继电器并联的二极管D,提供自感电流释放通路,以保护三极管不被烧坏。)三、实验器材可调电阻R1(最大电阻为51 kΩ)、限流电阻R2(330 Ω)、光敏电阻RG、三极管VT、发光二极管LED、继电器、小灯泡L(6 V、0.3A)、二极管D、电源等。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 让光敏电阻RG受到白天较强的自然光照射,调节电阻R1使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刚好不发光。3. 遮挡RG,当光照减弱到某种程度时,就会看到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发光。4. 让光照加强,当光照强到某种程度时,发光二极管LED或小灯泡L熄灭。五、注意事项1. 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进行安装。2. 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否则将烧坏门电路集成块。3. 光控开关实验中要想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些。02必备技能·细培养诱思导学 触类旁通题型一 光敏电阻的应用【典例1】 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将光敏电阻Rx和定值电阻R0接在9 V的电源上,电源内阻不计,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光强E/cd 1 2 3 4 5电阻值Rx/Ω 18 9 6 3.6[“光强”表示光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cd)](1)当光强为4坎德拉(cd)时,光敏电阻Rx的阻值大小为 Ω。解析:由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光敏电阻Rx的阻值与光强E的乘积均为18 Ω·cd 不变,则当E=4 cd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x= Ω=4.5 Ω。4.5 (2)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填标号)。C 解析:由题意可知,光敏电阻Rx与定值电阻R0串联连接,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Rx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x两端的电压减小;反之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Rx阻值增大,R0两端的电压减小,Rx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玻璃并联在R0两端时不符合,玻璃并联在Rx两端时符合题意。故A错误,C正确。若玻璃与电源并联,由于电源内阻不计,光照变化时,玻璃两端的电压不变,故B、D错误。 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答案:见解析解析: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特点: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2)如图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 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光敏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0 kΩ,R2=20 kΩ,R3=40 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解析: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 kΩ,两端电压为2 V,电源电动势为3 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应为10 kΩ,即选用R1。题型二 热敏电阻的应用【典例2】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12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120 ℃时阻值为700.0 Ω);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U约为18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1)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选填“R1”或“R2”)。解析:电源输出电压约为18 V,而报警时的电流为10 m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约为R= Ω=1 800 Ω,而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700 Ω,故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应约为1 100Ω,故应选择R2。R2 ①电路接通前,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根据实验要求,这一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②将开关向 (选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 。700.0 b 避免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 c 报警器开始报警 (2)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解析:①因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120 ℃时报警,此时电阻为700 Ω,故应将电阻箱调节至700 Ω,然后由最大阻值处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报警,故开始时滑片应在b端,不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避免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②将开关接到c端与电阻箱连接,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然后再接入热敏电阻,电路即可正常工作。(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选填“不变”“向左滑动”或“向右滑动”),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不变 (4)若要将此系统改为光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光敏电阻的光照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值时,系统报警,且光敏电阻在这一特定值时的电阻为650 Ω,则需将上述电路中的 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解析:需将上述电路中的热敏电阻换成光敏电阻,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650 Ω,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热敏电阻 650 1.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答案:实物连线图见解析解析:实物连线如图。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解析:改变温度后,热敏电阻阻值改变,电压表示数改变。记录温度计数值 记录电压表数值 (2)实验的主要步骤:(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如图所示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 + t(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00 0.390 解析:从图线知R与t呈线性关系,图线斜率k==0.390,且将图线延长,图线过原点,说明纵轴上截距(当t=0 ℃时)R=100 Ω;所以R=100+0.390t(Ω)。2. 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的电阻为1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9.0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则:(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 (选填“A、B端”或“C、D端”)。解析:当线圈中的电流较小时,继电器的衔铁在上方,恒温箱的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恒温箱内温度升高,故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该接在A、B端。A、B端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可变电阻R'的阻值应调节为 Ω。解析: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即50 ℃时线圈内的电流为I=20 m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式中r为继电器的电阻,解得R+R'+r=450 Ω。由题图甲可知,50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90 Ω,所以R'=450 Ω-R-r=260 Ω。260 题型三 其他传感器的应用【典例3】 酒驾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准则。某款酒精检测仪如图甲所示,核心部件为乙醇传感器,其电阻R与酒精气体浓度c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某同学想利用该乙醇传感器设计一款酒精测量仪,除乙醇传感器外,在实验室中找到了如下器材:A. 干电池组(电动势E=3.0 V,内阻r=1.2 Ω)B. 表头G(满偏电流6.0 mA,内阻Rg=42 Ω)C. 电阻箱R1(最大阻值9 999.9 Ω)D. 电阻箱R2(最大阻值9 999.9 Ω)E. 开关及导线若干(1)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丙所示,他首先将表头G量程扩大为90 mA,则应将电阻箱R1的阻值调为 Ω。解析:要将表头G量程扩大为90 mA,电阻R1===3 Ω。3.0 (2)如图丁所示,该同学想将酒精气体浓度为零的位置标注在表头上2 mA处,则应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为 Ω。解析:表头G显示电流为2 mA时,电路实际电流为I1=30 mA,由图乙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为零时,该气体传感器电阻R=80Ω,改装后表头等效电阻为Rg'==2.8 Ω,则I1=,得R2=16 Ω。16.0 (3)完成步骤(2)后,某次在实验室中试测酒精浓度时,表头指针如图丁所示。已知酒精浓度在0.2~0.8 mg/mL之间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0.8 mg/mL属于醉酒驾驶,则该次测试的酒精浓度属于 范围(选填“酒驾”或“醉驾”)。酒驾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酒精气体浓度达到醉驾标准时,该气体传感器电阻R'=20 Ω,此时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I2==75 mA,此时表头G中的实际电流为5 mA,则图丁所示的酒精浓度未到达醉驾,属于酒驾范围。(4)使用较长时间后,干电池组电动势降低,内阻增大,则此时所测的酒精气体浓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使用较长时间后,干电池电动势降低,内阻增大,根据I=,同一酒精浓度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将偏小,流经表头的电流也同比减小,故所测得的酒精浓度值偏小。酒驾 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现有A和B两个压力传感器:(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N,其阻值约几十千欧,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电源电动势为3 V电流表A(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50 Ω)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滑动变阻器R0(阻值0~100 Ω)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关S1应该接 (选填“①”或“②”),开关S2应该接 (选填“③”或“④”)。② ③ 解析:RN的阻值约几十千欧,因此有RN>=Ω=1 000 Ω,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开关S1应该接②。实验需要测量多组数据,且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实验时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方式接入电路,因此开关S2应该接③。(2)实验测得A和B两个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利用压力传感器设计了自动报警分拣装置如图丙所示,图中RN为压力传感器,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不计)。当蜂鸣器(可视为断路)两端的电压大于3V时,会发出警报。分拣时将质量不同的物体用传送带运送到压力传感器上,若要将质量超过0.40 kg 的货物实现报警分拣,则 (选填“A”或“B”)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更高(灵敏度指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率,g=10 m/s2)。A 解析:由图乙可知,由灵敏度指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率可知,A压力传感器在压力大于4 N的时候灵敏度更高,故选A压力传感器更灵敏。(3)仍用图丙所示的自动报警分拣装置,某次分拣产品时选择B压力传感器,若R调为50 kΩ,该分拣装置可以实现将质量超过 kg的物品进行分拣(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要分拣质量更大的物品,应该将R的滑片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0.060 下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0 kΩ时,要使得蜂鸣器两端的电压大于3 V,则B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应该小于50.0 kΩ,此时对应的压力大小为0.6 N,对应的物品质量为0.060 kg。若要分拣质量更大的物品,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减小,所以滑片应该向下移动。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031.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声、光控制照明系统。声、光控制开关需要同时满足光线较暗、有活动声音时才接通电路的工作要求。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1)声、光控制开关中的声控继电器与光控继电器是 (填“并联”或“串联”)关系。解析:由于声、光控制开关需要同时满足光线较暗、有活动声音时才接通电路的工作要求,可知声、光控制开关中的声控继电器与光控继电器是串联关系。串联 (2)其中光控继电器的电路结构如图乙所示。已知环境亮度越大,光敏元件阻值越小,当电路电流小于某阈值I0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在设定的光照度条件下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继电器恰好开始工作,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I0= A。0.42 解析: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精度为0.02 A,根据电流表的读数规律,可知,该电流表的读数为0.42 A。(3)为了节约用电,需要降低光照度阈值,应该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 。解析:由于环境亮度越大,光敏元件阻值越小,则当降低光照度阈值时,对应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于电路电流小于某阈值I0时,继电器开始工作,可知此时应把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小。小 2. 某同学尝试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他所选用的器材有:灵敏电流表(待改装),学生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导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标准温度计,PTC热敏电阻Rt(PTC线性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a+kt,a>0,k>0)。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 (选填“a”或“b”)端,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 (选填“c”或“d”)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 ,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a c 满偏(或指针到最大电流刻度) 解析:根据实验的原理可知,需要先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结合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的注意事项可知,开始时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 a端,以保证电流表的使用安全;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c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3)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 ℃,就将开关S置于d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表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 (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 解析:当温度为t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a+kt,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I==。(4)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表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表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 (选填“左”或“右”)侧,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 (选填“是”或“否”)。右 否 解析:由上式可知,温度越高,电流表中的电流值越小,所以低温刻度在表盘的右侧;由于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线性函数,所以表盘的刻度是不均匀的。04课时训练·提素能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1. 目前有些居民区内楼道灯的控制使用的是一种延时开关。该延时开关的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图中D是红色发光二极管(只要有很小的电流通过就能使其发出红色亮光),R为限流电阻,K为按钮式开关,虚线框内S表示延时开关电路,当按下K接通电路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S闭合,这时释放K后,延时开关S约在1 min后断开,电灯熄灭。根据上述信息和原理图,我们可推断:123456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是 (填“发光的”或“熄灭的”),按钮开关K按下再释放后,电灯L发光持续时间约 min。这一过程中发光二极管是 。限流电阻R的阻值和灯丝电阻RL相比,应满足R RL的条件。发光的 1 熄灭的 123456解析:按钮开关K按下前,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与灯泡串联,有小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因此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当按钮开关K按下再释放后,由于通电瞬间延时开关触发,相当于S闭合,二极管被短路,所以处于熄灭状态;由于延时开关S约在1分钟后断开,电灯才熄灭,则知电灯L发光持续时间约1 min。只有当限流电阻R的阻值比灯丝电阻RL大得多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才很小,确保二极管不烧坏。1234562. 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模拟电路,其中A为一光敏电阻,B为电磁继电器,C为电流放大器,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日落路灯亮的效果。答案:见解析图123456解析:当有光照射时,光电流经过放大器输出一个较大的电流,驱动电磁继电器吸合,使两个触点断开;当无光照时,光电流减小,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使两个触点闭合,控制路灯电路接通,路灯开始工作。电路如图所示:1234563. 利用传感器可以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等。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用传感器做实验得到的小灯泡的U-I关系图线。123456(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滑动变阻器A(阻值范围0~10 Ω)、滑动变阻器B(阻值范围0~100Ω)、电动势为6 V的电源(不计内阻)、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做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选用的是 (选填“A”或“B”);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A 答案:电路图见解析123456解析: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可以选A;小灯泡电阻较小,电流传感器应采用外接法,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123456(2)将该小灯泡接入如丙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传感器的示数为0.3 A,电源电动势为3 V。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电源的内阻为 Ω。0.75 1.67 123456解析:由图甲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3 A时,灯泡两端电压是2.5 V,则灯泡功率P=UI=2.5 V×0.3 A=0.75 W;电源电动势是3 V,过点(0.3 A,2.5 V)和纵轴上3 V的点作一直线,该直线是电源的U-I图像,如图所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E=U+Ir,解得r=1.67 Ω。1234564. 如图甲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123456(1)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名称)接在干路上。解析:房卡可以控制房间内的灯和插座,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灯和插座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于干路上的开关。开关 123456(2)如图乙所示,当房客进门时,只要将带有磁铁的卡P插入盒子Q中,这时由于磁铁吸引簧片,开关B就接通,通过继电器J使整个房间的电器的总开关接通,房客便能使用室内各种用电器。当继电器工作时,cd相吸,ab便接通。请你将各接线端1、2、3、4、5、6、7、8、9、10适当地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答案:见解析123456解析:将干簧管与电源E、线圈连成一个回路;将三个灯泡所在电路与交流电流接成回路,即按8—7,4—5,6—9,1—3,2—10 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如图。1234565. 传感器担负着信息的采集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敏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现要利用该热敏电阻组装一个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 ℃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Ic时就会报警,Ic约为10 mA,流过的电流超过20 mA时,报警器可能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18 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 000 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23456(1)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解析: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减小 123456(2)按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组装电路,并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①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附近;②若已知该热敏电阻在60 ℃时阻值为650.0 Ω。则根据实验要求,先将电阻箱调到一固定的阻值,这一阻值为 Ω;③将开关向 (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报警器开始报警。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b 650.0 c 123456解析:①为防止接通电源后,流过报警器的电流会超过20 mA,报警器可能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b端。②本题采用的是等效替换法,先用电阻箱来代替热敏电阻,所以电阻箱的阻值要调节到系统报警时热敏电阻的临界电阻,也就是在60 ℃时的阻值650.0 Ω。③先把电阻箱的电阻接入电路,即将开关向c端闭合,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至报警器开始报警时,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接到热敏电阻上,即开关接d端,当热敏电阻的阻值是650.0 Ω时,也就是温度达到了60 ℃,报警器开始报警,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1234566. 半导体型呼气酒精测试仪采用氧化锡半导体作为传感器。如图甲所示是该测试仪的原理图。图中R1为定值电阻,乙醇传感器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123456(1)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 (选填“大”或“小”)。解析:酒精气体浓度越大,R2的阻值越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R2减小时,电路总电流增大,故电压表的读数变大。大 123456(2)如图乙所示为乙醇传感器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则酒精气体浓度为0时R2的阻值为 Ω。若某司机呼气酒精浓度为120 mg/m3,此时R2的阻值为 Ω。解析:根据“电阻值—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曲线。读出呼气酒精浓度为0时,R2的阻值为60 Ω。呼气酒精浓度为120 mg/m3时,R2的阻值为24 Ω。60 24(22~26均可) 123456(3)现有一个电源,电动势为4.8 V,内阻为1 Ω;电压表V量程为5 V,内阻很大;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60 Ω;导线若干。按图甲所示电路图把电压表改装成酒精浓度表,则酒精气体浓度为0的刻度线应刻在电压刻度线为 V处;酒精气体浓度为50 mg/m3应刻在电压刻度线为 V处。解析:酒精气体浓度为0时,I=≈0.04 A,U=IR1=2.40 V;酒精气体浓度为50 mg/m3时,R2'=40 Ω,I'=≈0.048 A,U'=I'R1=2.88 V。2.40 2.88 123456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docx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pptx 3.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