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复习(课件)(共35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复习(课件)(共35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高二化学学什么?
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将主要讨论一些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性问题。
自然界的能量存在形式有很多种,势能、生物能、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呢
为什么化学反应有的快而有的慢?反应条件如何影响反应的速率和历程?
为什么反应产物有的产率高而有的产率低?反应条件如何影响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为什么有些盐溶液呈酸性,有些盐溶液呈碱性?怎样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你知道水溶液中还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吗?
你知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措施有哪些?
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等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碳中和目标不断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成本中,锂电池成本占比是最大的。着眼全局,发展电池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始终是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相关联的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守恒和 守恒。
物质
能量
质量
能量
①.内能(符号为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等的影响。
②.焓变: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 H)
③.规定:
①当反应体系放热时其焓减小,ΔH为“-”,即ΔH < 0;
②当反应体系吸热时其焓增大,ΔH为“+”,即ΔH > 0。
2.
1、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如图所示相符的是(  )
A.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B.锌粒与稀盐酸反应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酸碱中和反应
2、工业上常利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H2COONH4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
B.利用CO2和NH3合成尿素是放热反应
C.2 mol NH3(g)的能量一定大于1 mol NH2COONH4(s)的能量
D.反应2NH3(g)+CO2(g) CO(NH2)2(l)+H2O(l)的焓变ΔH=E2-E1
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上述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在200℃、101kPa情况下,1mol氢气与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碘化氢气体,放出14.9 kJ的热量。
1、
2、五步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注意] ①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反应条件。②热化学方程式不标“↑”“↓”,但必须用s、l、g、aq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③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其ΔH必须与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相对应。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B. 2NO2===O2+2NO ΔH=+116.2 kJ·mol-1
C.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I2(g)充分反应生成HI(g)放热a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I2(g) 2HI(g) ΔH=-a kJ·mol-1
D.已知:1 mol H2(g)与1 mol Cl2(g)反应生成2 mol HCl(g)时,放出184.6 kJ的热量,则有:
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
D
2、书写给定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2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 411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H4(g)+3O2(g)===2CO2(g)+2H2O(l) ΔH=-1 411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1、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和可溶性盐时所释放的热量。
2、燃烧热: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中文叙述燃烧热、中和热时可以不带“负号”,但凡用ΔH表示时一定要有“负号”
语言表述——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
符号表示——△H= -890.3 kJ/mol
1、101 kPa时,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可表示燃烧热的是(  )
2.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1、定义: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一样的。
(图 1)
ΔH = 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1 + ΔH2 + ΔH3
1、根据盖斯定律,我们可以利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计算未知反应的反应热。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CO(g)+O2(g)===CO2(g) ΔH2=-283.0 kJ/mol
请计算反应:C(s)+O2(g)===CO(g)的反应热ΔH3。
上述三个反应具有如下关系:
根据盖斯定律,Δ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①2C(s)+O2(g)===2CO(g) ΔH1=-221.0 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2=-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③C(s)+H2O(g)===CO(g)+H2(g)的ΔH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131.3 kJ·mol-1
【方法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的数据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例题1】已知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4.5 g水蒸气时放出60.45 kJ的热量。写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NH3分解为N2和H2。反应2NH3(g) N2(g)+3H2(g) ΔH=________ kJ·mol-1。
【方法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例题1】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氨热分解法制氢气。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方法3】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例题1】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甲烷与水蒸气反应均是工业上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这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C(s) + H2O(g)==CO(g) + H2(g) △H1=+131.5 kJ/mol
② CH4(g) + H2O(g)==CO(g) + 3H2(g) △H2=+205.9 kJ/mol
试计算③ CH4(g)==C(s) + 2H2(g)的△H3。
△H3 = △H2- △H1= +205.9 kJ/mol-131.5 kJ/mol
= +74.4 kJ/mol
【方法4】根据物质总能量变化图像计算反应热(宏观角度)
ΔH=H(生成物的总能量)-H(反应物的总能量)
【例题1】根据如图数据写出反应CO(g)+2H2(g)===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 。
CO(g)+2H2(g)===CH3OH(g) ΔH=-91 kJ·mol-1
ΔH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1)比较大小时,要包括所含的“+”和“-”。所以吸热反应的反应热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大。
(2)同一放热(吸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大,放出(吸收)的热量越多,ΔH的值越小(越大)。
(3)燃料的燃烧,其他条件相同时:
①燃烧产物越稳定,放出热量越多,则ΔH越小;
②燃料状态为气、液、固,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少,则ΔH依次增大。
【例题1】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的热量Q1、Q2;同时判断ΔH1、ΔH2 的大小。
【例题2】下列各组反应中关于反应热的比较正确的是(  )
减小
增加
对于化学反应2A(s)+B(g) 2C(g)+D(g),经2 min B的浓度减少0.6 mol/L。
化学计量数
m∶n∶p∶q
3、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
反应 A(g) + 3B(g) = 2C(g) + 2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为:
①v(A)=0.0025mol·L-1·s-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例题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90 s后测得A的浓度为1 mol/L,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例题2】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例题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
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例题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反应速率的大小,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