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7 走近我们的老师《关心体贴老师》第3课时第三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 鼓励学生将感恩之情转化为日常行动,如主动关心老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践行 “知行合一” 的道德要求。├─ 健全人格 →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学会从教师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教师工作中的压力与不易。└─ 责任意识 → 鼓励学生主动为教师分忧,如协助整理教学用具、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培养集体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了解老师的辛苦,感恩老师的付出,懂得尊敬老师。└─ 教学难点 → 感激老师的辛苦付出,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数字人导入:诗人这样描述老师的工作:“老师,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活动一:用行动去关心体贴老师老师是我们( )、( )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 )去关心体贴老师。尊敬喜爱行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我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可以少花时间督促我。我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让老师少生气。我要做好自己的事,减少老师的 “提醒”。我要主动分担小事,帮老师 “搭把手”。我要真诚沟通,让老师少“担心”。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学生的关心让我感动一天,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这个‘质’字我总是写不好。” 于是,我握着她的手写了一遍。她对我说:“老师,您的手怎么这么凉?我妈妈的手就很热,您要多穿件衣服,手才会热啊!”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很温暖。这样的体贴常能遇到,学生总是这样令我感动。有了这些感动,所有的辛苦都算不了什么。小结:老师的工作那么辛苦,他们却能坚持下来。 对学生的爱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都是老师辛苦付出的力量源泉。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我们要关心体贴老师。活动二: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厨师等( )。因为他们的默默( ),我们的校园才更加( )、舒适、美好。我们要( )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他们的劳动。工作人员工作安全尊重珍惜XX县XX街道中心小学范师傅范师傅他们是整个校园里起的最早的人,他们是整个校园工作到最后一刻的人。他们就是门卫保安人员。看上去,门卫的工作很简单:开门、关门、检查学生胸卡、对出入者进行登记,然后就是在小小的门卫室里待上整整一天。学校大门,是出入学校的重要通道,为了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和学校日常的管理秩序,学校出入管理十分严格。例如:走读生出入学校必须佩带胸卡;家长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给学生送东西等等。这些都是学校的规定,同时也是门卫保安的工作与责任。尊重每位工作人员学校门卫食堂工人医务人员清洁工共同守护我们的校园,守护我们的成长。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活动三:跨学科融合(写信、制感谢卡)你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国家为什么要设立教师节。中国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9 月 10 日。这一日期是 1985 年 1 月 21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确定的。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国家设立教师节,核心目的是肯定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 认可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传承者,更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设立教师节,是对教师群体辛勤付出的正式肯定,彰显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推动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通过节日的形式,引导全社会关注教育、尊重教师,强化 “教育为本、教师为先” 的理念,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 激励教师投身教育:节日的纪念与表彰,能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鼓励更多人投身教育行业,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4. 契合国家发展需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设立教师节,本质上是对 “教育优先发展” 战略的呼应,通过重视教师群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XX县XX街道中心小学庆祝教师节小结:教师是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教师是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教师是红烛,点燃智慧之火;教师是甘霖,浇灌理想之花。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我们要尊重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老师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________去关心体贴老师。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________、园丁、厨师等________。因为他们的默默________,我们的校园才更加________、舒适、美好。我们要________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________他们的劳动。尊敬喜爱行动门卫工作人员工作安全尊重珍惜家校协同 ,请与家长共同回忆教师对自己的帮助,或邀请家长分享自己学生时代与教师的故事,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布置家庭任务:评价与反馈 :采用过程性评价(如课堂参与度、实践活动完成情况)与总结性评价(如单元测试、成长档案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第7课 走近我们的老师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