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1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单元第1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2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1课 情感表达
同学们,当一幅美术作品放在你的面前,你认为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它?
背景 构图 表现手法
构思 色彩 价值意义
01 欣赏美术作品,体会艺术家如何用艺术创作表达革命情感。
02 了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
03 探究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如何表达革命情感。
学习任务
1 你知道哪些英雄事迹?
邱少云
黄继光
雷锋
习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矢志不渝,为中国人们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名字,更不能忘记他们的精神。
2 看图总结,艺术家是通过那些创作形式来
表现革命精神的?
在艺术作品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油画、水彩、水粉素描、中国画、雕塑作品、版画作品等
创作形式来表现和传承革命精神。
3 欣赏美术作品,体会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创作
表达革命情感?(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雕塑)
2015年吴为山中国美术馆藏
看图思考:中国的革命为什么要提到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恩格斯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持,并与马克思一起合作拟定了于1848年2月问世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作品是以概括凝练的雕塑语言表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形象,人物的不同姿态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马克思的坐姿和恩格斯的站姿构成稳定的三角形)。表现了两位伟大导师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友谊
3 欣赏美术作品,体会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创作
表达革命情感?(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送别(油画)1959年靳尚谊
看图思考:
1、作看图品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他们在哪里干什么?
3、你能说出作品中的历史故
事吗?
母送子
妻送夫
儿送父
作品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采用高试点、多人物的构图形式,通过“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三组人物造型,凸显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3 欣赏美术作品,体会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创作
表达革命情感?(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人桥(版画)1948年古元
中国美术馆藏
看图思考:
你能从作品中看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革命精神吗
作品表现了解放军渡河作战的场景---炮火硝烟中,战士们在冰冷的水中的身体架起人桥,保障了队伍的顺利前进。作品以黑色为主,套以红、绿两色,层次分明,疏密得当,造型概括,富有动感。
1 描述
时间、地点、人物、题材......
2 分析
造型语言: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构图......
形式规律:对称、均衡、对比、统一......
3 解释
主题、思想、情感......
4 评价
价值、意义、文化、理解
美术作品欣赏方法
4 欣赏了这么多作品,想一想,艺术家是怎样
进行创作的呢?
作家是通过文字来传递思想,
那么画家就是用题材、笔触、构图等来表达情感,同时利用色彩的变化来增强效果,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在战斗中成长(油画)秦大虎 张定钊
中国美术馆藏
5 艺术家是怎样进行作品创作来表达情感的?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年 石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一、《转战陕北》构图篇
感受作者的创作过程,思考为什么作者只重点表现了毛主席的身影?
5 艺术家是怎样进行作品创作来表达情感的?
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25万人的兵力向延安发起重点进攻。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
并在此期间塑造了以勇立潮头的担当精神、放眼全国的全局观念、协同共进的团结合作,和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转战陕北精神。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年 石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思考:
《转战陕北》描绘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
画面中的任务是谁?他在做什么?
5 艺术家是怎样进行作品创作来表达情感的?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年 石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二、《转战陕北》整体分析
远景
画面以崇山峻岭为背景,突出毛主席的伟岸形象,真实再现了毛主席胸怀百万雄兵、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风采。他站在陕北高山之巅,迎风伫立,面对壮阔的黄土高原,显得格外高大坚定。
远景以深远法化成由浓而淡,再浓再淡的墨色,使画面向远处无止境的延伸,创造出了辽阔的意境
中景
画面主体人物位居画面的视觉中心,展现出顶天立地的豪迈气魄
近景
山体雄伟而坚实,色调温暖,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光明前途。
5 艺术家是怎样进行作品创作来表达情感的?
在颜色运用上,没有选择青绿或浅绛设色,而是运用了大量的赭石和朱砂。阳面的大片红色渲染,与粗重的墨色交织,塑造出朴实雄浑的陕北高原形象,使整个画面气势磅礴。这种红色不仅是自然的红,更是革命的红和时代的红,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创新。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年 石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三、《转战陕北》色彩分析
你能从作品中看到哪些色彩运用技巧?
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该系列作品画工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实为难得之作。画作均以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着无限喜悦。画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相互衬托,极具气势,形成了画面的亮色,而眼前的溪涧则为严肃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李可染先生出于对于毛主席的尊敬,为了更好的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6 作业
欣赏一幅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
分析其中蕴含的革命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